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些车企还在用“吊打友商”“参数碾压”的PPT对观众进行无差别精神攻击时,雷军已经带着小米SU7 Ultra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的“心理魔术秀”。这场发布会不仅卖车,更卖梦、卖身份、卖民族情绪,甚至卖“不买就亏”的焦虑感。相比之下,那些只会拉踩友商的品牌,活像菜市场里举着喇叭喊“我家白菜比隔壁甜”的大妈——声量大,但格局小。
一、价格心理学:从“劝退”到“捡漏”,雷军玩的是“认知折叠术”
友商们还在用“性价比”三个字硬刚市场,雷军却把价格玩成了俄罗斯套娃。先甩出81.49万预售价,让全网痛骂“小米飘了”,再在发布会上“手起刀落”砍到52.99万,瞬间让观众颅内高潮:“雷总良心!”“这不买亏爆!”
这哪是降价?分明是给消费者大脑装了一台“认知折叠机”——通过预设高价锚点,让52万看起来像“打骨折”,甚至附赠9万权益,再搞个“3月31日前锁定”的倒计时,精准激活人类“损失厌恶”。友商还在用“比对手便宜1万”的直球攻击,雷军已经用价格落差重构了价值坐标系: “不是小米贵,是保时捷太黑” 。

二、技术参数社交化:把冰冷数据变成“朋友圈装X神器”
某些品牌喜欢在发布会上堆砌“电机转速”“扭矩曲线”等术语,仿佛在说:“看不懂?那是你不配。”雷军却深谙“参数社交货币化”的奥义: 1.98秒破百、350km/h极速、纽北圈速碾压保时捷。

这些数据不需要专业知识,小学生都能拿去吹牛。更绝的是,拉上保时捷官方微博互动,让对手亲自盖章“中国制造牛逼”58,既蹭了超跑品牌的光环,又暗搓搓暗示“小米和保时捷是一个咖位”。
友商的拉踩是“我比你强”,小米的对比是“我和保时捷谈笑风生”——前者是擂台赛,后者是阶层跃迁。

三、身份制造机:从“车主人设”到“民族情绪批发商”
当BBA销售还在用“尊贵体验”PUA客户时,雷军已经给SU7 Ultra车主发了三张隐形身份证:
- “技术信徒” :纽北赛道成绩、三电机1548马力,让车主感觉手握“赛博权杖”;
- “圈层贵族” :限量发售、雷军亲自宴请车主、成立Ultra Club俱乐部,把买车变成“进入科技领袖饭局”的入场券;
- “爱国先锋” :一句“性能对标保时捷,价格只有26%”,把购车行为升级为“支持国货崛起”的情感投射。
友商还在强调“配置比竞品多两个气囊”,小米已经让车主觉得“开这车等于给中国汽车工业投赞成票”——这哪是买车?分明是购买民族自豪感期货。

四、反向碰瓷:让对手成为自己的“捧哏”
低级营销踩友商,高级营销让友商给自己抬轿。雷军一边喊话“保时捷依然是世界最好”,一边晒出保时捷官方祝贺小米刷新圈速的截图
,表面谦虚,实则杀人诛心:“看!保时捷都认怂了!”这种“以退为进”的碰瓷,比某些品牌“友商抄袭我们”的哭诉高级了十个Level。更讽刺的是,当BBA销售还在朋友圈刷“百年品牌底蕴”时,小米车主已经在调侃:“宝马5系(图片|配置|询价)的252马力,放在SU7 Ultra面前像手摇拖拉机”。
营销的尽头是“造梦”,而雷军是顶级梦境架构师
小米SU7 Ultra的爆火证明: 高级的营销从不贩卖参数,而是贩卖幻觉——让消费者以为自己在“捡漏”、在“支持国货”、在“跻身精英圈层”。当友商还在用Excel表格和友商比长短时,雷军已经用价格魔术、技术信仰、身份标签织成了一张欲望之网。
毕竟,人类需要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更高级的自己”。而那些只会拉踩的品牌,恐怕还没搞懂: 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友商,而是消费者内心那点蠢蠢欲动的虚荣与焦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