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超级大镖客头像超级大镖客头像

    超级大镖客

    Model Y车主·车龄1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使用经验总结,对你有点帮助

    2024-07-15发布于:Model Y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人人写点评

    写在最前面:对于纠结要不要入手的朋友,建议你耐心看完,优缺点都有,绝对真实。

    车型以及购入时价格:

    2023款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

    下单日期:2023年9月12日。

    提车日期:2023年11月25日。

    价格:当时购入时,指导价29.99w,引荐激励减免3500元,裸车价29.64w,保险7900元,上牌工本费120元,新车落地价格30.45元。后期杂七杂八的脚垫,车窗膜等就不计入在内了。

    🙋🏻 情况介绍

    个人情况: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家里给买了一辆2016款东风标致308,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车就应该是油车,尽管那会山西太原的出租车都已经是纯电车了,但是看着网上和生活中的朋友聊车,电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电车基本没好感。

    再后来308也开了7年了。也结婚快两年了。眼瞅着油车也老了,沪牌政策也收紧了,于是乎天天爱逛懂车帝的我也开始心想着换车

    2023年时候,上海免费的绿牌电车已经满大街都是了,必然也会看看新能源车。当然特斯拉是最吸引我的。于是,我开始动摇了,心想着,这么多人买特斯拉,就一定有他的原因,一定是优点大于缺点,于是乎开始去了解电车。刚开始也会在意续航,电池安全,碰撞安全,当我仔细了解后,抛开那些所谓的油车情怀,电车真的是不错的选择。试驾过后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电车。

    我个人的选购车经历包括对于纯电车的理解与看法,与网上说的基本一致,质疑-理解-成为

    总里程以及用车场景:

    平时就是上下班代步通勤,春节时候回了一趟老家,目前已经行驶了1.7W公里。

    那下面我就详细的结合我将近8个月,1.7W的总体用车体验,详细说一说,model Y到底怎么样。

    🗒 真实感受

    提车至今也算经历了春夏秋冬吧,文章内容大致包涵:

    前言之总体驾驶感受

    1,各个季节的续航体验。

    2,高速续航、能耗体验。

    3,辅助驾驶优缺点分享。

    4,内饰空间、装载能力。

    5,日常第三方充电速度体验。

    6,续航变化,电池健康变化分享。

    7,OTA。

    8,售后服务体验。

    9,日常杂事

    10,特斯拉适不适合你?

    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 爱车美图

    先放两张我比较满意的图

    黑亮黑亮的小Y

    瞅瞅,黑亮黑亮的

    前言之总体驾驶感受。

    开了这么久,总体的驾驶感受就是,这对于我来说,算一个SUV车型中操控不错的车子。

    路感比较清晰,方向盘很粗壮,握感很扎实。底盘看懂车帝的拆车视频描述,用料比较下本,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大部分都是铝合金材质。前轮两个刹车卡钳是布雷博的四活塞,刹车盘尺寸较大。

    加速:我的版本是双电机长续航,官标零百是5.0秒,实测基本在5.1,5.2。电车嘛,起步阶段感觉真的很不错,基本没有电门延迟,随踩随有,高速情况下,80-120提速也很有信心,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的要预留很多超车空间

    我想吐槽的是,并没有感觉到转弯时候的侧倾抑制,感觉上跟15-20W级别油车没有很大的差别,ap状态下,过弯虽然比较丝滑,但是侧倾还是比较不舒服的

    噪音抑制NVH,不是很出众,毕竟是无框车门的设计,高速情况下路噪,风噪都比较明显,相比于同级别的车型,这一点略显不足。但是,听说换新3加强了这一点的优化,我相信换新Y一定也会做到相应的改变,对于这一点比较在意的朋友,可以耐心等待一下。

    1,各个季节的续航体验。

    不废话,直接说结论。春秋天续航无敌,城区内我个人开随随便便超越表显。城区通勤的前提下,冬天续航8折,夏天续航9折。

    目前1.7W公里的平均能耗是,142。也就是百公里14.2度电。

    我平时的充电习惯和用车电量习惯是,只用第三方快充,充到80%,用到30%左右。上图!

