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02-24发布

    插混车型和增程车型在发布会上,除了提到发动机(增程器)的热效率,现在又多了一个新词——“每升油发电能力”。无论是热效率还是发电能力,核心都是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简单对比一下比亚迪第五代DM的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和奇瑞鲲鹏C-DM插混专用发动机,可以发现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开发思路: 1. 核心区别 比亚迪骁云采用阿特金森循环,而奇瑞鲲鹏则采用米勒循环,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米勒循环通过延迟进气门关闭时间,将部分混合气推回进气歧管,使膨胀比大于压缩比,从而减少泵气损失。 阿特金森循环则通过延长膨胀行程,使压缩比小于膨胀比,延长做功时间,提升效率。 从实现方式来看,阿特金森循环主要依赖曲轴设计,而米勒循环则通过进气门的精确控制来实现。由于米勒循环涉及进气端的控制,它与涡轮增压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 2. 共同点 尽管开发思路不同,但两款发动机在以下技术上殊途同归: 高压直喷:提高燃油雾化效果,提升燃烧效率。 高压缩比:增强燃烧效率,但需要解决爆震问题。 低摩擦设计:减少机械损耗,提升能量利用率。 智能热管理:优化发动机工作温度,减少能量损失。 EGR(废气再循环):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排放并提高效率。 这两种专用发动机的设计目标是一致的:尽可能多地将燃油转化为动能和电能,而这正是影响实际平均油耗的关键。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