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宝骏的巅峰时刻,也是家喻户晓。
譬如在2017年,销量直追100万,比奇瑞还牛。
然而时过境迁,到达巅峰后的宝骏,却开始急转直下。
到了2023年,销量仅为5.16万,放在others里,都不起眼。
从红极一时,到跌落神坛,只用短短几年,宝骏的衰败可谓又快又猛。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从业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强调,宝骏走了3步错棋,以为是妙手,其实是苦手,已经无力回天。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就是,定位错了,跑再快也白搭
提及这点,宝骏也是接连走错了2次。
第1次是,2017那会儿,就不该冲击高端。
虽然彼时,国产车“冲高”很流行,但吉利长城都玩不转,宝骏就更痴心妄想了。
譬如,吉利长城都是开创了子品牌——领克与魏牌,一个有沃尔沃技术,一个有自研发动机。
即便如此,领克与魏牌现在都没站稳脚跟。
至于宝骏的做法就很幼稚了,换个车标与车名,原地就涨2-3万,能成才怪。
所以,涨价后的新宝骏,开始直线下滑。

第2次是,在2018年,转型新能源太飘了
虽然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早早搞新能源转型,可以吃尽红利。
如果只是搞电车,宝骏没准就成了。
但不幸的是,宝骏搞电车的思路,是与高端路线并行的。
于是就很滑稽了,“高端+电车”的标签叠加,跟宝骏根本不搭边。
譬如,悦也、云朵这些不到4米的车,都要价10万了。
有这个预算,我搞个4.6米的轩逸,亦或者4.8米的秦L,岂不更香?
所以,明明是“宝驴”,非要把自己当“宝马”,消费者肯定不买账。

其次就是,宝骏的基本盘,被比亚迪掏空了
虽然有人表示,宝骏只要回归730等神车,就能力挽狂澜。
但很不幸,这根本不可能。
因为,宝骏的基本盘,早就被比亚迪、吉利掏空,甚至被合资车蚕食。
毕竟,宝骏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五菱的路线,主打一个便宜。
但比亚迪挑起价格战后,秦PLUS咔擦落到7万,长安、吉利云集响应。
不仅如此,合资车也在硬跟,像轩逸落到6万,凯美瑞落到13万。
相比之下,宝骏的车型,瞬间就不香了。

不仅是名气比不过,宝骏的品质,一直也跟不上。
不仅生锈、异响等小毛病不断,还有变速箱这样的大故障也没幸免,都被315曝光了。
就这个口碑,别说冲高端了,就是玩低端,也玩不过比亚迪。
更难受的是,转型后的云朵、悦也,也跟比亚迪的海鸥、海豚撞上。
因为这样的缘故,宝骏的油车与电车,都被比亚迪堵的死死的。
即便这样,宝骏还不死心,新车云海进一步上探到12万,简直是作死。
所以,除非击败比亚迪,宝骏真的寸步难行。

最后就是,宝骏摸着五菱过河,做不了增程
虽然在油车时代,宝骏摸着五菱过河,的确吃到甜头。
但来到电车时代,五菱自己都没整明白,宝骏跟着走,很难不吃瘪。
说白了就是,五菱现在就玩电车与插混,宝骏只能跟着走。
前2年看,还挺有前途,但现在,只剩搞笑而已。
抛开云朵、悦也不提,单看新出的SUV云海,就很典型了。
譬如,长度4.5米,纯电版12.38万,被银河E5暴打;插混版10.98万,被宋PRO痛击。
往后看,宝骏套壳五菱星光的轿车,要打秦L,基本没戏。

说白了就是,宝骏这样没技术、没口碑的弱鸡,就不该碰纯电与插混。
唯一能翻身的机会,反而是做增程。
现成的作业,都有很多了。
譬如,零跑、哪吒、深蓝沾上增程后,不是闷声发财,就是原地起飞。
不仅车呼呼买,价格也捎带手提上来了。
像宝骏730,也就6万多起步,而加入一套电机与电池,变成深蓝S07、零跑C11,就能干到15万。
所以,有深蓝、零跑的正确答案不抄,非要帮五菱去试错,真的很愚蠢。

总而言之,随着车市竞争加剧,留给宝骏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毕竟,现在电车、插混都很卷,宝骏根本没有优势,就是五菱也都每况愈下了。
一没技术,二没品牌力,拿啥跟比亚迪、吉利硬碰硬。
唯一破局的机会就是增程了,但短期来看,宝骏切换增程的可能不大。
照此趋势,宝骏的前景,已然岌岌可危,很难改变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