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钳子夹夹头像钳子夹夹头像

    钳子夹夹

    理想L7车主·车龄1年

    • 精英创作者LV4精英创作者LV4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整体表现尚可 杭州试驾吉利银河星耀8

    03-31发布于:银河星耀8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非常荣幸这次参加吉利银河星耀8的试驾会,辛苦老师们和教练~受时间影响,这次试驾未能全面拍照片,未来展车到店后我将再拍点照片。

    ——————————分界线————————

    ★【动力】⬇️

    目前已知星耀8搭载的是1.5T发动机+P1+P3电机这套动力总成。

    星耀8有四种驾驶模式,智能、纯电、增程和性能。

    起初由我来开车时,表显纯电续航是44KM,不属于亏电状态,驾驶模式为智能。这时星耀8应该是以纯电行驶为主,此时油门和车辆行驶时的感受就是一台纯电车型,动力随踩随有,开着很轻快。印象里大概从我刚开这台车到亏电后发动机很明显介入,我都是在杭州市区内行驶,顶多高架算是速度快点,所以在这期间我并没有感受到动力与纯电时有太大差别。但我感觉在我用智能模式驾驶过程中,车辆好像会时不时发动机介入,这是我硬听发动机声听出来的。关于这部分我得说明一下,一般我在开这种新能源车时习惯把能量流界面调出来,在保证驾驶安全的情况下,我会特地关注这台车目前是纯电、发动机直驱还是增程等状态,这样非常直观,但我在星耀8上没有找到这个界面,所以我无法确定这车在智能模式下的具体情况,只能凭听觉来知晓。

    我个人感觉星耀8电量充足时的动力感受不是重点,重点是亏电动力。我感觉对于开车方式比较温和的人来说,亏电时的动力表现和有电时差距不是很大,依然是很跟脚的,踩多少有多少。但当超车或地板油时,亏电工况下哪怕是完全把油门踩到底,车提速也会比有电时慢不少,需要油门到底大概两三秒的时间车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推背感。我个人觉得在亏电开这台车时需要掌握好提前量,比如在国道超车时,我建议提前油门到底,等接近前车时动力处于最大的输出区间时,超车是最安全的;比如超车时我们刚把油门踩到底,就进行并线超车动作,我车大概在前车中间位置时才会达到动力输出最大的点,这时候超车就比我们打好提前量危险不少。

    增程模式下,动力和亏电时的智能模式区别不大。

    ——————————分界线————————

    ★【底盘】⬇️

    星耀8底盘给我的整体感受是以舒适为主。

    车身控制方面,运动行程整体会微微大一些,具体表现在走一些起伏路段时,我坐在前排能感受到车尾上下起伏是有些大的,大概在碾过起伏后还要上下忽悠三下车尾才会完全恢复平稳。当快速驶过起伏路段时,后悬架回弹压缩处理得比较好,我没感觉压缩到了极限位置。底盘会有一定的飘浮感,不是那种整台车硬生生砸到路面上的体感。我想这是与车型定位偏商务舒适有关,不影响底盘整体感受。

    车身运动平衡方面,星耀8前轴动作明显比后轴多,比如在过驼峰减速带时,前桥在胎壁与减速带接触时动作不多,应该就一下,但在过完减速带轮胎重新接触路面时,会有两三下多余振动,这是在与后桥对比下发现的,后桥过减速带就duangdang两下完事了。高速并线时前排侧倾不大,但后排相对就比前排要甩一些,也就是说后排横向X轴动作比前排多。

    振动隔离方面,对于路面上大小颠簸处理得都不错,哪怕是走那种突然高于或低于路面的坑包坐在前排都不会觉得生硬;对于驼峰减速带这种颠簸处理得也还好,我觉得传递到座椅上的振动不恼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后排的滤震效果不如前排,甚至我觉得后排比前排颠不少。对了,星耀8在碾过小颠簸时,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对颠簸处理的偏硬,但只要过了刚碰到颠簸那个点之后,整体感受是软的。

    星耀8标配FSD可变阻尼减震器,我特地试了各种模式,目前没发现各个驾驶模式下有啥不同。

    关于星耀8底盘方面的感受,整体表现确实还不错,但我个人感觉需要改进的点是后排舒适性,这是一台明显偏家用的轿车,哪怕不能做到前后排同样舒适,是不是可以把后排舒适性再提升一下呢,具体来说是提升后排滤震效果并减少横向晃动。

    ——————————分界线————————

    ★【智驾】⬇️

    智驾方面是车企今年比较卷的地方,厂家明确虽然星耀8配备有激光雷达,但全系都无法实现城区NOA领航,且后期无法通过OTA升级,只能实现高速领航。

    从实际表现来看,星耀8这套智驾系统我感觉整体还不错。上下高架时够流畅,在面对前车加塞时她不会非常傻的一脚急刹,而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预备刹车,甚至继续前行,当然这时在仪表盘上会显示出前方加塞车辆。在高架上行驶时,面对前方慢车时,星耀8打转向并线的速度非常快,不会以设定时速库库冲到前面,发现有慢车后再缓缓降速,然后再慢慢悠悠地往两侧并线超车,这点我很喜欢,利索。

