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pole to win!

在本赛季已经结束的4站F1争夺中,出现了这样有意思的一幕,那就是站在分站赛最高领奖台的车手,都是杆位发车,成功实现pole to win。

如果再算上中国站的冲刺赛,汉密尔顿所拿到的杆位和冲刺赛冠军,在本赛季所进行的4场正赛和1场冲刺赛,全都是pole to win。看来本赛季的F1,想要拿到分站赛冠军就必须要先获得杆位。

在本赛季揭幕战澳大利亚大奖赛,迈凯伦车手诺里斯在排位赛跑出1分15秒096,拿下本赛季的第一个杆位,并在正赛成功笑到最后。同时,这也是F1时隔1030天之后,在车手积分榜榜首位置上迎来了除维斯塔潘之外的另外一个名字。

第二站中国大奖赛,迈凯伦车手皮亚斯特里在上赛道拿到生涯首个杆位的同时,也收获了个人F1生涯第一个“ptw”。

需要特别值得一提,即将成为四旬老汉的七冠王汉密尔顿,驾驶着法拉利SF25赛车,在中国站冲刺赛中拿到杆位并且笑到最后。

到了第三站,日本大奖赛,主场作战的红牛车队,带给所有人惊喜。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维斯塔潘在排位赛上演最后一圈绝杀好戏,以1分26秒983的成绩夺得杆位,诺里0.012秒之差屈居第二,这是荷兰人连续第四年在日本铃鹿赛道收获杆位。得益于排位赛的神勇发挥,正赛杆位起步的维斯塔潘,没有让冠军旁落。

上一站巴林大奖赛,皮亚斯特里以1分29秒841的成绩夺得杆位,领先第二名拉塞尔0.168秒。在正赛57圈的较量中,皮亚斯特里更是领跑了其中54圈,险些创造生涯的第一个全满贯(杆位+冠军+最快圈速+领跑每一圈),与此同时,皮亚斯特里成为F1历史上唯一一位拿下超过1个杆位,且保持100% PTW的车手。

得益于皮亚斯特里在巴林大奖赛的神勇表现,迈凯伦也填补了车队史上最后一块空白。回顾迈凯伦车队参加F1的比赛纪录,他们在其余25条赛道上,都曾拿到过分站赛冠军和杆位,却唯独在巴林大奖赛上颗粒无收。迈凯伦车队在本赛季前,曾先后20次参加F1巴林大奖赛的争夺,但他们从未在巴林大奖赛取得过杆位和分站赛冠军。自从2004年来到F1大家庭,巴林国际赛车场,显然成为迈凯伦车队无法迈过的一座大山。但随着皮亚斯特里成功站上巴林站的最高领奖台,并且用一个令人信服的“ptw”完赛,迈凯伦车队在巴林大奖赛的尴尬彻底被终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