点评车型: 2023款朗逸 280TSI DSG满逸版

外观大气,内饰一般塑料感 动力还算不错:整体中规中矩,后背箱漏水通病,已经换过密封条了,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漏了
·朗逸
外观大气,内饰一般塑料感 动力还算不错:整体中规中矩,后背箱漏水通病,已经换过密封条了,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漏了
外观大气,省油乃造。最低配该有的也有了。多功能方向盘,大屏,carplay,六气囊。就是没有倒车影像。动力也就那样只能说是家用。佛系开车。政府补贴三千,最终落地11万整
唯一35483:跑的高速4.5个油
绿波二曲酒:[图片]
用户53743335:倒车影像都没有还叫车!!!
优点:外观设计很满意,1.5的动力家用足够了,高速上我开到过4.3的百公里油耗,整体满意。 缺点:进入隧道不开大灯仪表盘全黑,什么也看不到。不带自动巡航。中控台有异响(不知别人的车有没有),上坡时动力较弱,后排中间有凸起。
用户6074421692694:什么时候买的
外观自己挺喜欢的,油耗方面自己下脚重,一箱油可以跑700多挺满意,就是动力方面稍微有点弱,空间家用足够。德系车经久耐用。
HZHUOR:这是文化银嘛
朗逸汽车是大众家用车旗下最具有代表性的车型之一,且销量也非常高。外观设计非常时尚、年轻,前脸采用大众经典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宽大的中网与前大灯融为一体,呈现出年轻运动的视觉冲击感。车身侧面采用双腰线设计,线条流畅,层次感鲜明,并且上腰线从引擎盖处一直延伸至车尾,使整车看起来更加修长、大气。车尾设计饱满,鸭尾式尾翼微微上扬,突显其年轻运动的风格,进一步提升辨识度。 作为家用车而言,朗逸的车身尺寸并不小,长宽高分别为4670*1806*1474mm,轴距为2688mm,相比同级别车型占据一定优势。车内空间也非常宽敞,前后排座椅乘坐舒适,后排腿部空间约有一拳四指左右的距离。后备箱容积也非常大,放置大件的行李物品不成问题。
1.5自动视野朗逸P,比较适合市区使用,上下班代步,动力够用,前脸横向扩展的前格栅 ,极具大众血统,而且整车较宽阔,侧身线条优雅流畅,较低的风阻系数,也让朗逸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襄拼座椅,大尺寸天窗,多功能方向盘,加上8寸中控屏,和大众移动互联系统,内饰简约不豪华,但是容易上手,EA211发动机配合六速手自一体变速器,挂档平顺,操控性及佳,大众车型在底盘悬架方面调教偏硬 但是比较适合中国路况,对过滤颠簸路面处理的极好,是一款家用好车
外观倾向于经典,比较大气,内饰简洁明了,舒适感比较强,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空间足够宽敞,只是副驾座位过于靠近操控档位,有给人空间拥挤的感觉,这块需要调控一下,同时后排座位中间位置正前方有突出的东西,做起来有点蹩腿,舒适感不足。配置上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实用性比较强,没有多余的配置。操控上比较简便,操作感十足,比较容易上手,动力十足,有时候有些反应迟钝,比如起车时给一点油,不怎么动,反应慢,多给点油才有动起来的意思,这方面需要改进,同时发动机启停功能不来好,虽然停车时脚踩刹车发动机会关闭,可能省点油,但是在市区开车频繁发动机启动,对发动机寿命有影响,尤其是雨天路面积水过多时,一旦发动机熄火再启动,发动机就会进水,发动机可以去报废了。这个功能好像可以设置关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关闭。