    80%-31%实际城区通勤。

    春天能耗

    春天时候的续航,80-31%的使用区间,跑了299km,如果满电到0,应该是超越表显没问题。

    春天能耗

    冬天的时候,80-30%,空调,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正常开,大概只有210km左右。冬天的具体能耗,详见我的“春节返乡”文章,里面详细有记录。

    夏天,80-30%,空调正常开,大概230km左右。

    夏天通勤,不堵车的一般能耗

    夏天通勤,早上不堵车,我竟然开出来的历史最低能耗。

    高动能回收的好处就是,有一次去安吉天荒坪玩,在山顶时候电量69%,一路下山道,到达山底的时候,电量72%,好爽,好惊喜。

    还有一次,如图,我喜欢高动能回收

    一小段小下坡路

    春天跑出来的,城区正常开,50%的电量跑了313km,相当满意了。

    日常通勤,跑出来的最优秀的能耗

    最夸张的一次夏天堵车,堵的一动不动,能耗能吓死我,一公里的路走了快40分钟,室外37.8度,能耗喜人

    电池够吗?哈哈哈哈哈哈

    结论,城区通勤无论春夏秋冬,续航扎实,没有焦虑。

    2,高速能耗体验,续航。

    春节返乡时候,上海到山西运城,空调,加热正常开,时速110码,能耗大概170。时速120码,能耗185左右。仅供参考。

    其余季节,高速实测,120码时速,能耗150-160。大差不差,现在补能很方便,按照自己喜好开就好,没必要刻意省能耗。我个人开高速的习惯是,尽量保证自己前方和两边没有车,快点开,这样我心里踏实也有安全感。

    终于离开了龟速车团,跑到了120时速

    上海到苏州,高速开不起来速度,慢的很

    3,辅助驾驶优缺点分享。

    我没有买3.2W的EAP,只有最基础的ap。提车送了90天EAP,顺便无缝衔接春节送了30天EAP。总体用下来的体验就是,策略相当保守,以不出事,以相对安全行车为基准。能用,够用,还算好用。

    场景一,堵车时,开启ap的好处是解放时时刻刻紧绷着的右脚。坏处就是,别人加塞,ap是真让啊、还是踩一脚的那种让加塞车辆进来,礼貌的一,谦虚的一

    场景二,当在画线清晰的城市道路,城市高架道路,高速公路的场景下,旁边车道的车如果有压线行为,ap会一脚刹车降速很多,让人吓一跳,如果当时你溜号了,开小差了,注意力不集中了,绝对会气氛旁边的车不好好开车其次深深地感觉到ap的策略太保守。

    优点有很多,丝滑的跟车,丝滑的弯道行驶,丝滑不突兀的加减速体验。最让我感受深刻的就是特斯拉的主动安全,好几次都在我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帮我踩刹车,帮我完成绕行。这个由于情况紧急,我也拿不出手机拍照留存,“滴滴滴,滴滴滴”懂得都懂

    惊呆,小黑被吃啦

    4,内饰,空间,装载能力

    内饰:不用说了,我认为的极简风,个人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没有太多的点缀。当然也能理解别人说的毛坯风。美丑好与不好,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理解。我想吐槽的是,model Y的氛围灯,只有仪表台前面这一条,没有延伸到主副驾驶的门上,是极致的省成本?这一点都不给?相比之下,老款的木纹饰板感觉更合理一点

    装载能力: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大家公认的比较好的一个优点吧。前备厢,后备箱,后备箱下沉,后备箱两侧储物桶,装载能力个人认为绰绰有余。

