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钳子夹夹头像钳子夹夹头像

    钳子夹夹

    理想L7车主·车龄1年

    • 精英创作者LV4精英创作者LV4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25款E8性价比更出众 同级乘坐空间略小

    03-07发布于:银河E8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感谢懂车帝和吉利汽车,让我有机会第一时间体验到新款吉利银河E8,而且还是带激光雷达和四驱的顶配版,感谢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25款E8最大改进点是新增了智驾,所以我将智驾部分放在前面了。至于车机部分,这一长条大屏里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我就不着重介绍了,我的想法是只要这大屏不死机,这些功能都是很好用的,就是把车买回去得正经研究一段时间,因为里面的功能实在太多了。

    先来个总结:25款E8诚意还是挺足的,先享价直接15万就能买一台5米级别的电动轿车,这也是当前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的结果,考虑到全系车型在底盘方面的差距不大,所以这篇文章的感受也能代表其他车型(动力除外),综合E8的价格和质感,这台车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个人建议从次低配开始买起,最低配配置确实不高,次低配有限时赠送了很多实用的配置。至于智驾,我个人感觉没必要奔着智驾买顶配,我目前不清楚无激光雷达版本车型的智驾表现如何,但我看有激光雷达和没有的版本在功能上差距不大,所以如果您不是对动力有很高要求,那不如省钱买次低配和次顶配了。

    ——————————分界线————————

    ★【动态部分】⬇️

    需要强调的是,这次我体验的车型是25款E8的顶配四驱版,官方叫“四驱星舰激光雷达智驾版”,也是全系唯一一款四驱车型,所以我对这台车动力方面的感受并不能代表其他后驱车型。

    25款E8开着是比较好上手且舒服的,电门调教得很线性,动力输出与电门开合程度能匹配上;电门踏板踩着力度适中,不会像毛豆3有些沉,也不会像问界M9那样偏飘飘轻。动力方面,如果像我正常缓着油开,其实这款四驱版的动力输出并不会很突兀很狂躁,就是一台安安静静的电车,但比如我在国道上超个车,那这时一脚油下去,动力输出可谓是相当炸裂,整个车被弹了出去,我以我自己的体感来形容就是,比如我开与同级别极氪007后驱车型时地板油,我整个人不会有一点不适,很平常;但我开E8四驱地板油时,在我地板油加完速,松开电门踏板时,我整个人脑子是有些晕的,需要缓一会儿才会好。不知道我这种形容能不能让大家体会到。还是那句话,纯电车这玩意,如果您对配置和动力没啥过高要求,买个后驱的就够了,如果只谈动力,那四驱版是完全过剩的。

    底盘方面我个人感觉在大多数路况下,我都能给25款E8好评,底盘平顺性和振动隔离整体都是没问题的,明显是偏舒适的调教。车身控制方面,大多数路况下车身弹跳控制得足够优秀,走破损路和冲击路面时车身弹跳幅度并不大,不会说把车里的人一下子撞起来;但我感觉在走那种连续的紧贴路面的小减速带时,E8底盘的弹跳后明显多一些,比如前轮已经碾过前两个减速带了,但车身尤其是后部还有产生像往前拱一样的体感,这是底盘不太好的地方。还有一点,在驶过高的隔离带时,前轴明显垂直方向的晃动比后轴多,有点类似于“哆嗦”的感受。在驶过连续起伏路面时,这时前后轴动作是够统一的,后轴对多余的俯仰控制快且充足,不会说车都过坑了,车尾再上下忽悠个几下的情况出现。侧倾抑制得还不错,但在紧急并线时还是能感觉到偏舒适的调教。振动隔离方面,在走那种都是细碎石头和小坑的下道时,E8底盘对于这种细碎和大振动兼备的路段时的振动过滤是不错的,传递到车内座椅上的振动不突兀,不影响乘坐舒适性;对路面接缝、纹理和石子这些小输入的振动隔离得也不错,不能做到完全隔离,但不扰人;底盘在碾过颠簸路段时的共振几乎是没有,我对这种共振是比较敏感的,但是坐在E8车内没感觉出来共振。