要说懂中国消费者,大众当之无愧。转为中国消费者打造了一款“德国原装进口的车型”朗逸。大气的外观、坚固的车身品质、以及合理的价格售价,在当时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热捧,长期霸占轿车销售榜前三名。今天跟大家一起看看朗逸热销的那些点滴。 前脸采用倒梯形进气格栅加上横向镀铬条,整个前脸视觉感受更舒展大气。尺寸方面车身长度和轴距比上一代都有所加长,对于紧凑型车消费者来说,空间加大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 中控逐渐向数字化扁平化靠近,中控部分黑亮面钢琴烤漆、全触中控显示屏,液晶触感空调按钮等提高了中控视觉档次。座椅软硬适中、椅面宽大,车身和轴距的加长提升车内空间驾乘舒适性都有保障。动力上由于新老款同时在售,新款有1.5L 1.4T两种,老款有1.5L 1.2T 1.4T 三种。本着买新不买旧原则,推荐购买新款2021款 280TSI DSG豪华版顶配车型,配置高动力好,去见老丈人都不跌份。
1. 朗逸这款车可以说是国内家用车市场一个销量的神话,虽然是大众在国内的特供车,但是这款车从一开始的时候销量一直很不错,也反映出来大众还是很了解国人的想法的。目前在售的21款有1.5L和1.4T两种排量,1.5L是主销版本,最大马力113匹,最大功率83KW,最大扭矩145N·m,除了两个入门配置是手动挡外其它搭载的是6AT的变速箱,1.4T的版本搭载的是7速干式双离合。 2. 这款车的性价比是很高的,首先外观很大气沉稳,而且线条都比较的平直简单,前脸大灯和中网融为一体的设计是很显档次的。尾部有稍微上翘的设计,增添了几分动感,而且后备箱也是很有层次的。燃油经济性也是很不错的,1.4T的版本平均7.5个油,1.5L的自动挡版本平均油耗7个油,手动挡版本更是低至5.5个油,对于每年跑的比较多的人来说,这么低的油耗是能省下不少钱的。缺点的话就是内饰了,整体的感觉比较偏老气一些,而且套娃现象很严重,和宝来,速腾的内饰几乎没什么区别。这款车的后悬架是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所以在舒适度方面就比独立悬挂要差不少。 3. 在保养方面,这款车的首保里程是5000公里,需要做的项目是更换机油和机滤,像这样的小保养店内的报价在300元左右,跟外边差不了许多。保养间隔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是5000公里之后就是每10000公里保养一次。大保养的价格在600元左右,所以这样来看这款车的保养费用是比较亲民的。 4. 这款车的小毛病普遍发生在车机屏幕上,车主的反馈是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突然车机就出现黑屏现象,而且正播放着的音乐也没声了,不过倒车影像却还是正常的。我们当时经过一番检查后发现并不是车机的硬件问题,在反馈给厂家后,厂家给出了一个升级包,在对车机系统升级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出现类似情况的车主也不要过于担心,一定要先去4S店里检测一下,免得在外边被过度维修。 5.总结一下,这款车是一台很不错的家用车,我个人比较推荐1.5L的版本,动力并不是特别的弱,我觉得日常的家用是足够了,关键是日后的维护费用要比1.4T的版本更低,而且6AT的变速箱也更省心一些。
用户45594376:我的1.5版本,买了5个月,目前三千公里,除了起步很肉,车内味大以外,像别人说的异响,黑屏,一处没有。
孤独患者6581:落地多少
本人从事汽修行业,在本地也算是小有业绩。身边人买车前后都会找我看一下,最近接触了全新朗逸也查了一些相关数据,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这台车。 1.全新朗逸更加强大 除了更加大气、符合消费者喜好的外观以外,在驾驶上,全新朗逸升级为MQB平台,搭配EA211系列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实际测试零百加速为7.68秒,家用完全足够并且能够满足部分人的激烈驾驶需求。并且该车带有S档运动模式和ECO节能模式,适合不同人群使用需求,虽然发动机变速箱甚至悬架结构都与老款车型一致但是在MQB平台的调校下,减震和转向都有了较大提升。另外朗逸搭载的邓禄普轮胎也为它的提速和制动带来了更好的效果。 2.这一代朗逸有两点很强大的地方。 首先设计风格更加大气,车身尺寸也更大,从外形上看甚至有些“越级”的味道,更大的尺寸带来的也是更加宽敞的乘坐空间。