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大众汽车,为什么不愿意做“电动甲壳虫”?

    汽车Hero头像汽车Hero头像
    汽车Hero03-27

    近几天呢,有一档全女阵容王牌真人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六季》很火。

    节目组呢将流量和镜头都对准了流量小花和话题女王,押宝在她们身上,但是没想到的是,李晟却凭借着独自在排练室角落练习的画面,坚韧,利落,眼神如刀,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重新定义了“爆火”的意义。

    这么看来,《乘风破浪的姐姐》并不是第一次押错宝。而我想说的是,有家车企和这档价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大众汽车。

    大众集团2024年总销量9027400辆,相比于2023年降低2.3%,中国市场严重拖后腿,销量下降9.5%,大众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不好过。

    至于原因,在此前的文章里,我们也都已经分析过很多次了,而今天我不想跟大家聊大众汽车新能源电动化方面究竟是怎么走到现在的,我只想跟大家聊聊粉丝的遗憾。

    大众如今在中国市场的重点是其投入巨资开发的MEB平台一系列车型——ID.3、ID.4,以及后来基本MEB平台的奥迪e-tron系列车型。

    但销量总觉得差了一口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现在市场上十多万元卖的不是大众ID.3,而是纯电的甲壳虫。我觉得销量肯定远比ID.3之类要高得多。

    我这个想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历史上几款经典车型,MINI和Smart都已经纯电化。但最适合电动化的大众甲壳虫,却迟迟没出现。

    并且,大众甲壳虫本就是一辆设计很漂亮的代步车。而大众的MEB平台是最适合打造甲壳虫的。

    或许吧,这可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毕竟MEB平台虽然支持灵活开发,但甲壳虫的后置后驱布局与MEB的前驱/后驱兼容性存在技术冲突,改造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结语

    其实呢,大众一直将本质上是将资源集中在更具确定性的市场领域。尽管消费者对甲壳虫的呼声高涨,但商业逻辑和转型压力迫使大众做出取舍。甲壳虫电动化,可能就只是我们这些粉丝的一厢情愿吧。

    次阅读
    4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