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银河星舰7 EM-i,有打擂台的实力!

    2024-11-21发布于:银河星舰7 EM-i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这个蓝色还可以


    【前言】

    表姐家里有一台七八年的油车了,因为限行还有上班地点变化的原因,需要在购置一辆车,要求就是绿牌的,安全配置好一些。开始想给她推荐纯电车的,看了银河的E5,价格不错也还挺满意。回去询问了物业,说人防车位不能装充电桩,然后就转看混动了。混动上真的就是比亚迪有一大堆的车型,但是又不想看。然后等着等着吉利星舰7 EM-i就来了。我的任务就是先试驾一下,给她推荐及意见就行。她只看外观和内饰就好了。

    【外观】

    这个就是看个人了,之前表姐对银河E5的外观其实不带感,就是觉得太平淡了,不属于一眼就能看上的车型,但是越看越耐看。这次星舰7外观改了一下,我先说说我的看法吧!第一感觉就是层次感更足了,还有各饰件之间的搭配,使得车前脸更加的立体,车灯处的变化可以说是挺带感的,但是大灯下移了之后,照射范围会有一定影响这点不太喜欢。再有就是前摄像头的位置,要是能在高点儿和车标差不多高就更好了。侧面线条基本没变化的情况下,把车门把手换成了传统式的把手,这点真的是挺讨喜的,点赞点赞!就这一点销量都会高一点儿,哈哈哈!开个玩笑。车尾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车牌的位置,由后保险杠上移到了车尾门上,还有很多线条的运用发生了变化。带来的好处就是开门的拉手和摄像头位置都提高了,这样在雨雪天的时候,泥水很少溅那么高,把开门的开关和摄像头弄脏。车尾的视觉整体性也更好。所以我还是喜欢星舰7 EM-i的车尾造型一些,

    大气的前面

    侧面和银河E5像

    挺漂亮的

    大灯好小有点儿低


    【内饰】

    星舰7 EM-i内饰方面和银河E5还是有不小区别的,星舰7 EM-i用的是左右对称设计,而银河E5用了功能区偏向于驾驶位这边的非对称设计。个人比较喜欢星舰7 EM-i的内饰设计。内饰配色方面采用了两套方案。分别是黑色/映雪白、黑色/秋韵棕。两套内饰都见到实物了,个人推荐黑色/秋韵棕这套。这个棕色并不是深色的棕,没有那种老气横秋的感觉,也算是暖色系的感觉,所以从耐脏等方面考虑,家用也是非常合适的,最主要还好打理一些,后期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打理。车就是为人服务的。黑色/映雪白整体看着也很漂亮,但是避免不了的就是白色部分很容易脏,后期打理费时费力一些。尤其是车门把手上的白色皮质,特容易留下手印,不适合有强迫症的懒人去使用。懒人不常打理后期难清理出来了。强迫症的人如果座椅被染色了,又处理不干净,这车都不想要了。哈哈哈!我个人全占了,所以我直接推荐黑色/秋韵棕这套内饰。当然喜欢哪套还是要自己去看自己定夺。

    这套喜欢

    门把手一体的

    坐垫角度有点儿低

    功能区有实体按键

    异性方向盘


    【车内空间】

    1、乘坐空间:这车的乘坐空间表现不错,和银河E5的空间基本上一致,只是略有不同而已。模特人(本人)身高182CM,体重200斤,落座各个位置都是可以很舒服乘坐的。刚好有人看车,拉我一起试了五人乘坐感,可以说非常的不错。后排三个人没有出现肩压肩的情况(两个200斤一个110斤)。前排驾驶座调好坐姿后,头部有一拳一指左右的头部空间,腿部距仪表台也有一拳左右的距离,座椅的腿部承托感到位没有悬空感,支撑充足长时间驾驶也不会有疲劳感。靠背填充不错,腰部有一定的包裹性,材质有些硬,但整体舒适度还不错。整体是舒适的取向,运动性就略显不足了。前排保持距离不变来到后排。地台与银河E5一样是纯平的,中间人员乘坐也不会有不舒服,或者坐垫硬头顶空间差的感觉。后排头部空间也在一拳一指左右的空间表现。与银河E5一样,全景天窗一直延展到了后排靠背之后。面积大采光好。没有那种压抑的感觉。腿部空间有一拳二指左右的表现,因为有舒适下车功能,所以前排没人座椅向后移了,不是我的座位位置了。实际腿部空间应该还会大一点儿。坐垫与前排乘坐感一致。但有点儿短,承托感略有不足,好在有一定的内陷感。这里和银河E5还是有细微区别的。不好的地方就是靠背不能像银河E5一样可以两档可调,这个居然减掉了。不过实际乘坐这个角度也还是挺舒服的,并没有太大影响,