    不好的点是,昨天我们在试驾过程中,高速最左侧超车道有施工车辆,且已经把锥桶从高速中间护栏缓着拉到了从左往右的第二条车道上。这时开启智驾的星耀8并没有做出向右躲闪或打好提前量向右打灯并线的动作,如果不是人为接管,恐怕会撞开锥桶并追尾施工车辆。在我驾驶开启智驾过程中,有一次车辆在从辅路进主路时突然向右打转向偏移,如果不是人为接管就会撞墙,不知道系统是识别到了什么。

    星耀8的疲劳监测效果比较好,开启智驾时驾驶员不看前方会提示,如果手不握方向盘时间太长,还会自动取消智驾,这时如果驾驶员依然不接管,车辆将会自动降速直到停止,同时打开双闪。

    总得来看,星耀8这套高速智驾表现还可以,能用,流程完善且动作很快,但细节上还是有些突兀,让驾驶员不太放心,希望正式上市后能改进。

    ——————————分界线————————

    ★【转向】⬇️

    星耀8转向整体非常轻快,不论是掉头,还是来回前后挪动停车,低速时特别轻快,估计大多数人都能适应,甚至有些偏轻了。随速增益做的很好,虽然低速轻,但速度起来后明显转向变沉了,整体力度增长算是比较细腻的。

    关于回正力矩这点,我个人感觉厂家还可以再完善,主要表现是:大概在30km/h以下时回正一点也不突兀,是无感的状态,不会影响驾驶员转向;但速度过了大约30km/h之后,这时只要偏离中心区打转向,就会有个很明显的回正力矩,简单说就是方向盘自己就拽回中心区回正了,这点不太舒服,这样就会导致力矩空行程有些大。

    指向性还不错,响应空行程对我来说是比较舒服的,车头不会太贼,轻动方向盘车头就有反应,也不会很迟钝。

    前轴驶过连续颠簸时,振动不会传递到方向盘上,不会影响行驶轨迹,不会打手,这点好评。

    转向只会在性能模式下变沉,更紧实了,其余仨模式之间我没试出来差别。

    ——————————分界线————————

    ★【NVH】

    隔音先说好的:虽然采用无框车门,但风噪抑制得很好,前后排窗框附近都不会出现丝丝风声。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声音不大,哪怕是用增程模式发动机一直运转,跑高速时发动机噪音整体也不大,而且我感觉高速时发动机噪音是明显比理想L7的小,发动机振动是感觉不出来的,油门踏板、车厢地板和中控台都没有振动。

    不好的点是:路噪有些大,尤其是后排,开的这台车用的是固特异的胎,我看型号是Assurance ComfortTred,也是固特异的系列胎,胎噪如果能再小点就更好了。

    动态方面,星耀8在底盘舒适性和动力上表现不错,这两方面是能与售价匹配,甚至高出售价的。但回到隔音、底盘与转向的细节方面,那这台车还是十多万这个价位的感觉。希望后期正式上市后这些小问题能逐步完善吧,车还是很好的。

    ——————————分界线————————

    ★【油耗】⬇️

    从酒店到绍兴会稽山附近都是我在驾驶,高架和快速路居多,其余路段都是微堵的等红灯通行,期间智能、增程和纯电模式都用了。

    出发时表显纯电续航约44KM,等到达目的地后,表显油耗是3.4L/100KM。这样的我个人觉得还可以,在我开的过程中,亏电状态下我还踩了好几脚地板油超车。

    ——————————分界线————————

    ✔『车机』⬇️

    星耀8虽然内饰上换装了两块屏,但整体功能效果与家族其他车型保持一致水准,流畅度和功能都没问题。

    因为用了单独的液晶仪表,所以星耀8仪表盘的显示样式和内容变得与E5几乎一致,左侧显示车速和动力,右侧显示胎压、能耗、音乐等界面,在方向盘右侧可单独调节。

    中控互联屏界面布局与E5一致,布局、功能分区没啥区别,我个人用着很顺手,没有那些繁琐的设计。车机流畅度没问题,起码在我们试驾这一小天过程中没出现卡顿黑屏等情况。

    ——————————分界线————————

    ✔『外观』⬇️

    看外观大家也能知道星耀8其实就是已经上市很长时间的E8的插电混车型,外观大体上与E8保持高度一致,依然是很耐看大气的设计,不过整体看着会更为传统些,没有E8那么浓的新能源味儿。

    前脸是与E8最大的不同之处,灯组样式和位置无变化,但因为机盖设计改变,所以星耀8机盖接缝会更靠前一些,车标随之移到了机盖上。机盖也由E8上的类似于蚌式的样式变成传统的机盖设计,也就是说前机盖两侧并没有很大程度延伸到前翼子板上。

