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赛力斯销量急降34%,问界M9暴增117%,华为‘钞能力’助力逆袭?

    进取精灵670头像进取精灵670头像
    进取精灵6709天前

    数据撕裂的魔幻现实

    当3月新能源车企纷纷秀出增长成绩单时,赛力斯却交出了一份“冰火两重天”的答卷:总销量同比暴跌34%,但问界M9一季度狂卖2.3万辆增速117.83%。这就好似班级之中偏科的天才那般——数学能够拿到满分,不过语文却不及格。

    问题随之而来:到底是市场将赛力斯给舍弃了呢;还是赛力斯自身主动挑选了那高端的战场呢?

    第一部分:暴跌的真相——不是产品不行,而是战略换挡

    表面看赛力斯3月新能源车销量1.88万辆,同比下滑32%,但掀开数据迷雾,会发现一场精准的“产品断舍离”。主力车型问界M7M5进入生命周期末期,而产能正全力向新款M9倾斜。

    就像iPhone发布之前,旧机型必然会遭遇滞销情况,而且这种“战略性的下跌”,实际上是在为即将推出的爆款产品让出道路。

    更狠的是价格战冲击——比亚迪开年21款新车轰炸,特斯拉Model3变相降价2.8万。赛力斯却选择“逆流而行”,将50万级的M9,售成了具有现象级的产品。

    这一操作,就如同在那火锅店密集的商圈里,开设一家高级日料店——敢于去赌高端市场的空缺。它的行为好像是在热闹喧嚣的场所中,开拓出了一片别样的天地,着实让人诧异。

    第二部分:问界M9的封神之路——华为的“科技外挂”有多强?

    问界M9的爆发绝非偶然。搭载华为ADS3.0智驾系统,支持无图城市NCA和代客泊车,用户智驾里程占比高达44.6%。这就相当于给车装上了“自动驾驶辅助装置”,接下来径直地就将科技属性提升到了极致。

    更绝的是产品迭代策略:3月新款M9新增192线激光雷达,CLTC续航1474公里,还玩出“用户验厂提车”的新花样。

    就像让粉丝参与爱豆专辑的制作这样的“沉浸式交付”,直接将口碑给引爆了。其实有车主调侃说:“之前买BBA,那是为了面子;现今买M9,乃是为了参与感。”

    第三部分:危险的狂欢——单腿狂奔能跑多远?

    尽管M9拿下50万级市场销冠,但隐患已然浮现:M9独占赛力斯55%的销量,而M8订单积压9万辆却产能不足。

    这让人想起,曾经的哈弗H6——一个爆款,撑起整个品牌,但是过度依赖单一车型的风险,如影随形。

    华为的“多界战略”更添变数。智界、享界等兄弟品牌虎视眈眈,赛力斯独享的技术红利,正在逐渐稀释。就好像娱乐圈的顶流,突然之间多了“对家”一样那如何保持“华为嫡长子”的优势便成为了张兴海面临的新考题。

    第四部分:破局关键——从“华为代工厂”到“科技共研体”

    赛力斯的出路藏在年报细节里:2024年研发投入70.5亿同比激增58.9%,与华为共建的超级工厂即将投产。

    这种“华为智驾+赛力斯智造”的深度捆绑行为,正在逐步被打破;在传统意义上的代工模式方面。它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悄然地改变着行业的格局,实际上为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机构预测2025年赛力斯净利润将达140亿,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生态布局——通过入股华为引望科技,赛力斯已卡位智能驾驶底层技术。

    这波操作,可谓轻松愉快,就像小米在早期那样去押注供应链,而且正在逐步构建起那“技术护城河”。

    结尾:新能源车的终极战场,不在4S店而在手机里

    当问界M9车主用鸿蒙手机远程召唤汽车时,这场战役,早已超出了交通工具的范围,进而演变为生态系统的较量。

    赛力斯的股价暴跌,以及随后的暴涨,恰恰揭示了中国车企的生存之道:要么凭借科技,重新对豪华进行定义;要么遭受到价格战的冲击,被碾为炮灰。

    互动话题:

    如果你有50万预算,会选择支持国产问界M9,还是坚持BBA?评论区聊聊你的“信仰充值”选择!

    数据来源:

    赛力斯集团2025年3月产销快报、东方财富网、中国证券报、搜狐汽车、财联社等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4月3日。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