而且全系配有LED大灯和LED日间行车灯,这样的配置也显示出大众的诚意。在动力匹配方面1.4T的发动机带来了实际测试7.68秒的成绩,在这一价位中少有敌手,配合新平台的调校,给驾驶带来更好的体验还有些许的高级感。 3.缺点两三条 内饰塑料感很强,不如外观那么出彩。隔音比较一般,高速行驶的时候胎噪和风噪都比较大。第二排中间凸起高,而且由于后轮悬架调校的问题,后排舒适型并不是很好。 4.说说朗逸的通病 后排悬挂非独立导致过减速带非常颠簸,目前没有什么合适的解决办法,算是车子的硬伤。虽然1.4T排量的朗逸动力澎湃但是由于7速双离合变速箱的缘故,在起步的时候会比较肉,切换S档之后有所缓解但油耗也会上升。隔音问题也是普遍存在,可以通过更换更好的米其林轮胎来解决,也可以后期假装隔音棉。 5.保养费用 5000公里首保免费,10000公里时更换机油和机滤费用大概334元,之后10000公里保养一次,保养费用在600元上下,六万公里大保养的价格差不多在2700元左右,1.4T车型保养费用相对较高,机油使用全合成机油的话小保费用差不多在800-900元之间。 6.综合来说,朗逸这台车优势很明显:外观漂亮,动力在后半段输出强劲。缺点也比较突出:初段动力较弱,后排舒适型差,内饰做工一般。同价位的日系车会更加舒适且内饰会更加漂亮,不过德系车还是胜在稳定。
知名车工马大师:12
我是小贼:豪华落地多少
用户2530862895555:黑色朗逸1.4t已买
1提起大众那不得不说的就是朗逸,作为大众销量最好的一款车型,朗逸在中国的表现还是很出色的,经常坐上紧凑型车月销量冠军的位置。朗逸自从08年上市以来每一代车型卖的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上海大众最重要的一款车型。 2朗逸2021款车型搭载1.5自然吸气以及1.4涡轮增压发动机,1.4T发动机代号DJS,最大马力150匹,在紧凑型车这个级别来说这个发动机数据还算可观。外观大气是朗逸的一大优点,21款朗逸的外观感觉就是一部缩小版本的帕萨特,完美继承了大哥帕萨特大气的外观,得到了不少中年消费者的青睐。 3朗逸的内饰经常受到吐槽,主要原因还是内饰塑料感比较强,看着比较廉价,但是相对老款车型21款车型在这点上已经有了很好的改善。朗逸从18款虽然开始使用了MQB平台,但是后悬挂依然是扭力梁,同级别车型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独立悬挂,这点大众确实不厚道。隔音也是一大缺点,在同级别车型中只能说是中等的水平,高速风噪比较大,整体隔音一般。 4朗逸的变速箱异响不少车主都反映过,停车状态下切换倒档时或者低速状态下走走停停变速箱会出现轻微异响,不少大众车型都有这个问题,但是不影响日常正常使用,厂家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中控异响不少朗逸车主都遇到过,导致中控异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多数异响都是由于中控内部零件松动导致的,出现异响及时去4S店处理,以免异响越来越严重。 5朗逸首保在5000公里时进行,首保只需要更换机油机滤,首保之后每10000公里保养一次,更换机油机滤以及三滤的价格在500元左右,朗逸在60000公里时保养价格较高,除了小保养要更换的配件之外还需要更换燃油滤清器以及变速箱油,价格在2300元左右,整体保养价格不算高,保养周期也比较长。 6日常家用来说选择朗逸肯定不会出错,市场保有量大并且口碑也不错,建议购买1.4T车型,动力相对1.5要好一点,并且价格并没有比1.5车型高太多。
