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保时捷平替的AB面:小米SU7封神,众泰T600为何沦为笑柄?

    进取精灵670头像进取精灵670头像
    进取精灵67003-29

    一场“抄作业”引发的两极分化

    2024年,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上市仅24小时,订单就突破了9万;并且全网都在高呼“保时米真香”。

    不过9年前众泰T600却因“复刻”奥迪Q5而被骂上热搜,最后竟然以破产清算收场。同样是对豪车的模仿,为何一个被捧得高高在上,一个却被狠狠地踩入泥潭呢?

    这场关乎“抄作业”的生死局,隐藏着中国汽车产业进化那残酷的真相。

    1、品牌战略:小米的“像素级致敬”为何不算抄袭?

    小米SU7发布会现场,设计师李田原反复强调“形态追随功能”:

    车身的雨滴曲面是为了0.195超低风阻,轮包设计是运动基因的共性选择,反观众泰,前脸抄途锐、侧身抄Q5,连车标都能“魔改”成保时捷;

    前者借助技术逻辑来为设计赋予正当性;后者呢却毫无遮掩地“消极对待”——当模仿成为仅有的突出之处时,品牌便丧失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基础。

    2、产品内核:用户买的不是“像”而是“值”

    小米SU7交付中心里,年轻用户,摸着无边框车门,感叹道:“30万竟能享受到百万级的操控,这一波着实不亏!”而且在二手平台上,众泰T600被贴上了“穷改神车”的标签车主自我调侃:“买不起保时捷,难道就买不起保时泰吗?”

    消费者已然看清:前者呢凭借着自研的电机以及构建起的智能生态,从而堆砌出了所谓的性价比;而后者呢,甚至连双离合所带来的顿挫问题都无法妥善解决——那种缺乏技术护城河的模仿行为,终归是会遭到市场的反制呀。

    3、时代红利:新能源赛道重塑游戏规则

    雷军敢于将自己的产品与保时捷相对标,他的底气是源自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正在日益变得成熟。

    三电系统,智能座舱,800V高压平台——这些核心技术所取得的突破,使得SU7的“致敬”拥有了坚实的支撑。

    而众泰燃油车时代的抄袭,恰逢合资品牌垄断期,缺乏自主研发的“皮尺部”,注定沦为行业笑柄。

    如今中国电动车在全球的份额已经超过了60%;模仿的门槛,早就从那种单单“形似”的阶段跃升到了“神似并且超越”的层面。

    4、用户心智:从“虚荣符号”到“价值认同”

    95后车主王浩在SU7车友群中分享道,开着这车去谈生意的时候,客户夸赞他很有眼光。

    而众泰车主李明则坦诚地表示,在修车的时候竟然被路人嘲讽像山寨货,他心里难受,甚至都想砸了它。

    新一代消费者更为理性:他们既不排斥“平替”而且也要求品牌能够有积极正向的价值输出。小米凭借“工程师文化”吸引了众多粉丝,不过却因为“抄袭原罪”而被牢牢地钉在了耻辱柱之上——品牌的人格,实际上决定着模仿行为的生死线。

    结语、模仿无罪,但中国汽车需要更高明的“抄”

    小米SU7的成功证明: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吸收顶级设计语言并注入创新基因,是中国车企突围的捷径。而众泰的失败警示行业:把抄袭当商业模式,终将被时代抛弃。2025年,当蔚来尊界S800喊出150万售价

    我们更该思考:如何从“模仿者”进化为“定义者”?

    评论区聊聊:你愿意为怎样的“中国式创新”买单?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