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就是定位错误了才有小鹏今天的局面。P7月销过万的时候,成交均价也有27万以上,让,小鹏误判了形势,以为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出一个SUV能够把成交均价干到35W。实际上P7热销并不是因为小鹏的品牌,而是因为在20年到22年纯电车能打的对手只有model3和汉EV,P7在这段时间产品力还是有优势的,而且小鹏更加迷的事情就是根本不了解中大型SUV通常是家庭唯一一台车,这个市场的用户是很难接受纯电车型的。所以你可以看到,纯电中大型SUV甚至是大型SUV包括MPV,这一类大车的用户基本都接受增程,插混,甚至干脆更贵的进口BBA,哪怕是汉兰达,这些只需要加油的玩意儿。反之热销的A级B级纯电车作为家庭的第二台车小鹏仅有P7还说得过去,P5G3都属于迷一样的产品。 这一糟糕的局面直到小鹏拿出G6,G9降价到26.4万起售,才开始好转但是这都是付出了巨大代价,错失了P7热销的绝佳机会才发生的。产品问题只是小鹏困境的表面,根本原因还是小鹏的组织架构和协调性实在太拉胯,营销把新款整火了,产能立马拉跨,产能和供应刚上量,订单又不行了。于是你就看到P7火了,上P5,P5背刺老车主。G9再一上所有销售卖G9,三个月交不了货,其他车型销量立马拉跨,G9年前大定一波23年一开始销量又下去,还不降价保量;等着上G6,G6又火了三个月又交不出车,热度一过,又开始搞优惠,又背刺老车主。小鹏从产品,营销,生产,供应,经销商,用户。没有一个时间所有人都满意。
你说的对,因为你的字最多
我觉得说的很对,小鹏的产品线混乱,内部管理混乱。G9一直不出7座,也不完善自己的产品线,定位一直搞不清楚,细分领域切分的又不是很明白。也措施了最好梳理自己品牌力的时机,P7和G9都很可惜。
7座保险费率不一样的了,比如说,交强险,另外那两个座位我除了买来那一年打开过,其余时间从没打开,等于浪费汉兰达7座车主
那对于家庭6个人,出门咋办,总不能留一人在家待着吧
买x9
@罗森内里的吃瓜群众:那对于家庭6个人,出门咋办,总不能留一人在家待着吧
小鹏大七座啥时候上,老车主等待着呢
不是有X9吗
车是挺好的车,还年轻,整天开车mpv到处跑,心里还是不太接受得了
@霸气虚幻套子哥:不是有X9吗
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g9的尺寸最多属于g7,比g6大一号的位置,但是它命名g9直接到顶了,那么后面大家的9都比你大,你怎么定?再来个g10? g11? 作为3米轴距的车,内部空间设计的这么局促实在不应该。看看m7,2.82轴距设计成五米多长,内部空间巨大,妥妥的中大型SUV,小鹏的设计和产品规划决策部门都有很大的问题。
总不能命名G8吧
为什么不可以? 不过我觉得小鹏改款会更改系列名称的,比如g6L,g7L , g8L. g9L,因为目前这几款尺寸已经不能满足产品线矩阵需要了,或者重新再增加一个系列。
@十万公里创天下:总不能命名G8吧
再补充一个观点: 从model3热销开始,纯电车型的定位就打得非常明确了:富裕家庭的第二台车。因为纯电车的补能问题,以及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纯电车是很难直接抢到“家庭的第一台车”这个最大的市场定位的。直到今天这个800V平台,100度电池的纯电车型已经成了大车标配的今天,这个定位都很难改变。再看看目前销量非常好的,理想L789,问界M79,腾势D9,无一例外,都是增程和混动销量直接比纯电的销量多10倍。这就说明了,作为家庭唯一的车,这个定位,中大型,大型。轿车,MPV,SUV,纯电都是很难做成爆款车型的。G9上市时间确实不对,定价确实没做到超预期,折腾到第二年跳水6万也很伤品牌的价格信任;但是纯电大空间车型,从来就没出过爆款,G9做得要死不活也算预料之中。
中大型SUV还是家庭主要用车,用户更接受没有续航焦虑的车
家里第一台
@分秒必争饺子TjR:中大型SUV还是家庭主要用车,用户更接受没有续航焦虑的车
对 我一直想找个纯电7座suv 不可能天天开着MPV到处跑 上下班一个人通勤mpv鬼的很
5座后排空间都恼火,你还想7座
五座位子都很小,还7座,开什么玩笑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