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了生活提了L7的老赵用车体验

    2024-09-20发布于:银河L7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银河L7-提车日记

    感谢圈主大逼斗子。指导排版润色

    一:买车背景介绍

    其实自己结婚到买房还有一个房贷要还,所以说自己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奈何现在有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出行的话确实不方便。平常都是我骑一个电动车,老婆骑一个电动车送孩子上下学。外加考虑到不安全,还有就是回娘家的时候,都要搭朋友的便车因为我们回老家有一段路没有公交车,所以如果不坐车的话很不方便。所以和媳妇商量了两三个月,决定拿一点钱付一个首付。在这个人均法拉利的年代,如果我说我只能拿出一个首付,肯定会有很多人笑我吧。哈哈所以买车的时候也考虑到了用车的成本,所以我们买车的时候想买电车的,但是考虑到充电不方便,还有一点就是可能第一次买车,不敢去尝试吧。所以我媳妇不愿意买电车,但是买油车吧,动辄八九毛的油耗。也让我挺吃力的。所以最后决定还是买一个混动车。然后也是做了一番对比。

    二:购车预算

    由于我们买车的时候手里边钱确实不多,现在两个小孩上学外加上我们还有一个房贷2000多块钱要还。所以选车的时候我们也是做了一个贷款。因为贷款的月供不能太高,所以我们选车的时候价格就定在10万~15万之间。因为这样首付完过以后,月供也不是太高。要不然房贷加上车贷加上两个孩子的开销,我们真的有点受不了。刚开始店里给我推了两种贷款方式,一种是厂家的金融8万块钱两年免息,但是月供的话需要3333。感觉有一点太高了。后来又给我们推荐了一个银行的贷款。10万块钱。贷款5年,每月月供2100块钱左右。还我前两年的利息。大概返了1万块钱。正好够我买保险,然后首付又能降低1万。所以就考虑了这种

    三:选车对比

    因为我们是第一次买车,所以对于刚开始性能什么的完全就是小白不懂。所以我和我媳妇去看车的时候,看了很多款的车。最先看的是纯电的,但是考虑到纯电车后期换电池比较贵吧。所以我们前期也只是看看就放弃了。油车也去看了,最初也是看中了星越l那个大屏幕是真的漂亮,但是2.0t的发动机把我给劝退了。博越l1.5t涡轮增压的发动机的那款。车子是看中了,但是考虑到小马拉大车会不会导致油耗偏高?你自己也是观望了很久,但是没敢买。


    直到后来准备买混动的就研究了混动,最初了去看的是骁龙的max。不得不说这个车是四区的,所以开起来的时候感觉底盘非常的稳,但是车子在跑快的时候,尤其是后期发力的时候,它搭载的是1.5l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有点增城的那个感觉,始终给不了我推背想要的那种感觉。可能是之前试驾了油车的感觉吧,就是后期推背感不是很强,差一点意思。外加你说配置高吧,它比油车高一点,你说配置低吧?该有的它都有。可能是我在众多车型中挑花了眼,所以我就是没看中这个车。


    我老婆看中的就是深蓝的S7。刚开始去看的时候,那个无边框车嘛,这不就是小时候想买的跑车嘛。所以对这个车的好感是非常的高。这个车子我总共试驾了两次,在试驾第一次的时候,感觉车子开起来还比较可以,动力也比较强劲,没有那种给不上劲的感觉。因为第一天去了解这款车,所以当时就没定,第二天准备定的时候。再试驾了一下。结果可能是上天注定吧,那个车子电瓶没电了,亏电的情况下,销售顾问带我去试的,哎呀,真的是一言难尽,亏电的增程车感觉80码的速度再踩油门,发动机的噪音特别大,车子的动力就上不去了。所以我和我朋友还有我老婆都傻眼了。后来就阴差阳错的错过了。没敢买。



    还有一款就是宋Plus dmi。这款车怎么说呢?在市场上保有量也是比较大的,刚开始对这款车子也是冲着他去的,但是车子我们在试驾的时候急刹车的时候感觉底盘悬挂特别的软。感觉调教有点软,还有一点重点就是我老婆不知道为什么坐在这个车里晕车。试驾完过以后下车就有点想吐。也是果断放弃了。


    最后一个车是试驾的银河l7。因为有之前的经验了,所以我就问销售这个车子的电池还有多少电?他说还有27%。正好这个时候我前面还有两个人要试驾这个车,所以我说你能不能让他们先试驾,等最后我再试驾,结果等到我试驾的时候电量还剩5%。纯电续航也只能跑7km左右。然后到我试驾的时候,我是把电池强制保电给关闭了,然后把电跑完,这个时候加速发现这款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就和我刚开始试驾的博越l一样,动力很强劲,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加速。非常给力。还有一点就是在试驾的时候,他的这个底盘悬挂调教比较硬,所以没有那种软绵绵的感觉,我老婆坐在车内就没感觉到这是一个混动车。或者说是新能源。这也是让我最终选择他的原因。

