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当MG锚定年轻,这事就有的聊了

    autocarweekly头像autocarweekly头像
    autocarweekly4天前

    当俞经民去到上汽乘用车的时候,其实我就知道有些有趣的变化即将发生。

    这倒不是因为新领导总有新风格,而因为至少从目前来看,传统、国有车企领导下场当网红的风潮中,俞经民是少有的,有声量、不令人讨厌,且真的能把车卖出去的网红领导。

    比如我自己,就在他还在上汽大众时,在他推出的三年回购计划中,买下了人生第一辆电动车。

    当然,这种风格肯定会一以贯之地被带到上汽乘用车中来。比如,我几乎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把一个严肃的品牌媒体沟通会,命名为“追梦赤子心”。之所以这样来定,和俞经民活泼、讨喜、甚至略有点搞笑的网络的人设可能有关系。但关系更大的,显然是接下来他们要把MG带到怎样的定位上去。

    这一轮,MG的全新Slogan名为“Young for you”。你看,Gala的味道很浓了。

    但味道更浓的毫无疑问的是,MG要坚定的和年轻人玩起来的品牌路线了。

    要年轻,这话题就有的聊了

    MG走年轻化的路线,其实是一个很精准的品牌定位。

    一方面,从品牌诞生之初开始,其实MG品牌做的就是小跑车,这算是一个被镌刻在骨子里的品牌基因。另一方面,从这两年的Cyberster电动敞篷小跑车开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MG品牌正在试图回归原先的产品定位与路线。

    在汽车行业集体陷入"年轻化焦虑"的当下,MG的转型路径显得尤为独特。当其他品牌还在用荧光色车漆和夸张尾翼讨好年轻人时,MG选择将整个品牌基因重组——从俞经民团队主导的"大乘用车一体化变革",到零束科技、上汽国际的资源整合,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

    但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时机算是很成熟了。

    一方面,随着小米汽车的快速蹿红,人们开始对于年轻人喜欢怎样的产品有了全新的认知。高配置、好造型,好价格,性能强,甚至可以成为原先可望而不可及的豪华汽车产品的平替,成为了车企可能获得成功的密码。

    另一方面,需要一个如雷军一样的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网红老板or职业经理人来带动品牌的向上推进。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俞经民显然有这方面的潜质。

    相较于小米强调生态互联、领克标榜性能进阶,MG的年轻化更接近一种生命状态的表达:Cyberster敞篷跑车用电动剪刀门书写浪漫,即将亮相的Cyber X则以"年轻人的第一辆方盒子"姿态打破常规。

    这些产品基本上表明了,MG正在实现,市场什么火,我们就研发什么车型,并且依照MG自己的审美与标准打造的目标。

    MG在很短的时间内构筑起了纯电跑车、智能方盒子、跨界轿跑构成的三维坐标,精准覆盖Z世代的多元出行场景。

    这种产品布局的激进程度,从年内将推出的8款新车计划可见一斑。

    当然,搞定位,一定是建立在产品力的基础上的。

    技术开放,让品牌拥抱年轻

    如何打造出一款真正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产品?

    产品类型与定位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在产品力上的持续进阶,才是真正符合时代趋势的产品打造逻辑。

    事实上,上汽乘用车的技术底层逻辑变革早就已经发生了。

    比如,上汽DMH混动系统46.3%的热效率刷新行业纪录,零束全栈自研座舱3.0构建起人-车-环境无界交互,与OPPO联合开发的手车互联系统更预示着智能生态的新可能。

    当媒体问及"MG是否在复刻某友商路线"时,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MG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我们能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比如,就在几乎同一时间举办的"上汽之夜"上亮相的极地版MG4,在某种程度上隐喻着MG的技术野望。

    这款能在-40℃极寒环境运行的电动车,搭载的不仅是固态电池和端到端大模型,更是中国车企首次对全球出行解决方案的系统性输出。

    这种技术底气,源自上汽集团15年新能源研发积累、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硬核背书。

    而当行业陷入"激光雷达数量竞赛"时,MG选择与OPPO共建生态护城河。不同于封闭的车机系统,MG的解决方案保持着惊人的开放性——未来将兼容小米、vivo等主流手机品牌。

    这种"科技开放"思维,则更与年轻世代反对技术垄断的价值取向深度契合。

    双线战略下的全球年轻版图

    就在最近,MG品牌的300万辆海外销量里程碑的即将突破,揭开了MG年轻化战略的另一面。

    在俞经民勾勒的蓝图中,MG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本地化出行方案"的文化共创。这种战略定力使得MG能在欧洲市场保持持续增长的市占率,并在澳新市场实现对日系车的超越。

    当然,在国内市场上,MG通过与荣威品牌的差异化定位,获得了可以轻装上阵聚焦年轻战场。1+N超级渠道体系的构建,5亿经理人创业计划的推进,这些看似传统的渠道变革,实则是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用户触点。

    根据MG的规划,2025年新增150家门店的计划中,社区体验店占比将超过60%。

    当行业还在争论"年轻化是产品策略还是营销手段"时,MG用体系化的变革给出答案:从多元覆盖的能源架构体系,到OPPO生态融合,从Cyberster的浪漫主义到Cyber X的实用哲学,这个百年品牌正在完成从机械制造到情感共鸣的进化。

    毫无疑问,MG的年轻化路线变革或许正暗合这个时代的底层逻辑——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十字路口,唯有那些真正理解年轻本质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持续生长。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今年一季度MG品牌零售25,839辆,同比增长13.1%,市占率预计增长6.64%。3月零售突破10,000辆,同比增长82.6%,市占率预计同比增长72.8%。

    同时,MG年轻化的步伐也正在持续加快,当Cyber X的方盒子轮廓开始出现,并面向全球年轻人进行喊话时,很显然一个属于中国,更属于全球的MG品牌,正式开始崭露头角。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开放包容与永远尝鲜的心态与愿望一旦把握准确,将有极大的机会真正将MG品牌盘活。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真正值得期待的事情。

    次阅读
    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