    前备厢:能放卷起来的床垫,备用的玻璃水,充气泵等杂七杂八的车用物件,还算比较大。

    后备箱:整体比较开阔,建议还是买一个后备箱垫子铺上去,否则都是毛毡材质,个人感觉会不耐脏。正常情况下后备箱可以装载4-5个行李箱绰绰有余,很满意。

    后备箱下沉:由于没有备胎,后备箱下沉空间比较大,我一般放洗车装备,狗狗的车载窝,一箱矿泉水,十分能装的话,我给11分,真的蛮大的

    后备箱左右两侧:靠近左右后翼子板的位置,会掏出两个不大不小的空间,在购物网站买两个适配的储物桶,刚刚好卡住所有位置空间,这样看起来比较整洁干净。我一般放一些随车工具。也看到有人会把它改造成车载冰箱,储物空间蛮好的,算作一个惊喜的空间?

    乘坐空间:我身高170,体重135斤。我这种约德尔人腿随便蹬,平时有载朋友,朋友也觉得后排空间很舒服,地板纯平,膝盖和腿都很舒展。美中不足,沙发不够软。

    后排座椅完全放倒能当床。

    5,日常第三方充电体验

    特斯拉全系400V平台,当然比不上现在的800V新势力,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够用了,毕竟能支持800V的场景比较有限。日常30-80%,半小时高高的!

    刚开始的功率,后面也会慢慢爬升一点

    我一般是在某来电进行第三方快充,体验还是不错的,半小时也不耽误什么,刷刷手机电就充好了。特斯拉的快充也体验过,速度能快一点,最高时候到过125kw,但是奈何囊中羞涩。如果你们家附近有其他快充,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了,家充一定是最香的选择。

    6,续航变化,电池健康

    提车时候,充到80%表显420,开了一段时间,80%表显424。春节跑了两趟单程1300KM的高速,80%表显420。回到上海通勤开了一段时间回到423。然后就是每个月都少一点,现在80%表显415。逃不过日历衰减的宿命,但是听说三元锂电池前期会衰减快一点,后期趋于稳定。

    5月底查询的电池健康,衰减了0.4%,半年时间

    对于衰减的电池健康程度,我个人感觉还是挺好的,衰减不衰减的,还是要照样开,这就是电池的特性啊,买电车不能接受电池衰减还不如不买。我实际体验下来其实没有区别,都是80%-30%的使用区间,日常通勤,周日晚上充好电,周四冲一次,周末出去玩,周日再充好,没差什么。可能要等到衰减多了才会有感觉吧。放心造它就完事了!

    7,OTA

    提车至今,大概能够保持每个月一次OTA?具体没怎么统计过,次数还是比较多的,也是应了特斯拉的那句话、常用常新。体验很好。尤其V12版本的OTA感觉跟换了个车一样

    等待更新

    更新完成

    全新的车道级导航

    关于导航:车道级导航还是不错的,个人感觉,起码在上海可以抛弃手机支架了,界面也比较清晰流畅,只想精准。当然了,比手机端还是差一点,期待后续的OTA升级,让他越来越顺手。

    全新的路面建模

    要顺带说一下很多车友的问题,有人说V12之后动能回收变弱了。平常爱开快车,大脚刹车大脚油门的朋友感受比较深。我个人的感觉是,初段的动能回收确实力道小了点,但是整体依靠动能回收刹停的距离,是没有变化的,整个回收力度变得更加线性不突兀了,我个人比较喜欢。

    8,售后服务

    提车至今,第一次进服务中心。2024年的7月9号,中午12点,特斯拉给我打电话说,后台监测到我的车子有问题,可能要到店维修。问题是,高压控制器异常。我还是比较诧异的,首先是后台确实会记录了数据,也提示了我的车有问题,比较负责,让我来维修(免费),其次就是,我个人一点感觉没有啊。

    app里面的服务合同

    来服务中心,比较省心,带好卡片钥匙,签一下交接说明书就耐心等待可以了。

    大雨天服务中心的车也很多

    来杯最爱的美式

    中午用餐时间,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还会问要不要吃个午餐,感觉不错

    午餐券

    免费午餐,貌似是工作餐,不够还可以要

    包括平时有什么问题,反馈给特斯拉,无论是处理速度还是服务态度,都是蛮好的,不扯皮,不费嘴,给个好评!

