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有些车企相比造车更懂卖车?我说一件事您就明白了。
英伟达都不陌生对吧?它的思路就很值得车企学习。
比如说显卡领域,就算美国没有限制80系、90系显卡出口到中国,国内卖的最好的依然是60系列。不是说中国人穷,而是这种「甜点」卡的定位就很适合普通老百姓,这一点全世界消费者都一样。
那在汽车领域,这种「甜点」车型往往也会有个锚点,国外咱不好说,国内零跑肯定算一个。

为什么?您看它新上的B10这款车啊,按理说一款紧凑级的纯电SUV应该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它偏偏在这个级别用上激光雷达了,这就有点不讲理了(拍摄车型没有选装激光雷达,用户可自行加装)。

您别忘了,这车现在的预售价只有10.98万~13.98万,搁合资品牌里能有自适应巡航就不错了。
激光雷达的好处您肯定知道,我再讲几个冷知识。

视觉方案的硬件就是摄像头和中央处理器,它相当于人的眼睛和大脑。但问题是,现在摄像头的像素顶天了几千万,而人眼就有将近6亿像素,100000:1的对比度,以及0.2秒的合焦速度。
说白了,智能驾驶想彻底替代人类,只靠一个聪明的大脑一定是不够的。早些年激光雷达不受待见的根本原因,是它的单件成本得需要1.2万美元。

现在连预售价12.98万的零跑B10(图片|配置|询价)都用上了,证明成本已经不是问题了。
这次零跑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细节,就是它用了高通骁龙的智驾芯片,型号是8650。目前它已经能支持26种以上的智驾功能了,比如说高速领航、记忆泊车等等,也算是迈过了端到端这个门槛儿。

当然这些也不是「甜点」车型的核心竞争力,零跑的销量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明白用户思维的重要性。
新势力造车聪明在哪?就是他们能想到一些连消费者都注意不到的事。比如说,副驾驶前面这块是不是只能放个屏幕和手套箱?其实真不是。

像零跑B10(看资讯),它在车内新增了6个拓展孔,可以按照需求自己加配件,我觉得最实用的就是副驾驶的小桌板。像我们家亲戚买的带副驾娱乐屏的车,一年到头用不了几次,还不如放个小桌板方便。

而且这种DIY的思路也是零跑B10(用车口碑)很聪明的地方,像它的扶手箱用的就是开放式的岛台设计,两个 杯架都可以收起来,扶手下面有12V的电源接口和两个USB接口,上面还有手机无线充电,配置还是比较丰富的。

像零跑B10这种级别的产品,其实在很多方面它不需要有太多花样,只要好用就行。

就拿这个内饰举例,这块14.6英寸的中控屏硬件肯定是过关的,有2.5K的分辨率,用了高通骁龙8295的SOC,再加上它口碑不错的定制系统,用起来确实没什么槽点。



而且零跑B10有些细节还是挺关键的,比如说这个方向盘的波轮手感很好,清脆有段落感;氛围灯藏在了空调的内圈里,样式比较别致;头枕的设计很蓬松,对于颈部有比较好的承托。
这些细节,在它这个价位段确实很少见。

而且有个事大家可能没注意,零跑B10最开始亮相其实不在中国,而是去年的巴黎车展。那作为一款全球车型,欧美人的身材都属于人高马大的类型,它的乘坐空间就很关键了。


好消息是,它的表现确实还行,体验小哥身高1米78,体重200斤,哪怕是这种身材,在后排依旧能获得两拳以上的腿部空间和四指以上的头部空间。关键是,它的坐垫也能承托住大腿,而且柔软度适中,延续了零跑比较舒适的产品特点。

您别忘了,这一款紧凑级的纯电SUV,它没有通过放大尺寸来获得空间,而是尽可能利用了四轮四角的布局。这样的好处是它的「得房率」相对比较高,没有那么大的公摊。

而且在一些窄路里面开,这种尺寸也能给人更多的安全感。
或者说,体现安全感必须得方方面面的,要这么想的话动力也是其中之一。
其实吧,这两年电车的发展已经让马力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尤其是有些1500马力的车上市之后。但客观讲,一款主打舒适的家用车,如果我愿意为哪些配置妥协的话,动力肯定是第一个。
为什么?咱日常在马路上开车,谁会天天把加速踏板踩到底啊?只要开着舒服,坐着平顺,它其实就成功一半了。

至于有人说动力这东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我倒也同意这句话,但别忘了,咱聊的是「甜点」车,不是性能车对不?

而且零跑的三电系统也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比如说它作为一款纯电SUV,前后轴荷比居然也是50:50,转弯半径更是只有5.25m,城里开就很灵活。目前它有两种续航版本,CLTC续航分别是510km和600km,表现中规中矩。


但充电速度确实挺快,从30%充到80%只需要19分钟,基本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了。
我不知道您发现没有,现在各行各业,奢侈品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老年人开始穿足力健了,年轻人天天喝蜜雪冰城了,咱可以说这是消费降级,但我觉得还是老百姓真正搞明白自己的需求了。
那抱着这种心态再看零跑B10这种车,您说这个品牌它卖的好,还是什么奇怪的事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