    前排头部

    前排腿部

    后排头部

    后排腿部

    后排承托差点儿


    2、储物空间:储物空间方面与银河E5也基本一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常规的门板上放杂物放水都是一样的。大小容积都很规整,实用性没得问题。副驾手套箱开口较大,而且内部十分规整阻尼感不错。但是比银河E5多了点细节,那就是一个折叠小挂钩,可以挂两公斤的物品。第一次见这个挂钩可是在领克06上,这个细节不错点赞。中央通道的空间造型与银河E5不一样,但是同样的实用。无线充电板和中央按键区域下方,有个巨大的掏空设计,可以很轻松放下各类随身包包,即使包里有平板电脑或者14寸的小电脑,放置进去也不再话下。同时这里还安排了一个12V拓展电源,一个A口、一个C口,三个取电口。取电拓展十分的方便。中央扶手箱空间规整深度够深,小瓶水可以放置8瓶左右,表现确实可以。当然这里又和银河E5有了区别。有了中央扶手箱的大储物空间后,像银河E5后排的隐藏储物格就没了。私房钱就不太好藏了。哈哈哈!同时座椅下方的储物格因为结构问题也没啦!这里没有银河E5为男同胞想得周到。

    大的掏空处理

    小挂扣很实用

    八瓶水妥妥的


    3、后备箱空间:后备箱内部空间比较规整,开口也足够大,离地高度适中,毕竟车身高度在那里。左侧有个掏空处理,但是实际意义不大,下面做了个工具盒,就没有向下作掏空了,右侧同样也没有作向下掏空处理,所以整个后备箱空间方方正正的,小件物品放置就比较不方便了。后排座椅4/6放倒后,基本可以达到纯平的空间。支持中午躺平午休一下。隔板可以做下沉处理,来扩展后备箱的纵向储物空间。这里有个20公分左右的深度吧!但没有了银河E5那个很深的储物空间,应该是混动结构放置尾排把空间占了。所以后备箱表现不如银河E5灵活。当然好的地方就是座椅靠背也非常厚重,里面钢板还是完整的保留了。被追尾后的防护能力没有打折扣,这个还算是十分良心的。

    大床一张

    下沉20公分

    夹层能放不少物件

    这里是个工具盒


    【试驾感受】

    试驾车型:2025款 120km领航版;

    全系动力总成完全一致,只有电芯的品牌不一样,55km版本是中创新航的电池,而120km版本是蜂巢能源,全系都是磷酸铁锂电池,所以只用考虑哪个续航版本是自己需要的就行了。

    1、动力感受:本以为会和银河E5驾驶质感一致,结果还是有差别的。好在用的驱动方式是前置前驱的布局。不用担心电驱的动力迅猛,雨雪天难以驾驭。一共有四个驾驶模式,智能、纯电、增程、性能。我就只试了智能和性能两个模式,毕竟这两个常用一些,因为时间短,能量回收模式我也就没试了,也没必要纠结回收不回收的。智能模式下,可以说就基本够用了,也是适合日常100%用车场景的,它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发动机是否介入。在这个模式下动力很线性,没有有车那种换挡的顿挫,也没有电车那种很迅猛的暴躁感。从零到一百可以很顺滑的加速,而且油门没有那种迟滞感,总体动力质感介于油车与电车之间,但偏向于电车。二次加速也不会有乏力感,一直到车速来到120公里每小时后,才会有所收敛。性能模式其实也很丝滑,并没有因为是运动两个字,就会有暴躁感。而是此时发动机全程介入,一直保持动力持续输出。也就是全程都会有一种动力随时爆发的感觉,但不会猛的爆发出来,只是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也就仅此而已。整体来说动力是足够的,不用担心会发虚。而且这个模式下,车速过了120公里每小时也没有收敛的意思。

    到我上手了

    模式换了换

    上路啦!


    2、底盘质感:这里的质感要好于银河E5的纯舒适取向,但也就是略好一些,毕竟定位就是舒适家用车型。它的底盘路感回馈会好一些,对小的颠簸会有所保留,且表现在车身会有一定的起伏回馈。驾驶员可以得到少许的驾驶交流感。过大的坑洼和减速带时,车辆能快速的绷住起伏,但是还是会出现很小的跳动感,当然快速通过的话,就会有大的起伏,感觉车身晃动会明显不少。好的地方就是横向的支撑算是不错的,没有出现左右乱摆的情况,驾驶起来还是比较稳重踏实的。可以说舒适与运动取了中间值。而且底盘的品质还是很好的,没有松散和拖沓的质感,随时回馈都是干净利索的。车速起来后整体的稳定性也是很到位的。不会有多余的起伏跳动,让人心里没底。这点很是让人满意。唯一就是急刹时,车身的前倾比较大不是很从容,虽然最终刹车成绩还行,但急刹后车尾的上扬,车头的下沉,会带来刹停后车身大的起伏晃动。

