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发布于:Eletre车友圈
#新能源车主分享季大部分看热闹的对Eletre定价肯定100个看不懂,毕竟选配下来一百多的电车,还是吉利集团国产车,0-100加速4.5?人家特斯拉坐6个人都能3秒内了,极氪王割韭菜吧啦吧啦…… 那么聊聊我为什么完全不考虑XP直接下定eletre的原因吧。 首先这车最吸引眼球的,不是外观,动力什么的,而是这个比最满配taycan turbo s还要强的6D底盘系统,可以说要这套东西,一百万以下无论什么车,想都不敢想。 这里面包括了: 可以走直线舒适,过弯又能抵消侧倾的第三代(taycan是第二代)电控防倾杆。 带电磁减震的双腔空气悬挂。 后轮转向系统。 电控后轴LSD。 就这一套系统,只有最顶配的Taycan turbo S才标配,那都是200W+的车了。 配合上路特斯的调教,315胎宽,十活塞碳陶刹车,虽然现在没出纽北成绩,盲猜除了用Cup2的卡宴Turbo GT,没任何SUV能比eletre R+快,毕竟电车重心不但低,而且重心更容易靠近转向轴心。 动力方面,很多人也有很深的误会。 在性能车上800V的架构,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充电快或者省电,而是为了,散热!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其它电车,玩赛道的都知道是一圈超人,就因为散热跟不上,而taycan为什么不会?就因为800V,800V因为电压够高,传导效率更高,散发的热量也就更小,电机长时间满负荷运转时间更长,这也是真赛道级最重要的。 另外一个800V的优势是电缆的重量可以大幅减少,很多人对车里面的线束不了解,一台车的线束长度可达到几百上千米长,重量可达上百公斤。800V电压,能让导电线的粗细减少很多,这也能减轻整车重量。 还有eletre的800V是全车全系统800V架构,与taycan那种动力系统800V,其它设备还是传统400V的系统省了很多变压器的重量,再一步减轻,提高效率。 至于加速为什么没那么快,其实0-100加速最容易作弊了,只要放弃极速,通过齿轮比,比亚迪海豹也能3秒以内,就好像骑变速单车,一档人力都能翘头。而极速快并不是为了能达到极速,而是在高速工况下,更从容,再加速能力更强,不会出现0-100秒天秒地,120跟油车飙,还跑不过3.0T的尴尬。 还有为什么那么多空气动力学的设计,风阻才0.26?因为要考虑下压力啊!这车是有实打实100公斤左右下压力的,而所有同级别的车,别说下压力了,升力都还没抵消吧,如果不懂什么是升力,或者不知道为什么车有升力的,自行学习吧。而且这个0.26的cd值,也不是绝对的,是车的迎风面积按比例算的,不是越小,阻力就真的越小。 内饰部分,懂车玩过高端车的,坐进去就知道,比保时捷高一整个档次。 首先内部细节处理,就能看得出来,是对准了阿斯顿马丁级别设计,比如金属的前遮阳板铰链,遮阳板是Alcantara加对比色缝边的。车顶把手都是真皮镶镀铬条加对比色缝边,而保时捷就是一块黑塑料。标配的15扬声器功率已经跟选配8W的柏林之声差不多了,更不用说23扬声器带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Kef,玩HiFi的都懂。 内饰科技也是看不见的地方用力,1000mbps的车内设备通讯带宽,保证全车所有电子设备的通讯反应速度,双模5G,永远有信号,双8155反而没什么了不起的,毕竟极氪都8155了。还有就是OLED 屏幕,加上unreal的图像引擎,这车最终版本的车机质感肯定吊打现有一切,OLED 屏幕可以做到全黑,完全与黑边融合。 至于辅助驾驶方面,别看它4个激光雷达,数不清的摄像头,反而是我最不看好的,毕竟极氪前车之鉴。但是硬件摆在这,哪天吉利心情好了,搞搞辅助驾驶,这硬件之少天花板还是够高的。 如果看到这里的网友,估计也是真的想了解这车的,我图片里放了同配置但是只有九十几度电taycan的选配价格,再想想,这车贵吗?买它理由不充分吗? 还有说这车价格比国外贵的,真的可以去选配一下,然后拿实时汇率算一下,中国绝对是最便宜的国家了,同等配置都比国外便宜几万到十几万。 路特斯Eletre,绝对是良心之作,也大幅提高了国产车天花板。希望量产不要出幺蛾子。
其他都有道理、确是好车,但是极速4.5s不要洗白,更强的加速既然容易做到、为什么不做? 相对250km/h的极速,更快的加速度才是更重要的,极速做到220-230km/h完全够了。其实就是为了和R+拉开定位而故意的。所以这点差评
s+车主点赞,希望要3.x加速和200的极速,极速高了国内一点用没有
R+是有两档变速箱的,可以兼顾静止加速和极速。但是这种全球车型,要兼顾美国欧洲那边的高速路况。如果开这级别性能车跑高速只有230,那真的很拉胯。还有最重要的,不是说极速250就真的要跑到250才有意义,而是在80-160这级别加速也会更快更有力。一般电车动力曲线只能做到0-80无衰减,80以上就很难跟普通燃油车比加速了,这也不符合赛道定位。中型赛道,350匹的车直道都能达到尾速200+,更不用说大赛道了。
4.5秒就不要解释了,不行就是不行。别的都很好。ok
不是说4.5就是正确的,而是有舍有得,对于跑赛道和中高速飙车来说0-100没有100-200实用也是事实
赛道版无可厚非,廉价版极速250没意义。比极氪还慢0-100,怎么讲都是遗憾