我从来对驾驶或车辆没啥兴趣,虽然非常喜欢到处游玩,但更乐意搭车去旅行而已,直至决心买车后…… 八年前,我拿的驾照,很快蹭了一把当时刚热起来的共享汽车,但那是新能源,断断续续薅了一两年几十次的羊毛。中断五年后,24年国庆时终于有了给自己配上一台车的强烈想法,尽管还是十足的车盲(就是知晓德国大众奔驰宝马,却分不清迈腾速腾帕萨特的区别),但快速做好功课后,最终决定选择燃油车,而且就25款1.5T大众速腾。 春节前夕,机缘之下,我果断提车开回老家,至今已有80天,开了2000公里出头。从最初提车时谨慎到请朋友帮我开回家,到现在则是有了敢开山区盘旋公路的自信,尽管期间也偶有轻微擦伤或者复杂路况的傻傻操作,但基本安全底线永在心头,其他都是帮助你成长的小插曲而已,不必纠结的! 现在趁着评分,是该总结一下了。(PS:此前开过北汽新能源、帕萨特,具体哪款记不得了;还现场看过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别克旗下的数款一二十万的车;至于本田、丰田、吉利等旗下的车子只在网上好好了解过) 关于本款车的点评如下。 外观:只有车头的网格栅栏让我感觉有点繁杂,不够简洁明了,其他很满意; 内饰:中规中矩,没有硬伤,也没啥亮点,基本满意; 空间:除了大家常吐槽的后排隆起外,没啥不满意的,嫌小的去买B级、C级车吧; 配置:仪表盘有点小,就一块更大点的屏,省不了多少钱吧,吐槽一下;至于干式双离合,恐怕是速腾友们最主要的吐槽点,我详细查询过,心中大致有数,驾驶中尚未觉察出异常或不快,只想说自己能接受,也对得住这个价; 动力操控:不动动力操控啥意思,但我习惯于高速路上开快车,非高速路上开慢车,对于高速上超车变道等,驾驶感觉良好,信心十足; 油耗:目前2000公里6.6个油,其中高速一般5个油,中短途自驾5个油多一点(可能包邮区路好哈),市区八九个油,刚入手时十多个油,开着开着油耗就降下来了,主要是驾驶水平在提升! 总之,车子嘛,一分钱一分货,找个适合自己的就好,或者说自己喜欢就好,当然该吐槽的吐槽,该提升驾技的提升。以上就是一点感想,想到啥就说啥,欢迎交流,我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路过日产店本来是想试一下奇骏e-power,然而试驾车正巧不在,在销售的邀请下试了一下新款的轩逸e-power,总体比起改款前基本上没什么明显的变化,而且这次胎压也异常的高(大概在3.3-3.4),老款也写过详细的文章可以搜到,因此这次就简单写点,大家看个乐就好。 绝对动力其实还是蛮强的,虽然在混动时代面对对手没啥优势,但对于一台日产来说还是挺强的了,标准和运动模式下油门初段调的也比较窜,经济模式下反而更线性一些,不过各种模式下体感上确实还挺轻快的。即使是经济模式响应也挺快的,即使是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大小动力请求响应都能做到比较快,这点还是比较不错的。总体还是可以给好评。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车身的动态表现还可以,转向的响应和车身的跟随性还蛮好的,当然这仅仅是对于一台日产来说,不要理解成真正的运动。 刹车总体还行,还算比较好适应的,不过新款依然没有crbs,观察仪表也可以发现踩下刹车之后回收的能量流也不会增加。另外这台车的所谓“单踏板模式”(具体不叫这个,拿这个名字概括了)回收力度也不算很强,即使直接抬开也不会有很明显的制动力,因此日常如果是为了能耗考虑也可以考虑开着单踏板模式。 NVH表现依然延续了改款前的表现,三缸发动机噪音振动的抑制还是很不错的,比一些竞争对手的四缸机要好不少。只有中大动力请求时声音和震动会明显一些,不过毕竟有功率跟随,倒也不觉得很突兀。 静态改款后有点像老款的e-power车型和普通版做了一个融合,试驾的高配在氛围和高级感上我觉得还是蛮不错的,低配看图片和之前看的展车确实就比较一般了。车机流畅度还挺好的,常用的功能基本上都有。 总的来说其实轩逸e-power我个人觉得是一个比较好开的轩逸,这点和普通的轩逸或者轩逸经典还是区别蛮大的,不过油耗会有更好的表现或许倒是日产用户喜闻乐见的。尴尬的是这台车的好开也只是建立在自己和自己比的前提下,放在行业内部除了驾驶性别的肯定谈不上多好。同时同级别还是有一些对手运动性和舒适性都要优于他的,即使是那些对手终端也不得不给出很大的优惠,因此这台车现有的指导价确实还是太高了,如果真想入手还是建议等到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优惠后在考虑入手。 另外,虽然过去常说“技术日产”,但以我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看,日产的用户反而是对车辆态度最保守的那批消费者,对于一些新技术反而不怎么买账,比如最近几年推出的VC-turbo或者是已经上市一年多的轩逸e-power都没能取得很大的销量,而日产如果无法扭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产能否维持现有的销量水平或许就是一个问号了。