    底盘结构


    3、方向与刹车:方向有三个模式,我都试了一下。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并不是那种方向盘变轻变重的质感变化。可以说三个模式方向盘的轻重都是一样的,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舒适模式时方向质感有种发“粘”的感觉。怎么表述呢?不是方向不清晰,而是在急变道时,方向会有一点儿木讷的感受。算是慢半拍一样吧!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会有那种,摆一点儿方向车身就突然晃过去了的揪心感。运动模式就会有点儿方向神经质了。轻轻动一点儿方向,车身就会跟着做出响应,适合年轻人要运动感。但急变道时就会有那种左右猛的晃动,就出现了上面说的揪心感。最后说标准模式吧!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取向,既有运动模式的指向反应,又有舒适模式的稳定感,可以说日常驾驶100%用这个就好了,没必要模式换来换去。不过还是看个人的驾驶喜好了。刹车脚感也分成了两个模式,舒适模式和运动模式。我是觉得根本没必要这样整,意义何在呢?舒适模式刹车很柔和,根据你制动踏板踩得深浅,来得到相应的制动力。急刹车时也是一脚到底来得到强大的制动力。只是平时开的时候前段用于缓慢减速更加的舒服一些。运动模式的脚感就很紧绷了,日常轻带刹车也会有很强的制动力,制动力释放明显靠前段一些,也容易出现车身的前冲起伏,要进行适应才行,不然很容易带来乘坐人员的眩晕感,最终造成晕车的情况,当然喜欢开快车的人还是就用这个模式吧!

    4、隔音降噪:这个车的隔音降噪水平只能说是还可以,不能算是优秀的。发动机仓内的隔音降噪材料没有用全包。这个车可是混动车型啊!并不是银河E5那种电车,只用在关键部位使用就行。再有就是轮拱内的材料用的是硬塑料板和隔音棉的配置。这点上就注定它的路面噪音会很难有效控制。再加上用的偏硬的固特异车胎(比银河E5车胎好)。综合下来胎噪方面表现就不会太好。车门上到是用了比较常规的双层密封防尘胶条。车后门底部也多加了半圈加厚的橡胶层。对风噪控制会有很大的帮助。实际情况也确实如上面所说,车速在80公里每小时以内时,基本没有噪音进到车内。超过8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就会有窸窸窣窣的胎噪进到耳朵里了。在车速上到10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时候,那胎噪就直接进到车内了,需要开音乐才能中和掉车胎的噪音。这时的风噪还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硬塑料板

    没有全包隔音

    没全包所以效果差点儿

    硬塑料挡板


    【车辆优点】

    我觉得车门的内外把手都是传统的机械把手,这个就很好。最起码看着心里就有踏实的感觉,隐藏门把手真的是接受不了啊!生怕出了问题不靠谱。我遵循的原则就是结构越简单越稳定。电子的在说稳定也没有纯机械的靠谱。这种东西还是实用高效就好了。再一个就是车顶行李架和银河E5一样预留了拓展的接口,为后期加装车顶行李架留下了接口,但是接口没有银河E5的丰富,但是比起一些只能是装饰的要好不少。点赞点赞!在一个就是尾门上的应急逃生开关了。我之前好几个车反复说过了,这是个很重要的配置,紧急的时候真的很重要,外部一个塑料盖扣下来,里面紧急开关就能看见了。吉利这个就一直做得很好,但有的车厂就不行,第一步扣开外壳就把人难住了,很难扣又或者要借助工具。我都急成这样了,还要找工具辅助,逗我玩儿是吧?哈哈哈!从紧急逃生开关用机械的就能看出,简单的机械结构最实用,不然为什么不用隐藏式电动开关呢?这车还有个优点就是保留了部分功能的实体按键。在大趋势下,去实体按键化进程里,还能有实用的实体按键被保留,这个真的要给个大大的赞。车机如果死机了,很多功能用不成车都开不了了,这几个实体按键就可以保证基础的行驶不受影响。

    【最不满意】

    1、打胶工艺:这个问题我只觉得某些车企会很严重,怎么吉利也开始有这方面的工艺下滑了?不应该啊!还出现了补胶的情况发生,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啊!证明了工艺和管理都有所下滑趋势,这种问题在吉利已经全面开花了,从领克、吉利、银河上面都有就能看出来,这是被卷的工艺简配开始了?请吉利不要这么搞啊!

    2、钣金工艺:这个就是很多地方的折边工艺不到位,这点和银河E5的如出一辙。该折平整的边没有折下去。也是直接用胶去处理了,胶打的还不够厚,也还不到位也不平整,显得十分毛糙。银河是比之前工艺好了不少,但是很多地方还是有改进空间的啊!毕竟这些问题在吉利的双子上是没有的,证明是可以做好的。

    3、还有之前说的安全带的高低可调功能。真的不同的驾驶员,坐姿不一样,对安全带高低的需求就不一样,这个也是影响到安全带在紧急情况下是否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一个保证。毕竟正确佩戴安全带才能有效在事故中降低损害啊!实属不应该,但很多车厂已经开始都这样整了,希望这不是因为某厂引起的价格战导致的,如果是的话,那可能只是减配减质的开始。

    气泡处理了

    折边不到位

    折边不到位


    气泡没有处理


    【总结】

    星舰7是一部产品力很强的产品。又是一部指向很明确的产品,也确实是可以让竞品多看一眼的对手。当然银河系列的低价策略不是个长期的方法。之前说过打磨产品,打磨细节才是最后的出路。不能为了打价格战把自己的强势慢慢放任了。下滑是很容易的,在想抓起来就很难了,做好自己就会得到认可。综合上述,星舰7 EM-i虽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整体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是一款值得考虑的产品。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