    转向方面,我个人感觉助力是比较轻盈且细腻的,我对这个转向力度没啥不适应的,也可能是我自己的油车助力偏沉的原因。转向整体是较为精准的,几乎能做到指哪打哪;回正力矩不突兀,速度适中;响应空行程我感觉没啥存在感,车头指向性很好;力矩空行程比较小,我感觉不影响驾驶,开着很舒服。转向这点挑不出来啥让人印象太深刻的点,挺好开的。

    隔音方面,E8采用无框式车门,风噪抑制得不错,起码我没听见来自窗框某个区域嘶嘶的风声,我还特地看了一下,E8前排用的也是单层玻璃,那这风噪抑制得真挺好。我看了眼E8四驱用的是固特异e锐乘轮胎,是电车专用的、主打强抓地和静音的轮胎,实际上胎噪抑制得还真挺好,走细碎烂路时的胎噪也不吵人。后排隔音没有前排好,风噪胎噪相对明显些。

    对了,E8这顶配续航还算挺准的,快充满电时表显600出头的续航,实际跑了半天后的续航在海南这种暖和的天气也挺准的。


    ——————————分界线————————

    ★【智驾】⬇️

    我体验的是25款E8顶配四驱智驾版,标配了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和10个摄像头。

    在我体验过程中,这套智驾系统表现还不错。

    仪表盘上会显示非常多的元素,比如路边人行道上停着的密密麻麻的共享单车,更新速度很快。

    定好导航后,地图上会显示可以启用智驾的起点和终点,厂家说是到达起点后车辆可以自动开启辅助驾驶,但在我半天的体验中,抵达起点后都需要手动摁下方向盘左侧中间的圆形按钮,然后车辆才会开启辅助驾驶。

    在开启智驾过程中,待车辆到达地图上显示的智驾终点前,车机会发出提醒,告知驾驶员前方多少米车辆将退出辅助驾驶,请驾驶员及时接管。

    这套辅助驾驶一般都是上高速才可以使用,匝道即将走完后退出。

    智驾开启过程中,大曲率匝道走得没问题,始终保持在车道线中间,不会来回画龙。如果说硬要找点问题,在下匝道拐弯时,虽然车过弯时的行动轨迹很线性,但方向盘一顿一顿的,不像咱们人开车把方向盘转弯时那么线性。

    智驾开启后根据限速定在120km/h,如果前边有慢车,导致我车降速到80km/h左右,待前车下匝道,我车前方没有车,或前车距离较远时,我车会直接一脚油往前急加速至定速的120km/h,这个提速过程不会像一脚地板油下去那么猛,但提速确实快,如果能稍微缓一点提速至设置的速度就更好了。

    智驾开启过程中(定速120km/h),前方有慢车时,我车向两侧变道的速度会稍慢些,哪怕是后方没有车辆或车辆高速逼近时,我车也会在前面的慢车后跟一段时间,然后才变道,将速度恢复至120km/h。我个人感觉这个变道的速度如果再快点就更好了。需要说明一下,我车从一个车道并到另一条车道的这个过程是很快的,打转向灯后马上车就开始行动;上面我说的是这台车有自动变道的这个动作偏慢,准确来说是在慢车后跟着到打转向这个过程偏慢。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关于这点我得再多说一嘴,在我们刚从酒店出发时开智驾时超慢车的速度有些慢,回来时超车的速度就快不少,不知道是不是系统在自己学习的原因。

    关于这套智驾系统,以我大半天的体验来看,只谈它的表现,那还可以。但我感觉这套带激光雷达的智驾系统也就算及格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高速NOA,自动上下匝道的功能,在没有激光雷达的理想L7上也可以实现,甚至小鹏P7+纯视觉方案还能实现城市NOA。所以说25款吉利银河E8顶配四驱带智驾版的车型硬件还行,但实际使用上是不是没有发挥出它最大能力呢?还是说后期OTA后的功能会更全面呢?从目前官方配置表来看,顶配到激光雷达的版本和次顶配无激光雷达版本,在功能上只多了HPA记忆泊车,其他智驾功能均一致。

    ★【车机】⬇️

    关于车机,我就不一一展开说了。

    首先是车机整个界面很清新,有好多种界面,按中控岛台上的水晶大旋钮可以切换,我个人喜欢简洁点的,不喜欢整个小人在大屏中间,旁边整一堆花花草草的,看着太闹挺,但UI设计和布局这些都没问题。