    四:详细价格信息

    我的车子是顶配的。那时候官方指导价173700。我买车的时候,我这台车是一个库存车,给我优惠了23700,刚开始的时候给我报价优惠是17000。我没说什么,我认为这个价格还可以,但是后来他跟我说这个车库存了4个月。我当时肯定就不同意了。后来我让他去找领导申请。反正来来回回跑了7.8趟。裸车价就来到了15万。为什么库存车我也要呢?就是因为它是搭载了宁德时代的电池。并且优惠力度比较大。刚开始想着就当买来家没开,放在地库几个月吧。

    173700减去23700=150000。

    首付5万贷10万块钱。

    5万块钱首付加上5400块钱保险加上2000块钱手续费。共计上路57400元。


    五:购车攻略和建议。

    其实买车的时候我建议到店里的时候先看车。看完过以后去店里。进行深度体验并且试驾。最好的就是每家店都跑一下。别说一定买你家车,也别说他的车不好。就是手里预算不足。如果当地有两家同样品牌的4s店,这个时候可以两家。互相跑对比价格,如果价格还到位的话可以多要一点东西和保养。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你能接受库存车,你可以直接问他库存车能不能多优惠一点,如果你接受不了,你可以问一下他有没有库存车,然后把库存车的价格给套出来过以后去换新车的价格。

    还有一点就是在提车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合格证在不在。让销售把这个车子的所有资料拿全,再交钱办手续。最好的就是问销售当天能不能把牌照给上上?如果当天能上牌的,坚决不要拖到后续上来。

    在买车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环节,就是让你去买一个延保我个人认为这个车完全没必要,因为他的三店是终身质保的,还有一点就是整车的质保也是六年15万km,所以在这个期间根本用不着。就算你买了也是几千块钱,买个一年也没啥用。所以大家买的时候要注意一下。

    六:用车体验

    『静态感受』

    我的身高是1米8,体重的话200斤。算是一个比较微胖的人吧,主驾调整好座椅的话,头顶上还有一拳半的距离,并且后排膝盖到座椅的话还有两拳半的距离。头部空间更不用说了,坐姿做好的话,因为它是一台SUV,头部空间也是比较充足的。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车子的座椅,第一,它是电动座椅,并且带腰托,所以调整好过以后,把腰托调整到舒适的位置。做起来长时间也不是很累。对于这个车子,另外一个值得点赞的地方就是它的储物空间很大一部分满足了我们日常出行收纳的需求,你别看他副驾驶没有扶手箱但是他的中央扶手箱可以放很多的东西,并且在中控下也空了一个很大的位置可以放包包,这一点设计还是非常不错的。对于他这块屏幕可以三指滑屏互动,有的人说他用起来还是比较卡的,其实我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感觉到,并且在发布会上也说了明年会更新Fly me 的车机系统。

    [车机方面]

    两块屏幕。都可以进行操作。搭载8155的。车机芯片,平时用来导航听歌爽得很,并且车机的功能也非常的简洁明了,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就和用平板手机是一样的。语音识别也是比较到位了,基本上说一下就会。按照指令来进行操作。如果不去下第三方软件,光用应用商城里的软件,我认为这个车机完全够用了。但是对于我来说,他如果明年能够更新的车机系统我认为会更加的棒。并且他这个车机的基础流量是终身免费的,至于娱乐流量,销售顾问说是三年免费的,反正还没到期,等到期过以后再去。评论流量需要多少钱。

    『动态感受』

    对于这套动力来说,因为有1.5t发动机的加持,无论是开启增程模式还是性能模式。动力非常的强劲,电机加在一起将近300匹的马力,带动这个车也是非常的稳。操作稳定性很强。日常使用在市区的话,纯电模式完全能够应对城市的路况了。虽然是一个SUV,但是如果你开启运动模式稍微给一脚油门的话,整个车子的推背感还是非常的nice。就算在跑高速或者跑国道的情况下,前期电机工作很丝滑,并且发动机在介入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柔和,并没有那种强制介入一寸的感觉更像是全程都在介入工作。所以他在市区,国道还是高速,基本上都满足了我的。需求对于底盘的调教来说,开起来的时候支撑性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车辆转弯的时候车身性非常的稳。当初销售买这个车的时候,说底盘是由路特斯超跑公司替这个车设计了。我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是他开起来确实有一点。领克的那种感觉很扎实。至少在这个级别来说,这个底盘调教的确实非常不错。

    『能耗分享』

    车子的油箱加满油。外加这个电池应该是在17度左右。如果都在加满的情况下,中途不加油,我最高一次跑到了1107km。加油,加了367块钱。电是在公司充的。367元除以1107km。等于0.331元每公里。所以对于这样子的油耗表现亏电的情况下,我还是比较满足的。


    『总结』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行驶,他的整体表现我还是非常满意的。真的是在这个级别里这个车子还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在动力,油耗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但是后面出了一个龙腾版。瞬间比之前的车价优惠了2万。好,在我买这个车的时候也优惠了2万。所以心里也平衡了。早买早享受,迟买享折扣。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