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奔驰放大招!上海车展全球首秀Vision V概念车+纯电CLA

    行走的影子头像行走的影子头像
    行走的影子5天前

    2025年的上海车展,注定是奔驰的主场。当新势力们还在为“冰箱彩电大沙发”内卷时,奔驰直接甩出王炸——全球首秀的Vision V概念车、续航792km的纯电长轴CLA,以及28款重磅车型组成的“全明星阵容”。这一次,三叉星徽不仅带着电动化黑科技登场,更喊出了“重新定义豪华智能”的口号。

    1. 纯电CLA:续航焦虑终结者,还是“豪华版小鹏G6”?

    奔驰这次把宝押在了全新纯电长轴CLA上。这款基于MMA平台打造的新车,直接对标30-50万级国产新能源市场。85kWh电池组、WLTC工况792km续航、800V高压架构支持10分钟补能325km——参数上几乎碾压同级竞品。但光有续航还不够,奔驰深知中国用户对智能化的执念。车内三联屏(10.25+14.6+14英寸)搭载MB.OS系统,支持AI语音助手和手势控制,甚至能通过ChatGPT4o实现多轮对话。

    不过,面对小鹏G6的XNGP智驾和蔚来换电生态,奔驰的L2++级智驾显得中规中矩。一位业内人士调侃:“奔驰的智能像是西装革履的绅士跳舞——优雅有余,灵活不足。”毕竟,新势力的本土化算法早已摸透中国路况,而奔驰的“无图方案”仍需时间验证。

    奔驰的杀手锏或许是“长轴距”。国产版轴距加长后,后排空间直接叫板A6L,这招“以大打小”精准戳中了中国用户的“面子需求”。但若定价高于40万,难免陷入“品牌溢价VS国产性价比”的缠斗。

    2. Vision V概念车:电动MPV的未来是“移动会客厅”?

    如果说纯电CLA是务实派,Vision V概念车则是奔驰对未来出行的大胆预言。基于VAN.EA平台打造的电动MPV,外观保留传统轮廓却暗藏玄机:神经形态计算芯片提升智驾能效,太阳能涂层延长续航,固态电池技术首度曝光。官方甚至暗示,这款车能通过模块化设计变身“移动办公室”或“家庭影院”。

    不过,概念车终究要落地。当前国内MPV市场已被腾势D9、极氪009瓜分,奔驰若想复制GL8的成功,必须解决两个痛点:一是高端商务场景的定制化服务,二是充电效率与续航的真实表现。一位车评人直言:“MPV用户可没耐心等10分钟快充,他们需要的是‘永远满电’的安全感。”

    3. 技术暗战:固态电池+神经形态计算,奔驰的“科技树”点对了吗?

    奔驰此次车展的隐藏主线,是向外界展示其“技术储备”。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比传统电池高20%,且支持双向充电;神经形态计算模拟人脑突触传递,让智驾系统更高效节能;甚至车漆用的太阳能涂层,都能在晴天增加约20km续航。这些黑科技看似遥远,实则剑指2030年碳中和目标。

    但技术优势不等于市场胜势。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已实现规模化降本,蔚来的换电站布局超过2000座,而奔驰的固态电池量产还需时日。有分析师指出:“奔驰需要把实验室技术快速转化为用户体验,否则又会像EQ系列那样叫好不叫座。”

    4. 豪华车的终极命题:既要“逼格”,又要“接地气”

    奔驰深谙中国市场的矛盾需求:用户既要三叉星徽的社交属性,又嫌弃传统豪华品牌“智能化落后”。为此,国产纯电CLA祭出两大本土化杀招:一是深度定制车机生态,接入了微信、支付宝等国民级应用;二是与华为合作研发高精地图,弥补智驾本土化短板。

    但挑战依然存在。新势力擅长用“用户运营”黏住客户,比如蔚来的NIO Life、小鹏的科技日,而奔驰的“MANUFAKTUR匠心高定”更多是物理层面的定制(如皮革颜色)。如何用数字服务留住Z世代,或许是奔驰转型的最大课题。

    结语:

    2025年的奔驰,像一位“觉醒的巨人”。从792km续航到神经形态计算,它试图用技术证明:豪华不仅是皮质座椅和柏林之声,更是对未来的掌控力。但面对中国新势力的“贴身肉搏”,奔驰需要更快的本土化速度和更狠的定价策略。毕竟,当“蔚小理”开始谈品牌溢价时,留给传统豪车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