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在中国,开20万以上的车,你就超越了10亿人?

    听说过“二八法则”吧,也叫巴莱多定律,少部分人却掌握着大部分的资源:比如学校门口周围的小吃摊,无论有多少个摊位,永远是特定的那几个小摊能吸引到绝大部分学生。放在汽车行业也依然如此:能开价格在20万以上车的人,大概率就超过了全国80%的人,而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收入水平决定购车预算

    我们看到,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至今一直是一个上涨的趋势。如果咱们仔细回想一下20年前与现在的生活品质差别,可能会认同这个结论,但如果说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3万元/人,不知道在座各位感想如何,反正小编我是拉后腿了。但即便咱们按照这个来计算,买个20万以上的车,不吃不喝也得攒5年吧。所以,大部分人购车预算有限,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车型。

    买车一时爽,养车泪汪汪

    除了收入,养车成本也是消费者购车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20万以上的车型,尤其是豪华品牌,保养费用往往较高。例如,宝马3系一次常规小保养费用在1000元左右,大保养则可能高达数千元;而10 - 15万元的家用车,小保养费用大多在300 - 500元。保险费用方面,20万以上车型的保费也明显高于低价车型。再加上油耗、停车费等日常开销,养一辆20万以上的车,每年的花费要比低价车多出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这使得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即便有能力购买20万以上的车,也会因养车成本望而却步。所以,虽然最近有消息说不到20万就能买奥迪A4了,钱包不太争气的我,也只能先想想了。

    汽车只是一种工具,实用就行

    从消费心理角度来看,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汽车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是身份和生活品质的象征。但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汽车只要能满足日常出行、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就足够了,比如国内这两年自主品牌的崛起,一方面是靠着新能源技术弯道超车,另一方面就是足够优惠的购车价格,让消费者们更容易买单。

    (吉利银河 L7)

    (比亚迪汉 DM)

    (五菱星光S)

    从上面这三点原因来看,好像对于咱们大多数人来说,最后一个原因更像是一种借口,是一种自我安慰,但是,2025年一开年,以“智驾”为主题拉开的另一种价格战也许会愈演愈烈,再加上国家补贴,我们也有机会买到以前20万也下不来的车,或者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驾乘体验,也就是车企都爱宣传的越级体验吧?总之,好好工作,其它的交给时间。

    (文/淼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