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油价水平越来越高,还没有买车的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已经将油耗作为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而准备换车的人在换车的时候也要好好考虑一下准备买的新车相比自己的老车油耗表现如何。我一个好朋友前段时间正好换了辆车,在多番考虑了之后,他选择了一辆魏牌的拿铁DHT。他提车之后我也和他好好聊了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他选择这辆拿铁DHT的心路历程。

对我来说买车不算是一个特别突然的决定,我之前开的是一辆日系车,从09年开到现在也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虽然车老了,但是日系车一直以来的省油特性还是挺让我满意的。然而这段时间油价的上涨幅度确实有些离谱,所以在换车的时候我已经不仅仅只考虑燃油车了,而是把目光放在了一些混动车或者是采用新技术的车型上。考虑到我的预算在20万以内,在选车之初我就把目光锁定在比亚迪宋PLUS DM-i和魏牌拿铁DHT这两款车型上。至于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拿铁DHT这款车,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款车既然当初都进入了我的选车视野,那就说明在我心目中他们都是好车,要不然我是不会考虑这辆车的,选择拿铁DHT也只是因为我更欣赏拿铁DHT的某些特点而已,这并不意味着我觉得比亚迪宋PLUS DM-i就不是好车。

选择拿铁DHT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油耗表现。这也是当下我们在买车的时候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家里没有安装充电桩的条件,所以我在买车的时候只考虑宋PLUS DM-i在加油而不充电时候的油耗表现。尽管在试驾的时候宋PLUS DM-i仪表盘上的油耗显示让我眼前一亮,百公里油耗只有5L左右,但是看了各种论坛之后发现“快乐表”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宋PLUS DM-i的60L油箱加满一箱油正常在市区只能跑900公里左右,而拿铁DHT的油箱容积是61L,却能够保证市区稳定在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水平,看起来两辆车的油耗表现都很出色,但是对我来说肯定是越省越好。

除了油耗更低之外,拿铁DHT的性价比也更出色,换句话说就是拿铁的配置尤其是科技方面的配置更高,拿铁DHT的驾驶辅助功能是全系标配的,我自己实际体验下来,只要向内拨两下巡航控制拨杆就可以进入自适应巡航模式,使用很方便,而在进入自适应巡航模式之后,除了注意旁边车道有车加塞的情况之外,无论是根据前车的速度自适应加减速还是将行车轨迹保持在车道中间的功能都可以大幅减轻我的驾驶疲劳感。相比之下,如果在宋PLUS DM-i上想要得到这套配置就需要花更多的预算选择高配车型才行。

当然,车辆的动态表现也是我在购车的时候考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点,我对比试驾的是宋PLUS DM-i的110km两驱旗舰型和拿铁DHT的大杯车型,宋PLUS DM-i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是7.9秒,拿铁DHT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是7.5秒,尽管我开不出来官方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但是我自己的实际感受是踩油门的时候,拿铁DHT的反应要比宋PLUS DM-i更敏捷一点,在市区开的时候,拿铁DHT的车身姿态也更灵活一点。

除了动力之外,拿铁DHT的底盘调校表现也更符合我的要求,宋PLUS DM-i的底盘略微偏硬一些,在过连续坑洼路面的时候悬挂对车身震动的抑制并不好,相比较之下,拿铁DHT的底盘给人的感觉更稳,在过坑洼路面的时候,车内的震动也柔和不少,家人在一起试乘试驾之后,都表示拿铁DHT的乘坐舒适性更好。

如今我提车也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月里面我的这辆拿铁DHT已经行驶了1500公里,而我只在刚提车的时候加了一次油,然后在行驶了1100公里之后终于把这箱油开到了底,之后我又去加满一箱,到现在也只才显示消耗了三分之一而已,这个油耗表现要比之前开的日系车还要出色不少。

在身边的朋友同事都在讨论油价飞涨快要开不起车的时候,我还能愉快地开着我的拿铁DHT带着家人四处走走,趁着春色正好去各地晒晒太阳。而且有了各种科技配置还有舒适配置在路上的陪伴,到了目的地之后我也感觉不到疲惫,可以精神抖擞的陪家人一起玩,应该说这些使用体验都让我觉得当初选择这辆拿铁DHT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拿铁DHT能陪伴我们一家经历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