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钳子夹夹头像钳子夹夹头像

    钳子夹夹

    理想L7车主·车龄1年

    • 精英创作者LV4精英创作者LV4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还应该再便宜点!这样销量估计会再高点

    01-30发布于:ID.4 CROZZ车友圈

    #圈友鲜试驾年前没事去店里看了看一汽大众ID.4 CROZZ,看完之后我感觉就算25款最低配已经一口价14.99万了,但考虑到续航,如果再便宜点性价比会更好。这篇帖子我简单分享我对这台车的静态体验后的感受。 我看官方现在只有最低配纯享版能选配,有配置单,其他车型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厂家主推最低配的原因,我估计一般买这车的人都买最低配吧,性价比相对高一些。 ——————————分界线———————— 外观我个人挺喜欢的,虽然车长只有四米五,但扁趴+溜背的设计让这车看着并不小。 最低配标配19英寸轮毂,样式很好看,但出于颜值考虑,如果能配个20英寸的轮毂,估计整车看着会更时髦,但那样的话会让本就不高的续航雪上加霜,综合来看19英寸的轮毂是最好的选择了,在颜值和实用上算是找到了平衡点。 车身最下沿都是硬塑料大边,如果都换成高亮黑的就更棒了,出于成本考虑也行了,看着没说特别突兀。 车外门把手其实是电子的,扣一下里面就开了,没电的话硬掰也能从外面把车门打开,我个人最喜欢这种电子门把手,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小风阻,主要是好开门,冬天还不怕冻。 车尾是我最喜欢的角度,敦实稳重,尤其是后侧角度,后轮拱上的腰线太漂亮了。不过还是车尾塑料杠面积太大了。 25车型取消了前翼子板和前门上相连的铭牌,我个人感觉那玩意没啥用,这回侧面看着简洁不少。 ——————————分界线———————— 内饰其实就是大众纯电车型那一套设计语言,25款屏幕尺寸加大,再就是一块小仪表盘+怀档,放在今天这套内饰设计语言没啥亮点,你要说实用吧,大众最愿意用的触摸按键用着还那玩意,要说不实用吧,车里一堆储物空间,反正这内饰看着还行,与现在新能源那最少车里俩大屏的内饰相比,也算是一股清流吧。 方向盘前面的小仪表盘居然和转向柱是连在一起的,方向盘咋调,小仪表盘也跟着动,这点我之前真没注意到。电子旋钮档也是连着小仪表盘和转向柱的,用着很顺手,与大多数怀档相比,大众这些新能源的电子旋钮档得多适应适应,往前拧是D档,往后拧是R档,一般怀档是往下拉是D,往上是R。 ID.4 CROZZ内饰用料不敢恭维,大面积硬塑料,这就不多说了,跟价位相近的国产新能源纯电SUV根本没法比,不过大众的车用料都是比较一般的,放在这终端优惠挺大的纯电车上,有这表现不意外。副驾手套箱阻尼均匀,但里面没有铺绒布。后备箱盖板下方做工很差,直接就裸露铁皮了。 储物空间我非常喜欢,像我这种喜欢往车里放点纸巾湿巾的人,最喜欢这车这种大块的储物空间了。中控岛台有俩杯架,旁边是两块能放车钥匙的地方,后面扶手箱下面是一个可以前后移动的托盘,把托盘拿下来下面是个很大的长条空间,这大块空间的前面还有个向下倾斜的单独空间,放点随车证件啥的很方便,里面还有俩Type-C接口;如果把托盘移到最前面,就是个封闭的空间。不过我个人感觉如果中控岛台最前面,也就是空调出风口下面区域是封闭的就更好了,这样在中控岛台区域又多了个面积不小的储物空间。方向盘左侧还有单独的放卡的位置。门板上的杯架空间也够大。副驾前方手套箱空间一般,差不多能放本书。 乘坐空间方面,主驾座椅调至我身高187合适坐姿后,后排腿部空间约3指,我个人感觉这个空间表现确实不大。后备箱空间倒还不错,是个下沉的大空间,两侧耳朵空间是开放的。 最低配座椅是仿皮和织物拼接的,观感还挺好,座椅包裹性不错,这是一汽大众车座椅一贯风格,但填充物会偏硬点,坐上去的下陷感不会特别强。后排座椅比前排高不少,特别明显。后排中间地台有凸起。 ——————————分界线———————— 看完ID.4 CROZZ静态部分,我感觉这车优势不大,以25款最低配终端价15万来看,内饰设计和做工都和国产纯电SUV都没法比,好在升级大屏之后还算弥补了这点,看着更像25年的新能源车了。总的来说,这台车最吸引消费者的点应该是大众品牌和底盘调教吧,空间、配置上也没啥优势。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