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崛起之路

    出行进化论头像出行进化论头像
    出行进化论2023-12-04

    相信去过BYD总部的朋友都知道,总部六角大楼有八个醒目大字“技术为王,创新为本,”诚然,BYD在二十年的造车之路上很好的贯彻了这八个大字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是用户青睐BYD的原因,也是在如今新能源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枝独秀的终极奥义。

    目前,比亚迪集团拥有发明专利数量为10,428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7,697项,占总量的74%;审中专利2,558项,占24%。而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万项,获得授权专利超2.8万项。BYD每年都会给用户一些惊喜,就刀片电池、e平台3.0、DM-i超级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四轮分布式驱动“易四方”、“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级别的重磅技术,只为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而在这些技术问世的背后是BYD仅在今年前三季度投入的200亿研发资金。一个想要拥有绝对竞争力的车企,是需要具备对技术的不断突破、对硬件的不断升级、以及对用户的不变的责任心,这三点缺一不可,对于BYD来讲他们做的足够优秀了。

    是因为物美?还是因为价廉?

    从2021年5月,宣布全球出海计划至今,比亚迪正在一步步走向全球,2022年,比亚迪汽车总销量186万辆,其中海外出口6万多辆。而在2023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汽车全球销售207万辆,海外销售就超过15万辆,比亚迪汽车把销售到了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整个二季度市场份额占比%26,在泰国连续九个月霸占榜首,在新加坡也是稳居销冠。从2022年巴黎车展开始,BYD正式进军欧洲市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64万台,截止到目前累计开店超过140家,为欧洲用户带来了更多更优质的选择。在这些成绩的面前,就不得不提到BYDATTO3的表现了,在泰国、新西兰、以色列,它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扛把子”蝉联多月的销量第一。从销量来看对比同行车企,BYD似乎做到了真正的“遥遥领先”。

    最近新西兰达尼丁市市长接受采访表示比亚迪在当地很常见,已经成为很热门的汽车;比亚迪2023年10月份,海外销量正式突破3万辆,且同比上涨220%,所以BYD的海外口碑跟销量是收获了用户的肯定的,这位新西兰达尼丁市市长也并不是再说客套话,这是中国汽车在全世界普及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BYD的成功,似乎是必然的,好的产品是不会被埋没的。

    细究BYD在海外市场有着优异表现的原因离不开以下几点,首先BYD重视技术研发,这是一台好车的立身之本,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满足挑剔的海外客户,这是不可或缺的。第二“入乡随俗”BYD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本土化跟定制化,这样就能更好满足当地的客户需求,此外BYD的市场布局和战略合作也很重要。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此外,比亚迪还积极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拓当地市场。在欧洲,比亚迪与多家当地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赢。

    总的来说:产品的技术优势、本地化策略、与日俱增的产品形象。

    昨天与今天

    我第一次接触BYD汽车是在15年前,那也是我亲戚家的第一台车,我对它最深的印象是,全是印着汉字的按键,这在合资车统治国内市场的那些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看起来有点突兀跟廉价,好像只有英文按键才看起来高大上,到后来BYD推出了秦汉王朝系列,随着产品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BYD,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到了现在BYD远销海外,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汉字按键王朝系列,这里面包含了BYD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也有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民族自信。

    从0到100万辆,比亚迪用了13年,从100万到200万辆,比亚迪用了18个月,从300万辆到500万辆,比亚迪用了9个月。而从500万辆到60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3个月。我相信后面还有第700万辆,第800万辆...比亚迪还在续写自己新的篇章,这不单单是比亚迪企业发展史,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见证。

    听过一句话叫做“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希望有一天BYD可以做到有车的地方就有BYD。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