    9,个人时间

    🤦🏻 新车一血


    我的新车一血,没开哨兵,停车场没有摄像头,只能自己吃闷亏吧

    新车一血

    提车来第一次补胎,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路面上有刀片?开着开着,看到了警报灯,当时正在高速上,魂都吓丢了,麻溜下高速补胎。某虎养车,蘑菇钉,100元,真黑,要不是赶时间,我真的要掰扯两句

    胎压报警提示灯

    车胎里扎的刀片

    补胎

    顺便提示一下车友们,还是随车备一个充气泵,用不到的时候放在车里,像我这种紧急情况,立马能先补一点气,维持到补胎,听话哈,必备!!!

    还有,有没有朋友最近入坑了撸车的行列,越来越觉得,自己拿PA壶撸车是个很爽很解压的事情。我也是小白刚入坑,大家有兴趣可以交流一下哈

    抹茶绿PA壶

    入门款撸车装备

    打泡沫的快乐,只有自己懂

    洗完能当镜子用的车漆,开心,解压

    10,特斯拉适不适合你?

    特斯拉的车,应该是全网最具争议的车了吧,基本没有之一。下面以model Y举例,看看你到底适不适合买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这是你的家庭唯一用车,不建议你买特斯拉model Y。家庭唯一用车会考虑很多因素,特斯拉的空间不算小,但是,面对同级别国产品牌越做越大的空间,他没有优势,如果你的车随时都是家庭整体出行,经常需要一家人或者几个人跑长途,那我建议你还是买油车吧,省去充电的麻烦。毕竟加油还是快一点。

    第二,假如你多年来只开过普通的家用车,从未感受过中端或者中高端或者高端以上的豪华车,并且希望新买的车,能够给你这样的传统的“豪华感”,那么购买model Y,你同样需要谨慎选择。这车的内饰之所以争议如此之大,就是因为喜欢他的人通常能够认可这种科技简约感,就好比新房装修时候看到各种欧式美式中式的用料堆砌堆砌和氛围营造感,有些人就是会越来越喜欢极简风格带来的整洁、干净。话说回来,如果你压根就接受不了,认为这就是毛坯房,那么你真的没必要强迫自己接受特斯拉的风格,除了特斯拉,现在有大把的可选的品牌,你想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有,花自己的钱,让自己高兴又舒服。

    第三,如果你只是想买一个四个轮子加顶棚的,能够遮风挡雨的车,并且对于折腾电子产品毫无兴趣,那么我也建议你谨慎选择特斯拉。我认为,特斯拉就是一个大号的电子产品,随时随地的OTA更新,更新后有时会突然带来新功能,或者我们刚刚习惯的功能突然又没了,这都很正常,我们需要习惯不断的带来新的功能体验,如果你觉得这对于你来说很痛苦,那么你还是买油车吧。

    第四,如果你是个很难接受“新鲜事物”的人,在你试驾后,觉得特斯拉的操作你很难适应,比如说换新3的屏幕换挡和取消了两边的档杆,比如说没有仪表盘,比如说强动能回收等等,你不需要为了适应而适应,就好比我老婆,她就很难接受这个强动能回收,她想适应但真的很难适应,这对于她来说真的挺痛苦的。

    第五,如果你有所谓的国产品牌情节,认为买国产品牌就是“爱国”,那请你无脑去冲国产品牌就好了,毕竟他们不会坑自己人,对吧。

    以上就是我对面这半年内的所有用车体验以及对观望的人的一点建议。仅仅只是个人观点,选择权是各位自己的。最后祝愿特斯拉越来越好,多多推送OTA,常用常新!也祝愿各位都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车!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