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我的荣放混动四驱,长途游玩有感

    2021-12-03发布于:RAV4荣放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Rav4荣放长途集合【感谢骑驴看世界吧圈主推荐】 长途游玩累三天,出发前准备一天,路上烦心事一天,返回收拾一天。这次长途我分几个方面写: 1、随车工具(图1) 2、换轮(图2) 3、物品摆放(图3) 4、露营(图4) 5、救援他人(图5) 6、驾驶感受(图8) 7、油耗(无图→无真相?) 一、随车工具(图1) 炊具包:雪线高压锅、集热小套锅、汽油炉、打火镁棒、备用油瓶、吸油棉。 工具箱:副千斤顶换轮套装(原车套装在备胎槽内)、金属胶带电工胶带防火胶带防水胶带、金属丝、快速补胎套装、各型号保险丝、组合工具钳、某米充气泵、拖车绳和软扣、小功率逆变器、玻璃水泡腾片。 散装工具:某名充气泵套装、滚柱防滑链、铁链防滑链、脱困板。 这些工具都是尽量选择体积小重量轻,根据不同重要性备上一套或者两套,根据出行距离远近可能路况好坏来配置,比如千斤顶一车至少两个才够用,不能因为有了原车千斤顶就不带多的了。 二、换轮(图2) 荣放的大备胎槽放原装非全尺寸备胎实在浪费,在经济划算的前提下,我购置了原装拆车18寸轮毂带胎压传感器一起匹配入行车电脑。图1可见,放入全尺寸备胎后,备胎底下可以放原车千斤顶,还可以塞进去很多杂物工具。轮胎四周也能放下拖车绳软扣换轮工具等,甚至我还放了双备用跑鞋在轮子边。 原车18寸轮毂买at胎很贵,这是市场决定的。于是我买了4个原车17寸拆车轮毂(既然是拆车件,那就相当便宜了)配上4条at胎(17寸胎型号多应用广,价格便宜将近一倍)。换上这4条at胎,是对这次长途最大的尊重。 按如今配置,即便在扎爆了at胎,我也能用快速补胎条临时修补,实在不行换上18寸公路胎,不跑高速也没太大影响。 三、物品摆放(图3) 大体遵循:不同功能分包收纳、独立拿取互不阻挡、上轻下重、硬物之间隔软物、拿取频率高靠外放、左右重量平衡、脏物隔离 这些原则。 全车行李大致分为:随车工具、脱困工具、露营装备、炊具热源、常温食物冷藏食物、储水设备、个人衣物、个人精密杂物、临时增减零食。 最后出发一行4人,行李装满后备箱和左后座椅。物品均固定牢靠,留出后车窗视野,左右重量平衡,上轻下重,软硬物品隔开,随时拿取装备靠外、脱困工具放倒座椅就能拿、住店物品一个包、徒步装备2个登山包。这样各自都不影响,拿取非常方便。 四、露营(图4) 川西大片大片好地方,哪都能露营,何必与他人扎堆。沿公路走,随时观察,总能找到一些安全舒适风景优美之地,最好是脱离公路一段距离路又难走,这样能隔绝掉大部分人流。 图4的星空着实让我后悔没买顶配全景天窗了。 五、救援他人(图5) 塔公附近,路基高于地面的窄路上,遇到好几辆车单边被困,无一例外,均是休闲级游客,车主站在一边茫然不知所措,没脱困板甚至连千斤顶都不会用……幸亏如上面所说我的装备放置还比较合理,停车放倒后排就取出脱困板千斤顶帮他们救援。说真的,要是东西乱放,装备不方便拿取,也许我们就一脚油门过去了。 六、驾驶感受(图8) 除去来回高速,大部分路段在2500~4800米之间,不少乡镇间仍然是碎石路甚至原始炮弹坑交叉轴土路,算是各种路况都感受了一遍。 海拔4000多爬坡到康定机场,92的私人油确实干吼略微无力,发动机干吼声开的我心痛,但坡道超车还是容易,一路都在超车赶时间。技巧是平缓路段多踩出发动机发电,上坡才能油电共同发力。遇到连续大上坡电量低无电机助力时,稳住油门,这速度也不低不至于被别人超。 原始炮弹坑交叉轴土路就低速油电四驱通过,轻松倒是轻松,就是荣放底盘太低,过了丹东牛场(图8)往热它走一路只敢龟速,稍大的坑就容易挂地盘。 毛日乡到阿科里乡就基本是平整碎石路了,偶尔小坑泥地,快到垭口下起了雨。下山路上一路沙石泥浆,车辆时不时就细微的“咔呲”一声自动限滑灯亮,但我本身竟毫无打滑的感觉,可以说荣放的电四驱配合电子限滑做得非常到位,从安全功能到体感上都完美的保持了车身稳定。也许也有at胎的功劳,要是公路胎在这种大坡度沙石泥浆路也许就蹭蹭蹭往下滑了。 七、油耗(无图→无真相?) 1400km,出发满油回成都加到满油,加了两次,一共430元不到的92油,很满意。这样的高载重(后备箱25l水桶随时满的,30l车载保温箱也是满满的冰),大摩擦力at胎,高海拔发动机干吼,十几个落差千多米的垭口,200多公里的各种烂路,来回大段的高速飙120码(众所周知,荣放超过90码油耗会略增高),算下来已经很省油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