    其次,主驾前方的仪表盘区域是很常规的布局,右侧能显示车辆相关信息,每个功能布局很整齐,配合前方的AR-HUD,用着很方便,抬显显示内容很全面,能显示导航,而且在抬显中间还会有动态的鱼骨指示箭头,这点非常直观。

    再次,车机功能方面,常规与车辆有关的页面布局和其他车大差不差,地图也可以放到主驾前的屏幕区域内。我最喜欢车外扬声器,不仅可以在车外放歌,还能选择车辆自带的提示音,比如前方有人时,我们怕摁喇叭吓到人,那就在时速30km/h以下来用车外语音告知对方,还有很多种车外语音,什么拖拉机、引擎轰鸣等。副驾前方屏幕可以控制摄像头拍照,里面居然还能美颜,哈哈。还能打游戏啥的。

    最后,这个车机因为是一条屏幕,可以将整块屏幕都用来呈现画面,这就很震撼了。

    ——————————分界线————————

    ★【外观】⬇️

    25款E8外观方面和老款变化不大。

    新增了智驾,车顶多了激光雷达小帽檐,车辆周围多了些摄像头和雷达。

    新增颜色“空濛蓝”车漆,这个颜色我个人非常喜欢,泛着淡淡的蓝色,一点也不油腻,官方说是有两层清漆喷涂工艺。

    车头部分,E8依然采用和老款一致的分体式大灯,不过它的灯组与其他分体式大灯相比看着并不突兀,主要是上部分的日间行车灯的位置是一般车大灯的位置,而且下方大灯组是与黑色饰板融为一体的,在前脸的存在感不强,这就使整张前脸的视觉重心来到了上面的日行灯区域。前包围最外侧有两条带断点的C型灯,这算是吉利银河家族纯电车型的标志性设计吧。


    不知道是不是四驱版多了前电机的缘故,从车侧看E8前轮和翼子板之间的空隙要比后轮的大,有点翘头的姿态,而后驱版车型就不会这样。E8车侧是溜背造型,一点不突兀,不会有某些车溜背搞得像推背那样的感觉。窗框线、外后视镜罩和车底大边都是高亮黑配色,质感不错。车侧线条在隐藏式门把手往上很简洁,一条从前大灯延伸到尾灯的平直腰线,还有一条从尾灯往前发出、渐渐消失变圆润的线条;门把手下方有一条折线和向后上扬的线条,这样两道线条是车侧看着又不会过分无聊。

    E8车侧三个小亮点,一是采用了类似蚌式的机盖,机盖两侧区域已经延伸到了前翼子板上;二是不知道前杠外侧的C型灯夜间点亮后,会不会在车侧能看见;三是采用无框式车门,拉风炫酷。

    车尾不算是贯穿式尾灯,两条平直的示宽灯在车标处没相连,而是直接向上拐弯了。高位刹车灯设置在了后备箱最高处,而不是大多数轿车的后风挡最上沿。

    其实E8外观我个人感觉最有趣的地方是,这车乍一看轮廓是偏圆润的,但在某些角度仔细看,前脸车尾拐角处是较平直的,也就是说前脸和车尾是略方正的。

    ——————————分界线————————

    ★【内饰概览】⬇️

    内饰部分,25款E8依然采用巨大的带鱼屏,这屏和大多数车的大连屏不一样,它是完全一整条屏幕,且黑边特别窄、主驾副驾和中间三块区域没有断点和接缝,所以比如说一些画面是能在这块大屏上完全显现出来的。但我想出于实用和后期维护成本,这块大屏日常使用的故障率如何未知未知。像这种大屏,如果要是死机黑屏的话,应该是一整块大屏全部黑屏,那这车是不是就没法开了呢?不知道厂家关于这个问题有没有啥方案,不能把这大屏整得贼大贼炫酷想,里面一堆功能,但故障率很高,那就得不偿失咯。

    内饰除了大屏以外,整体设计也不错,中控台最外侧和中间有灵感来自于西湖的三潭印月音响;中控岛台位置有木纹饰板和仿水晶的大旋钮;门板上、车顶和座椅上都覆盖了麂皮,看着摸着质感都很棒;还有诸多缝线和银色镀铬饰条搭配。总的来说这套内饰设计得够和谐,没有哪个材质哪个位置格格不入。双幅方向盘算是银河家族内饰的特征了。

