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星环OS开源造生态,理想汽车在下一盘大棋

    前段时间,理想汽车宣布对自研的整车操作系统星环OS开启开源的模式,这一原本常出现于智能科技产品的名词,如今在汽车行业里也成为了一个热词,原因也不难理解,毕竟现在还有哪款全新推出的车型没有配备智能车机系统呢?

    首先要理解,开源并不代表免费,也更不是放弃其知识产权,开源的价值在于共创,通过开放、共享、协同的模式,通过业界各路开发者创新,逐渐将蛋糕做大,是一种以较低的成本推动技术发展的独特模式。

    因此,星环OS推动开源发展,其目的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所谓人多力量大,一项技术想要做得更好、规模做得更大,通过集更多开发者的智慧,往往可以将技术推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从战略意义来说,这不仅仅是做了一款系统那么简单,而是要打造一套全新的技术生态,除了能让系统更好地适配理想汽车自家的硬件架构,还可以兼容ARM、RISC-V、英飞凌TriCore等主流架构,甚至支持地平线J6M、芯驰E3640等国产芯片,从而避免被“卡脖子”。

    事实上,前几年全球 出现“芯片荒” 的时候,理想汽车就开始有这样的想法,当时汽车行业的芯片交货周期从原本的1个月突然延长至6个月,同时成本也暴涨了5-10倍。而因为芯片的问题,理想汽车也曾经吃过亏,当时理想采用的闭源操作系统AUTOSAR,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但AUTOSAR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欧美厂商生态有极高的依赖度,也就是说基本不能匹配国产的芯片架构,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就成为一颗绊脚石。

    而且,闭源AUTOSAR的还需要支付高昂授权费,技术迭代也比较缓慢,就算发现了BUG,或者有一些满足不了理想汽车产品技术需求的问题,也只能通过AUTOSAR的配合,本来作为“甲方”的理想汽车,却要承受乙方一样的待遇,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除特斯拉之外的欧美车企在智能化领域跟不上时代的缘故。这套宣称为“可靠”但本质存在明显弊病的模式,对技术创新带来很大的阻碍。

    星环OS开源的模式,自然也会有人将它与华为的鸿蒙系统进行比较,华为鸿蒙系统同样也是开源的生态。如果站在理想汽车的角度来看,自己有能力开发出适配自身产品情况的星环OS,必然是更好的方案,要知道鸿蒙智行某程度来说也算是竞争对手。而且,鸿蒙系统是通用化的平台,技术性能谁更好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从技术层面来说,理想汽车对自家开发的星环OS肯定知根知底,也更便于后续的优化升级迭代。

    此外,理想汽车星环OS的设计理念与鸿蒙系统有所不同,鸿蒙系统主攻座舱娱乐系统的功能生态,而智驾功能则交给另一套独立的解决方案,因此很多采用华为技术的车型,有的只提到智能座舱,并没有配备华为的智驾系统,这是供应商特有的思路,根据车企不同的技术需求,提供相应的方案。而星环OS着眼于汽车底层控制,不仅局限于智能座舱的功能,同时对底盘、车身控制、智驾等更多相关的领域,这就意味着技术门槛更高。

    至于理想汽车星环OS开源打造的新生态想要逐渐发展起来,还需要更多技术开发者的参与,最终才会有成果,因此也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吸引更多开发者,鸿蒙系统就有相应的贡献奖励机制。理想汽车星环OS的发展,同样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

    汽车网评:理想汽车推出开源的星环OS系统,有人将其称为汽车界的安卓,但理想汽车初衷不仅只为了打造一套新的生态,更多是想要打破欧美巨头技术垄断,为中国车企争取制定新行业发展规则的契机,实现中国技术的反向输出。理想汽车下的这盘大棋,格局并不小。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