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婆放了我一天假,本着放假就要出去耍的原则,我挑了个往返380公里的小长途骑骑,当天来,当天回,男人么,能出来玩才是最重要的,玩什么都无所谓!不得不说,作为首批无极车主,目前1.6万公里了,我对这个车是真的满意,特别是性价比方面,照顾了我的生存和生活!

一、坐高与坐姿
身高1米72、体重140斤的我,对SR250GT的坐姿设计格外满意。770mm的坐高虽略高于普通踏板车,但前窄后宽的阶梯式座垫让双脚前脚掌稳稳触地,即便途经宁乡黄材水库的碎石路或炭河古城湿滑的青石板街,也能随时用脚掌辅助控车,安全感倍增。


连续骑行两小时后,腰靠的支撑性超出预期。不同于普通平踏车板凳式坐姿,SR250GT的腰托能贴合腰椎曲线。不过身高超1米8的车友需注意:脚踏空间略紧凑,腿部伸展稍受限,龙头打死时左脚趾会轻微蹭到仪表支架,建议试驾时重点体验腿部空间。


二、载物空间
出发前,我将全盔、折叠雨衣、充电宝和备用手套塞入座桶,还有大疆A4摄影设备之类的。座桶空间表现惊艳,全盔平放后仍有余量容纳其他物品,550ML农夫三拳插入左侧手套箱深槽纹丝不动,右侧储物格轻松收纳手机和钥匙。
唯一的小遗憾是座桶盖板在满载时需用力闭合,若需装载露营装备,建议加装尾箱(24款低配需选配支架)。PS:座桶内侧防滑设计让矿泉水瓶全程未移位,细节实用加分。
三、操控感受
不得不吹牛逼无极的这个单缸水冷发动机,在黄材水库蜿蜒的环湖公路上展现出澎湃动力。60km/h匀速巡航时发动机噪音柔和,深拧油门超车时,3500转后扭矩爆发明显,推背感线性输出。6000转以下震动抑制优秀,只有仪表盘指针逼近8000转时,脚踏才会传来轻微麻感。
165kg车重配合低重心设计,在炭河古城旁的连续S弯中,车身侧倾控制优于预期。正新半热熔胎需提前暖胎(建议时速40km以上过弯),要注意的是,车身长度近1.9米,窄巷调头时需多次前后挪移。

四、长途骑行感受
往返380公里,昨天温度有30来度,天气一热座垫前端透气性很一般,连续骑行1小时后裆部闷热,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站起来骑一下,能有效缓解。膝盖处灌风明显。
减震系统调校偏舒硬,黄材水库碎石路颠簸感明显,但高速通过减速带时后避震弹跳略多,据说25款的吊架改善了摆尾,但是震动抑制变大,有得必有失吧

五、油耗表现
本次行程包含120km国道、230km省道及30km景区非铺装路面,负重5kg(双肩包+摄影器材),95号汽油实耗13.2L,百公里油耗3.47L。山区爬坡(如炭河古城后山路段)瞬时油耗升至3.8L,平路巡航可控制在3.1L以内。

加油口设计合理,但颠簸路段油箱盖易渗漏油气,建议日常加注95号汽油:不仅发动机声音更细腻,高转时震动也明显小于92号燃油。
六、实用改装建议:提升长途质感
1. 风挡升级:原厂风挡高度有限,加装10cm加高款后,胸口风压减少,密印寺山顶强风下体感更舒适
2. 轮胎优化:正新胎湿地表现尚可,但炭河古城雨后青石板路抓地力稍弱
3. 电子设备:USB接口功率比较小,导航时手机掉电快。好像新款加强了
前挡泥板螺丝易异响,得加螺丝垫圈,PLAY版加装货架需选配加强支架,避免载重后变形。
七、使用评价
SR250GT最打动我的是全场景适配能力,在炭河古城石板街灵活穿行如鱼得水,双载爬坡密印寺后山毫无压力,通勤时装上菜篮又秒变买菜神器。动力储备充足,60km/h定速巡航时转速仅4900转,高速超车游刃有余。
这台车它不是越野利器,但380公里摩旅中,从黄材水库的山水画卷到密印寺的千年梵音,真正的旅行,不需要复杂配置,只需一台懂你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