@LY152720185:不是说4.5就是正确的,而是有舍有得,对于跑赛道和中高速飙车来说0-100没有100-200实用也是事实
这个确实是认识的差异,如果用油车的思维来看电车,容易得出电车“千值万值”的结论。 比如动力性能上,Eletre可以对标Urus,车身尺寸差异在豪厘之间,同定位为“超跑SUV”,前者100W,后者300W。 可是对得上吗?对不上吧!电车马力不那么值钱,有规律1/3~1/2即可买到油车相同的动力。 所以,他只能找电车对标,比如MX是个不可跨越的对手,人家电池比你小的同时,续航和动力还比你强~智能驾驶更不用说。 因此保时捷是个不错的对标(碰瓷)品牌,尽管他只有一款纯电Taycan,却取了turbo,turboS等油车的尾标,显然希望在油车品牌溢价和按动力定价,平移到电车时代。为此专门去牛背刷圈,岂知1个月左右就被MODELS(没用800V)大领先刷回来。 不针对楼主,只是有感而发。 总体而言,eletre定价比较务实,值但并不超值,他产品力品牌力也只支撑到这个价格区间。
油车动力值钱,是因为税收,本身真的值钱吗?美国现在随便一个V8原装轻松7-800匹,起售价还没modelS标配贵。Urus那套动力总成,无论是原装马力还是改装潜力还不如M5的V8,M5多少钱?国外M5这算下来才50W。纽北打败taycan的是轮毂加宽,轮胎半热熔,内置防滚架的工程modelS,量产现在还买不到,而保时捷刷纽北,是全世界公认的老实,车媒自己拿客户车都能做到几秒误差以内。
税收只是一部分,一部分是真的割韭菜,比如帕美的2.9T330匹和440匹的发动机内部构造是几乎一样的,价格却差好多,厂家要维持马力定价,告诉大家马力值钱,这样才能赚钱
@LY152720185:油车动力值钱,是因为税收,本身真的值钱吗?美国现在随便一个V8原装轻松7-800匹,起售价还没modelS标配贵。Urus那套动力总成,无论是原装马力还是改装潜力还不如M5的V8,M5多少钱?国外M5这算下来才50W。纽北打败taycan的是轮毂加宽,轮胎半热熔,内置防滚架的工程modelS,量产现在还买不到,而保时捷刷纽北,是全世界公认的老实,车媒自己拿客户车都能做到几秒误差以内。
说的真不错,我定了s+还没锁单,不下赛道感觉也够用,就是市区代步 不过我个人觉得要是加速3.x能好一些,极速没必要那么高,调一下传动比,你极速是260还是160在国内开放道路上也没有区别呀。 另外,有点小担心的是这车多国合作导致进度较慢,怕明年还没交车呢,麒麟电池和8295芯片就来了
这车我拍了遮阳板,细节很棒,对标马丁,比保时捷,bba强多了
0-100成绩只是好看而已,但是中高速再加速才是日常代步飙车用的上的呀,毕竟红绿灯弹射能用上的真机会没有行驶中碰到挑衅的机会多的。 而且实际成绩说不定是反向虚标
我又忍不住了,厂家就应该标一个3.9,哪怕实测4.5又能怎样
吉利:明天来市场部上班
奇瑞:这小子刚让我开了
@LY152720185:吉利:明天来市场部上班
真的要去看了实车都会觉得物有所值,唯一遗憾就是麒麟电池 ,增加电量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是112度 ,麒麟质量轻了150kg左右 这个才是关键,如果加个三万,能选装120度麒麟,那这个产品力就是百万级别相当顶的了
还没有确定麒麟电池吧
估计不会用麒麟
@liaoliao203:还没有确定麒麟电池吧
eletre是偏向中后段的加速调教,在80-120时速区间,s+和r+的差距并不大。
估计S是直接用2档起步,R多了个1档而已,跑赛道或者高速感觉区别不大
可能在高速上想要小放肆一下的话,比国内3.9s的那些电车还要更快。
@LY152720185:估计S是直接用2档起步,R多了个1档而已,跑赛道或者高速感觉区别不大
写的很棒,我纠结的点是R+续航短,而且弹射几乎用不上感觉两档变速很牛逼似的
高速上R+能耗应该会低一些。而且选R+主要还是要赛道模式,我喜欢开车传递进来的路面信息多一些。转向也是喜欢直接一些的,有信息量的,不是那种开跟开遥控车一样的感觉。现在开的540i就是太买菜,开着有点无聊。
对续航有需求肯定就S吧,R续航只适合什么珠三角长三角那种城市代步的
兄弟都选配了什么?应该选了碳陶吧,怎么没选23的轮毂?是考虑续航吗?
就觉得23的那个不是很好看,准备后期自己改
碳陶选了,毕竟能减轻不少重量
自己的钱愿意买啥买啥呗,不用在意别人怎么想。electre这车本身没啥毛病,定价方面本来就是冲着打保时捷没有电suv去的,100万已本身也没啥毛病,因为再高它也hold不住。而且100万跟之前evora基本也算同一水准,国产质量其实只能比带英(不太行)好。不过一台两吨半的车我倒觉得也不太需要额外下压力了唯一的槽点就是座椅是真的硬,不舒服,年轻的时候可能还行现在上了年纪有点接受不了 还有就是R+一个四驱车在地板油的时候轮胎抓不住地而且修正方向后还会持续失控跑偏这我不太能理解,只能理解为地区算法是带英(不太行)那边研发的
大马力电车起步那下扭矩太大了,只要左右有一点不均衡就会跑偏,我觉得几乎难以优化。
我taycan760匹弹射完全不打滑。所以才要有起步控制,问了路特斯说电车不需要这玩意。所以英国车一直做不好也是有原因的。
@立夏的爸爸:大马力电车起步那下扭矩太大了,只要左右有一点不均衡就会跑偏,我觉得几乎难以优化。
写的太棒了,专家级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