有了补贴政策之后,就一直在看车,前一阵把陪了我十二年多的雪铁龙世嘉置换了宝来,对世嘉的底盘表现和车身钣金工艺点赞,置换时还真有点不舍,宝来使用有一段时间了,可以说一说使用感受了,动力方面,1.2市区驾驶动力足够,满载时国道超车还是要预留出安全距离,但比媳妇的朗逸新锐动力要强的多。关于双离合,优点换挡是真快,在拥堵路段或是低速行驶,车速忽快忽慢时偶尔会有拖曳感,有时会有一股烧离合器片的焦糊味道进入车内,挺难闻的。行驶感受,底盘避震属于偏硬的感觉,避震效果还可以,感觉韧性不足,对比世嘉的话,差点意思。车机功能,够用,但是无线carlife有时自己断开连接,还遇到过几次车机黑屏。油耗,目前平均7、8个油左右,还可以。空间,我一米八身高,中等身材,足够用。颗粒捕捉器,遇到过发动机怠速转速和油耗均升高,熄火后冷却风扇还在转,感觉是颗粒捕捉器有问题,换s档跑了20公里吧,好了,没办法,冬天天冷愿意堵,坑人的玩意。 价格,全款含双保落地7.9W,感觉有点小贵,综合对比下,宝来总的来说还可以吧,家用不错。
高速一脚油门就能跑到120,深踩一点就超速,高速四五个油,市区六七没有,有一点毛病,就是中控屏幕冬天经常死机。目前还行,没有其他毛病,新车动力可能会好一点吧,觉得现在最好的就是动力强一点,一脚油门速度马上就提起来,还有一点就是自动刹车,对新手来说比较友好,有一次倒车的时候,后面有一个电车没注意到,直接就自动刹车给刹到了,有惊无险,这点还挺不错的。后排中间座位太硬了,坐起来很不舒服,提起刹车提嘴,刹车挺不错的,速度80迈,一脚油门直接刹停。车上有一个辅助保持功能,记得关闭,如果开的快的话,不打转向灯变道的话,辅助保持功能不允许你变道,方向盘会变得非常硬,拉不动,刚提车的时候没注意到,不打转向灯,开着辅助功能的话,没办法,大幅度转向方向盘,后期记得给它关掉。
【购车经历】 没得现车,等了差不多 2 个月,主要是觉得大众车保有量大,后期维护维修比较方便,价格也便宜。买之前对他的动力有点担忧,1.2T 小排量加涡轮,以前 1.5L。我平时用车少,对动力没啥追求。 【动力表现】有点出乎意料,1.2 感觉动力够用,比 1.5L 强一点,起步动力较差,低档位动力有点延迟,涡轮介入比较慢,中断表现开始就比 1.5L 强,速度起来以后,超车爬坡,我觉得问题不大,推背感很强,30 码开始,你会明显感觉动力充足,油门不敢踩到底,跑高速稳得一匹,感觉比我上一辆车强多了,中断提速很满意,高速超车关空调不晓得哪个说的,肯定不是大众车😁拉上 3 个人,加我 4 个,高速上动力我觉得不输 2.0L,而且特别稳不会感觉飘,跑到 130 动力还很充足,限速 100 不敢踩到底了,0 百加速就不说了,30 到 100 我觉得很线性,没得迟滞感,动力随叫随到 【油耗】 最满意就是油耗了,1.2T 小排量,油耗真的比 1.5L 低太多,我第一箱油加满跑了 980 公里,油还剩下百分 20 多,从 4S 店开出来加了 390 块钱的 95,预计能跑 1100 公里,别给我说舍不得踩油门,国道 七八十码,高速 120 左右,城市里 二三十都有,这箱油高速跑了 300 公里左右,剩下的国道和城市道路,强力推荐加 95 的,油贵但省钱,那些加 92 的,一箱油跑 八九百公里,一箱油 95 能贵多少,主要是动力更强,92 能和 95 比吗? 【乘坐感受】毕竟价钱在这摆着,我觉得隔音效果也差不多,要说多好,比我上一辆好一点😂我上一辆车也只开了 6.8 万公里。啥车就不说了,普通老百姓,不能黑曾经的选择,60 码后噪音有,能接受的范围,音乐搞起也听不到,至于后排空间中间有个凸起,好像大众都有,听说是为了稳定性搞的,具体我也不知道,虽然座位是 5 个人,我觉得坐 4 个就行了,平时多数时间我都一个人开, 【最满意】我觉得目前就油耗,和跑高速稳这两样是我最满意的。买车嘛自己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