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车友都关注到了腾势Z9GT这款车的重量有些大了。
车重过大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减弱运动操控属性、增加电耗、延长制动距离、轮胎更易磨损、增大空悬故障风险,提高整备成本等,对于纯电车,控制车重是关键指标。
为了确保接下来讲述内容的真实与客观性,就拿同样是三电机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与腾势Z9GT EV来对比。

腾势Z9GT整体尺寸要更大

腾势Z9GT重了692公斤,这个差距不小

两款车的电池度数几乎是一致的
影响车重层面的参数有很多,比如尺寸、电池类型、电机数量、电池度数、车辆配置、结构设计等。
为了探索这两款车重量差在哪了,首先从影响占比最大的电池入手分析。
众所周知,在相同度数的情况下,磷酸铁锂电池会比三元锂电池更重,在忽略电池包封装工艺区别所带来的重量差异的情况下,粗略计算一下这两款电芯的重量差距。
· 腾势Z9GT:100.1度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电芯能量密度约为140wh/kg,那么其电芯总质量大概为100100÷140≈715公斤;
· 特斯拉model s plaid:100度松下18650三元锂电池,电芯密度约为260wh/kg,那么其电芯总质量大概为100000÷260≈385公斤。
所以,同样是100度电的两款车,腾势Z9GT会多出330公斤。
现在我们已经从692公斤的差额中找到了330公斤具体的出处,那么其余的362公斤是源自哪里呢?
剩下的差额依旧较大,但受制于数据缺失,接下来已经无法定量分析了。
只能大体上说一下了,腾势比特斯拉的尺寸更大、配置更多,包括多了四轮转向的驱动部件,这些多多少少都会拉大重量差距,但仍然无法掩盖腾势这款车在轻量化上是有明显遗憾的。
可以说车越重,结构上就越需要加强支撑,导致恶性循环。轻量化是个系统工程,不是说底盘用了多少铝合金就够了,又或是像某些油车,为了低能耗而忽视安全性。三电集成度进一步的提升,架构上的结构优化,设计思路上的调整等等,才能从根本上让这款车在核心参数上变得更加优秀。
不得不承认,特斯拉在删除冗余、结构优化、能耗管理方面还是保持着领先,比如热管理八通阀、三电集成度、高效的电子电气化架构等,这些技术是供应商提供不了的。
当然,不如优秀不代表落后,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比亚迪是自主品牌里重视研发的企业之一,dm插混技术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在纯电领域推出了e平台3.0 evo,电子电气化方面也有了“璇玑架构”,仰望的e⁴技术展示技惊四座,这次用e³平台来为中高端豪华车做技术背书,也表明腾势正在步入正轨,再也不是王朝dm换壳,从企业发展来看byd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需要明确的是,在世界范围,或许还有一些需要追赶的目标。只要不自欺欺人,正视差距,迎头赶上也是早晚的事,这一点我持积极态度。
📉 客观建议
由于电池包对重量影响最大,希望腾势尽快将能量密度更高的二代刀片电池装配上车,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车重过大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 . 从星舰发动机的迭代演变管中窥豹,这种优化思路,我认为也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有兴趣的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猛禽发动机一到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