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疫情防控全面放开以来,国内经济逐步回暖,生产生活秩序也快速恢复了正常节奏。
尤其是汽车市场,明显展现出了加速回升的劲头。
譬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格外抢眼——全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市场占比更是超过了40%。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业内高人就发出预判:
到2026年,中国汽车市场或许将迎来三大关键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我们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买车选择。

首先,就是三元锂电池可能会逐步淡出市场。
这事放在五年前,几乎没人会相信。
那时候一提到高端新能源车,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三元锂——因为它的能量密度高、续航长,这才叫靠谱。
而磷酸铁锂呢?
往往被贴上“低端”“不够高级”的标签,似乎只适合一些入门车、代步车。
可你看看现在,局势彻底反过来了。
譬如2019年,三元锂电池的装车占比高达65%,而磷酸铁锂只有32%。
到了2024年,三元锂跌到了25.3%,而铁锂已经飙升到了74.6%。
甚至在2024年12月,铁锂一度占到80%以上,几乎把三元锂“挤出主流圈”。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安全性。
说白了,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问题,一旦起火,蔓延非常快,几乎不给人逃生时间。
所以你会发现,不论是储能系统,还是电动公交,几乎都把三元锂电池淘汰掉了。
更关键的是,过去铁锂“被嫌弃”的那点短板,现在也被补上来了。
譬如以前人们嫌它续航不够,但现在像宁德时代推出的新一代铁锂电池,续航已经能做到1000公里以上;

再加上800V快充,补能速度比你吃个饭还快。
考虑到这些因素,所以等到2026年时,三元锂电池大概率会逐步消失在市场上。

其次,传统燃油车或将加速“退出主流舞台”。
这话听起来有点重,但其实早就有迹可循了。
因为回顾2024年,往往会发现,身边买油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是因为他们不爱油车,而是“买油车”这件事,正在变得越来越“鸡肋”。
一方面,是政策压力很大。
说白了,我买个新能源车畅通无阻,也不需要考虑年检的问题。
但油车呢?这里限行,那里也限号,牌照也不好弄——真的很麻烦。
另一方面,油车的性价比也变得很低。
你想啊,同样是花15万,买油车可能就是个中配合资轿车,配置不高、科技感也弱。
可如果换成国产新能源,空间更大、用车成本更低,车机流畅、智驾也跟得上,日常通勤还不用交油钱。
就问一句:谁不心动?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市场做出了最直接的判断——即油车开始疯狂降价了。

像什么奥迪 A4之前动辄30万起,现在都干到20万左右了;
什么奔驰 c ,也降到18.98万起了。
更夸张的是,“加价王”雷克萨斯都开始打折了。
旗下的雷克萨斯ES(图片|配置|询价) 直接优惠了8万元,颇有点破天荒的感觉。
但油车能这么无限制地降吗?肯定很难!
毕竟,成本摆在这里,不可能赔本赚吆喝。
综合这些,随着新能源车的技术进步,性价比提升,油车又没有降价牌可打了。
其结果无外乎只剩一条:加速“退出主流市场”。

最后,增程汽车或将能和纯电/插混抗衡。
听上去可能有点反直觉,因为很多人会说:增程现在不就挺火的吗?
像理想、问界、零跑卖得也不错啊。
但如果你真看过2024年的全年数据,就会发现:
增程车的市场份额其实一直不算高,常年在8%到12%之间,甚至不少时候还不如插混。

说到底,它现在还只是个“潜力股”。
那为什么火不起来?原因很简单:短板太明显。
增程车一方面靠电池,另一方面又要挂个发动机,成本高不说,纯电续航又不长。
简单来说,没有家充的用户,用的极其不爽。
但这种局面,到了2025年底、2026年,很可能就要变了。
因为像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都推出了400km以上的增混电池,续航翻倍不说,快充也提上来了。
譬如小鹏年底计划推出的首款增程车,就会做到12分钟补80%电量,纯电续航430km。
参考这个数据,2026年或许才会是增程车的“辉煌开始”!

总的来看,大家买车或许要小心了:
小心的不仅仅是要谨慎买油车了,更要注意别买“三元锂”,更别买即将“过时的增程车”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