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车节点和价格:
大家好,坐标广州,基本上四大一线城市的本地人买车是国内最便宜的了,本人2024年5月底买的24改款二立标,28个落地,因为办了5年贷款,老车置换(4S店补贴一次,政府补贴一次接近1万),还有5A5B,还有加装了360,可以说是抄了底,如果去除额外买的保养套餐和360,置换落地就是25万多。据说现在这些配置又升到31万左右,所以买车建议是该出手就出手,不过也是自己运气吧。
买车对比:
去年6、7月已经考虑换车,所以一直对比,犹豫期好长。横向对比34C,还有CT5,ES200等几个品牌了。3系去年换了内饰后就试驾,动力操纵其实是几款中最好的,但和老婆去试过发现有几个缺点(纯个人感受),在女人视觉,30多万的豪华车车门太薄,感觉没什么豪华质感,后排中间扶手位置放下来太短,前排显示屏在车头看好像后期加装的,显廉价,变成豪华品牌不豪华,而个人感受就刹车太硬,点头频率过高,开和坐都不太舒服,所以放弃了,开这个车还是适合年轻的(我年过40)喜欢驾驶感受的人。然后A4L,价格最低,其实动力和制动是几台中最满意最适合的,可惜内饰过时,准备换代,关键老婆感觉奥迪里面用料廉价,异味开多少年都不散(试驾车和朋友的A6L都是这个通病),所以放弃。当然,追求性价比的车友绝对推荐(据说今年最便宜的20就落地了)。然后CT5,操控和动力跟宝马不相上下,但后排小腿过短,小腿部还隆起,长时间坐不舒服,制动也更硬,点头比3系还严重,所以就开过一次就不考虑,但追求驾驶感受还有性价比的车友可以考虑。至于ES200,其实是我感觉空间最好,坐得最舒服的,而且广州人有雷车情节,可惜以前看过的拆车,据说里面用料一般,基本就是凯美瑞的换壳版,关键是CVT,转数上去了,就是速度不上。当然,广州人嘛,买雷车不会错,而且同级别中,个人感觉空间和舒适型是最好的,就是CVT差点意思,所以有条件就300h,动力不足问题解决了。结果最后综合考虑到豪华和舒适,选了C260L,用于商务的,也选了黑色立标,一年时间,从落地34,降到26、27,也要感谢自己的优柔寡断。
用车情况:
在广州,基本是绿牌车,网约车的天下,其余交通也方便,所以广州市区开得不算多,也怕堵车,即使开也是避开高峰时间才考虑,省内高速倒是开过不少, 6月底才提的车,临牌时也不大想开出来,目前2个月时间,也就2000多公里。
驾驶感受:
1、刹车偏软,我之前开的大众宝来制动非常得心应手,也开过不少车,基本上最软是这台,需要时间适应,现在基本上已经习惯了;
2、主动碰撞比较灵敏,试过在小区出现一次“鬼探头”,但其实我早看到电鸡,也已经刹车了,但刹车软,制动有点软,所以车辆还是给我紧急制动了,把自己吓得不轻。
3、1.5T其实动力很够的,网上和身边人老是抓着这个1.5T不放,说是什么女人开的车,其实换档平顺,加速也非常快,绝对不输同类级别的车,即使平时一直用的舒适模式来驾驶,速度也上得快,就是车是基本上同级别中最重的,所以起步多少有点肉。本人同一时间也试驾过E300L,开起来感觉其实大差不差,所以C级这个其实调教得很好。
4、HOLD这个功能以前的车没有的,现在用有点不习惯,尤其调头时很容易就深踩了,也要适应。
5、怀档开始不适应,现在用多了也习惯了,但还是时不时D档就熄火,还要时间习惯。
豪华感受:
同级别中,由外而里,真正体现出豪华感的,应该非奔驰不可了,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
1、 氛围灯,朋友和家人坐上车,一般夜晚都会开氛围灯开车,搞点仪式感嘛,其他同类车的氛围灯做的还是差点意思,奔驰的最好,这点不可否认。而晚上一个人在高速上穿梭驰骋,开着氛围灯,一天的工作疲劳也消退了。
2、 小细节方面,一个是前排有电动脚托调节,3系好像是手动调节的,其他车似乎没有;而唯一C260L有后排的老板按键调节副驾前后,且后排的中间扶手降下来后,同价位车中最显档次,而S级同款内饰不消多说了。外面加上立标,真正体现出豪华品牌商务接待应该有的样子。
3、 买黑色立标车,只看车头,给人的错觉就是这个车不只是20多万落地,和E级可以以假乱真,甚至有些女士认为是更贵的车,豪华感是拉满了,就是感觉略显“高调”。
4、 奔驰4S店是豪华品牌的店中,服务、餐饮基本是最好的了。



车内空间:
接近4.9米的车,轴距3米,空间应该不错,但无奈大部分的位置让给了车头发动机那部分,所以也只能算B级车中及格线而已,我感觉ES200的车内空间是最好的。但C260L还是非常够用,毕竟前排座椅有脚托,后排座椅也够长,承托脚部分位置舒服,舒适性体现了,牺牲了一点空间是正常。(以前买宝来和朗逸的选择中,宝来后排空间少点,但后排座椅比朗逸要长,后排乘客久坐会舒服点,所以选了宝来)。奔驰C级车宽就和以前的宝来差不多,没有像现在很多同价位电车动不动做成1.9米宽这样舒服,但在一线城市,停车位窄的情况下,也相对好停车。
油耗:
高速和路况好的为主,目前2000公里,平均9.7个油,在市区走走停停通常是10到12个油,高速试过一次破记录6.2个油,其实还是挺省油的了。


说说缺点:
1、 车机反应有点慢,而且功能不多,目前就空调开关调节,氛围灯,导航等功能而已,而且开着歌,车机突然跳出来问我要做什么,发神经,这点比不上新能源车。
2、 配置单一,电动尾门、无匙进入、座椅通风加热、方向盘加热这些都没有,同价位的车很多都配备了,这些很多功能,即使皓夜版都要选装。
3、 买立标基本只有黑色车,其实我想买时空银,因为少见和夜晚开车会安全性高些,但等车等了几个月都没有,立标颜色选择性太少,而黑色车容易脏,洗车频率被动多了(本人太懒)。
4、 奔驰不坑穷人,所以现在是买车便宜,但后期保养维修等同级别车中最贵,而且奔驰一般只建议回4S店保养的好,现在的奔驰C级,4S店卖车是不赚钱的(比国外卖的价还要低,国外在C300也要31万人民币),都是靠后期保养维修来赚钱,所以奔驰C的零整比是国内所有品牌和车型中最高的,买得起,修不起就是它。
5、 因为车偏重,开了一段时间,发觉起步还是有比较肉,做不到弹性,然后偶尔在低速会顿挫明显,感觉好像比后车撞了一下,才上速度,这点舒适性是减分了,3系和A4似乎没有这个缺点。
6、 刹车比较软,即使低速刹车,制动距离也比较长,这点难以改变,现在基本克服和适应了。
7、 由于是后驱车,过弯半径比以前的前驱车会大一些,尤其是路窄的地方调头要做好充分的位置和时间准备。
总结:
因为偶尔要做商务接待,所以买的立标,毕竟立标也才有老奔驰的神韵,这是一个80后的愿景。我在今年价格洼地的时候买了,是十分庆幸的一件事。1.5T也只是虚名,实际和很多2.0T的车开起来一样的感受。总的来说,优点多于缺点,车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