    大灯组周围的装饰变得更为立体,是一个类似于十字交叉的镀铬饰件。星耀8作为吉利银河插电混车型,取消了吉利银河家族纯电车型独有的前包围最外侧的断点C型灯。

    车侧和车尾整体线条和E8几乎完全一致。轮毂采用偏豪华商务的多幅样式,19英寸轮毂算是在视觉和实用间找到了平衡点。

    ——————————分界线————————

    ✔『内饰』⬇️

    内饰与E8有很大差距,最主要的是由E8中控台上一整条连续的带鱼屏,更换为一块15.6英寸的中控互联屏,虽然第一眼看过去没有E8大连屏那么震撼,但整体设计与现在大多数新能源车的内饰布局差不多,都是一块液晶仪表+一块大尺寸中控互联屏。关于内饰屏幕这点,我个人不太喜欢E8上的大连屏,第一眼确实震撼,但里面的功能和布局内容实在太多了,我喜欢简单常规点的,比如星耀8这种设计。

    星耀8内饰毕竟是在E8上更新而来,所以整体布局是没有改变的,这就导致星耀8中控互联屏没有完全布置于中控台正中央,而是往右偏了一点,这点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问题哈哈哈。

    除了屏幕改变之外,中控台最外侧音响区域造型也改变了,星耀8变成了和E5类似的设计,不再是很完整的三潭映月的设计了,这点不影响啥。

    关于星耀8的外观和内饰,总的来说,星耀8外观内饰相较于E8的变动对于想买这台车的人而言不会是决定性因素,动力系统肯定是最重要的,毕竟一个纯电一个插电混,估计很少有人会因为外观内饰而纠结选E8还是星耀8。

    ——————————分界线————————

    ✔『内饰做工/用料』⬇️

    星耀8内饰这部分整体和E8保持一致,我就不再详细说明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帖子里找E8的。

    星耀8用料与E8保持高度一致,总体符合车型定位和价位,大部分经常触碰到的地方都是各种材质的软包。我试驾的这台尊贵版车顶还用了麂皮绒,摸着看着质感都很棒。

    做工方面,中控台上的缝线很细腻,中控台和门板上各种材料拼接处都很细致。全车的储物空间里,只有后排中央扶手没有阻尼,打开后是砸下来的。

    ——————————分界线————————

    ✔『乘坐空间』⬇️

    主驾座椅再调至我身高187合适驾驶坐姿后,后排腿部空间约1拳,头部距离车顶天幕还有1拳。当我头紧贴头枕且后背紧贴靠背时,后排头部空间约两指。总的来说,因为我个子比较高,我感觉这样的空间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哪怕是后排也问题不大。不过受限于轿车,后排中间坐人不会很舒服。

    乘坐空间应该和竞品差不多,但和小鹏P7+比就差的有些多。

    ——————————分界线————————

    ★『座椅』⬇️

    后排右侧座椅和E8一样,能电动往前调节,还配有加热通风和按摩。按摩力度很大,不是鸡肋配置,好评。不过以我个人来看,这座椅电动不电动意义不大,因为我个子高腿长,加上新能源轿车底盘有电池导致地板偏高,坐垫对我大腿支撑一般。不过这点是对我这种187的人来说的,我坐一般轿车的腿部支撑都不太行,星耀8坐垫已经做得足够厚实且上翘角度也不错了。

    全车座椅填充物很饱满,我感觉是在很舒适的下陷与支撑间找到了平衡点,刚坐上去不会感觉像沙发般特别软乎,但支撑是很充足的,不会软趴趴的。

    前排座椅靠背包裹没问题,支撑对我来说会差一点,哪怕是角度调到最上翘,对我大腿中间儿支撑也一般般。

    对了,说到座椅,月初试驾E8时,我把主驾座椅调至最低,也就是我合适的驾驶坐姿时是能看到全部的抬头显示内容的。这次试驾星耀8,我把主驾座椅调至最低时,抬显最上方是有一点点遮挡的。这点我不知道是啥原因。

    ——————————分界线————————

    ✔『总结』⬇️

    我估计星耀8正式上市后的价格会和E8差不多,不能再低了,比亚迪汉非智驾版降完价也15万多起售。

    综合来看,星耀8表现不错,外观好看,内饰虽然没有了震撼的大屏,但两块屏幕足够了,还保留了实体按键。座椅舒适度和配置与竞品相比是亮点,但估计只有顶配标配了后排右侧加热通风和按摩。空间方面和直接竞品比没差啥,但往上和同级别纯电轿车比优势不大。底盘质感我觉得是另外一个亮点,但作为家用轿车,最重要的后排舒适性又和前排差距较大。智驾整体表现还可以,仍有完善空间。

    我想说的是如果看大体表现,星耀8值这个价格(15-20万),甚至在好多方面要更值。如果上市时还保持这个水准,其实也够了,但考虑到当前这么卷的市场,在一些细节上就没那么好了。期待上市后的星耀8能把这些小问题逐步完善,给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新车好车中国车。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