    E8这套内饰辨识度还是很高的,目前市面上在售车型中很少有这种一体式的大连屏,车厢内设计语言和各种元素搭配很和谐,总的来说,这套内饰我很喜欢。

    ——————————分界线————————

    ★【内饰用料/做工】⬇️

    用料方面,考虑到车型售价,整体好评。车内都是相对常规的材质,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材质。中控台和门板最上沿大面积的颗粒较细的软搪塑;中控台大屏下面是薄薄的仿皮下包覆了海绵,摁上去是软的,再往下副驾手套箱平行区域都是硬塑料了;中控岛台两侧,腿经常能碰到的侧面是软的;门板中间有大面积麂皮材质,下方杯架区域都是硬塑料了;后排座椅最外侧与车身相接部分有大块的软包,免得后排坐三个人很挤时,靠近车门的乘客胳膊长时间杵得生疼。不过副驾手套箱里没有植绒,这点有点提高。对了,前排中央扶手箱最后面,就是后排杯架位置也有一层皮子包覆,两侧垂直区域有海绵,是软的。

    做工方面,副驾手套箱阻尼均匀,但开启速度太慢;中控岛台上的木纹饰板开启也有阻尼,速度适中;后排中央扶手放倒过程没有阻尼,直接狠狠砸下来,这点表现一般;扶手上的杯架盖板和前面的一样,质感不错。后排门板上的音响罩微微刮手,但不影响整体质感。

    做工用料方面能给好评,甚至我考虑到目前15万的起售价,这做工用料都有点超出预期了。

    ——————————分界线————————

    ★【空间表现】⬇️

    主驾座椅调至我身高187合适的驾驶坐姿后,我把头靠在头枕上,这时我脑瓜尖距离车顶天幕大概有1拳的空间,当然这是我因为个子高,把主驾座椅调至最低后的头部空间。我感觉这样的头部空间是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空间需求的。

    这时主驾座椅位置保持不变,后排腿部空间约1拳左右(最大1拳)。对我而言E8的后排腿部空间表现有些一般,没有领克Z10和小鹏P7+那么大。后排头部空间充足,我脑瓜子没贴到车顶。

    后备箱空间官方给的容积是465升,我目测空间还可以,大概把登机箱竖着放里后,到后备箱坎儿的距离还能有我一个小臂,进深是没啥问题的,但后备箱里面的配件几乎啥也没有了,这点表现一般。E8全系都有前备箱,后驱版因为没有前电机,前备箱的空间会比四驱版大一些,后驱版前备箱53升,四驱版前备箱30升。


    ——————————分界线————————

    ★【座椅】⬇️

    E8的座椅我先能给个好评,因为我开毛豆3腰疼,开了小半天E8腰不疼,哈哈。

    E8全车座椅我感觉和自家E5、L7等车型第一感受不太一样,这些车的座椅乍一坐上去感觉特别舒服,特别宣乎,有点沙发的体感;而E8的座椅明显填充物会偏硬一些,但不是像板凳那种邦邦硬的体感,简单来说就是支撑会更好点。

    坐垫和靠背的包裹表现都不错,主驾座椅坐垫长度对我来说足够,还可以调节角度,我很容易就能调到一个对我腿部承托很好的坐姿。

    部分车型后排右侧座椅配置很高,标配了加热、通风、按摩和电动调节。后排座椅整体舒适性没问题,坐姿也挺舒服的,但对我这种身高的人来说,这种纯电轿车受底盘电池影响,地台都会偏高些,所以这就使我坐后排时的腿部承托不是很充分。如果我要是坐主驾后面的话,那我的脚哪怕是伸到主驾座椅下方,我大腿根靠近膝盖窝的位置还是会悬空挺大一块;如果坐副驾后面,在副驾没有人、我把副驾座椅向前挪的情况下,我再把后排座椅放得躺一些,那我的腿部承托会相对充分一点。

    座椅功能上,在三亚没能使加热,通风速度很快,噪音不大;按摩力度很大,不是噱头。

    座椅样式上,我开的这台是顶配,只提供一种“星际橙”内饰配色,官方叫橙色,其实座椅和内饰大部分区域都是偏浅的灰色,安全带和缝线有橙色区域。座椅是大面积的翻毛皮材质,看着摸着质感都很棒。

    ——————————分界线————————

    ★【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大家看图片吧~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