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是非常有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驾驶安全性
- 自动紧急制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可在检测到即将碰撞时自动制动。在城市拥堵路况或行人突然横穿马路时作用显著,能有效避免或减轻碰撞事故26。据欧洲权威调查,安装 AEB 系统后可减少 27% 的事故。
- 车道保持辅助: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能通过摄像头识别车道线,当车辆有偏离车道的趋势时,会提供转向辅助或发出警告。在高速公路上,能防止驾驶员因疲劳或分心导致的车道偏离事故。
- 盲点监测:盲点监测系统(BSM)可以检测到车辆两侧的盲点区域,当有车辆或物体处于盲点时,会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避免在并道时发生碰撞事故。
- 倒车辅助:倒车摄像头和倒车雷达等倒车辅助系统,能让驾驶员在倒车时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避免碰撞障碍物或其他车辆、行人。
减轻驾驶疲劳
- 自适应巡航控制: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可以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自动调节本车速度,保持安全距离。在长途驾驶或堵车时,驾驶员无需频繁控制油门和刹车,能将更多精力放在路况观察上,显著减轻疲劳。
- 自动泊车:自动泊车系统能帮助驾驶员将车辆准确停入车位,无需驾驶员自己费力地操控方向盘、换挡和控制刹车,尤其是在狭窄或拥挤的停车场,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提高交通效率
- 优化车速控制:辅助驾驶系统可以根据路况和交通信号等信息,更合理地控制车速,减少不必要的加减速,使车辆行驶更加顺畅,有助于提高道路整体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 保持安全车距: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可以自动保持安全车距,避免驾驶员因跟车过近或过远而影响交通流的顺畅性,使车辆之间的行驶更加有序。
提升驾驶体验
- 交通标志识别:交通标志识别系统(TSR)可以识别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并将其显示在仪表盘上,帮助驾驶员及时了解路况信息和交通规则,避免因未注意到交通标志而违规。
- 智能灯光辅助:一些辅助驾驶系统还包括智能灯光辅助功能,如自动远光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车辆的情况,自动切换远光灯和近光灯,提高夜间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正确使用辅助驾驶系统,可参考以下要点
提前熟悉功能
- 在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车辆的用户手册,全面了解所配备的辅助驾驶系统具体包含哪些功能、各功能的工作原理、适用场景以及相应的限制条件等。不同品牌、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可能存在差异,只有熟悉这些,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做好系统检查
- 每次启动车辆后,留意辅助驾驶相关的指示灯或提示信息,确认系统是否正常启动、有无故障提示。若出现故障提示,应及时检修,切勿在系统不正常的情况下强行使用。
选择合适场景
- 路况方面:辅助驾驶系统通常更适用于路况相对良好、标线清晰的道路,比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在路况复杂、道路狭窄、交通标识混乱或者施工频繁的路段,要谨慎使用,甚至不要启用,因为这些情况可能超出系统的应对能力,容易引发危险。
- 天气方面:晴天视线好时,系统的各类传感器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遇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传感器的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摄像头可能被雨水遮挡、雷达波受雪花干扰等,这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降低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依赖程度,必要时关闭相应功能。
保持注意力集中
- 虽然辅助驾驶系统能分担一部分驾驶任务,但它绝不是完全的自动驾驶,驾驶员始终是安全责任的主体。在使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路况,手不能长时间离开方向盘(即使部分系统允许短暂脱手,也需随时准备接管),眼睛不能离开前方道路,随时准备应对系统可能出现的无法处理的情况,比如突然闯入道路的行人、动物或者其他异常状况。
合理设置参数
- 根据实际交通状况和个人驾驶习惯,合理设置如跟车距离、巡航速度等参数。跟车距离不宜过近,以防前车紧急制动时来不及反应;巡航速度要遵循道路限速规定,避免超速行驶带来安全隐患。
定期更新系统
- 汽车厂商会不断优化辅助驾驶系统的软件,修复可能存在的漏洞并提升性能。要按照厂商建议定期对车辆的系统软件进行更新,确保辅助驾驶系统能以最佳状态运行。
配合其他安全措施
- 即使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也要正确使用安全带、保持良好的驾驶坐姿等基础安全措施,不可因为有了辅助驾驶而放松对安全的基本要求。
本文仅用于传播正能量,代表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