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市场“核弹”来袭:吉利银河星耀8 EM如何颠覆传统?#懂车帝##吉利汽车##吉利银河##吉利银河星耀##吉利银河星耀8EM#
当比亚迪汉DM以“油电同价”横扫中高端市场时,吉利银河星耀8 EM带着Flyme Auto系统、23扬声器无界音响、全系高阶智驾三大杀手锏杀入战场。这款轴距2928mm的中大型混动轿车,不仅将舒适与智能推向新高度,更以1.5T雷神电混系统向用户抛出灵魂拷问:混动车的天花板,究竟该由谁定义?
座舱革命:从“移动沙发”到“智能第三空间”
传统车企对豪华的理解止步于真皮座椅和木纹饰板,而星耀8 EM用三组数据重新定义座舱价值:
1. 45英寸悬浮三联屏:由12.3英寸液晶仪表、15.4英寸中控屏、17.3英寸副驾屏组成,分辨率达6K级,支持三指飞屏交互。对比比亚迪汉DM的12.3+15.6英寸双屏,星耀8 EM的屏幕总面积多出38%。
2. 23扬声器Flyme Sound音响:采用7.1.4声道布局,峰值功率2160W,声场定位精度达到0.5度,比汉DM的丹拿音响(12扬声器)多出83%的声源点。
3. 副驾VIP座椅:536mm超长坐垫(比奔驰S级长6mm)、8点气袋按摩、石墨烯加热技术,配合131度“女王躺”模式,实测30分钟乘坐疲劳度降低47%。
更颠覆的是Flyme Auto车机系统:手机应用可无缝流转至车机,甚至能调用车辆摄像头拍摄Vlog。这套系统对8155芯片的优化能力远超预期,应用冷启动速度比鸿蒙OS快0.3秒,语音唤醒率在95dB噪音环境下仍达98%。

智驾越级:激光雷达下放至20万级?
星耀8 EM全系标配“千里浩瀚”高阶智驾,硬件配置直接对标30万级新势力:
· 顶配激光雷达版搭载禾赛AT128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00米,点云密度是华为ADS 2.0的1.5倍。
· BEV+Transformer算法实现无高精地图高速NOA,实测上海中环变道成功率达97%,比汉DM的DiPilot(89%)更接近人类驾驶员水平。
· 代客泊车可记忆10条地下车库路线,垂直车位泊入速度比小鹏XNGP快2秒,且支持手机遥控“车外泊入”。
这套系统的真正野心在于硬件预埋:即便用户选择低配版,后期也可付费解锁城市NOA功能。这种“软件定义汽车”的模式,正在打破“高配才有智驾”的行业潜规则。
混动黑科技:1.5T雷神EM-P如何碾压增程?
星耀8 EM搭载的雷神EM-P超级电混系统,用三组技术创新直击增程式混动的软肋:
1. 3挡DHT Pro变速器:相比比亚迪DM-i的单挡变速,可在20-120km/h速域保持发动机高效运转,亏电油耗低至4.3L/100km,比理想L7(增程版)低1.2L。
2. 热效率44%的1.5T发动机:采用高压冷却EGR、智能可变润滑技术,高热效区间覆盖90%工况,高速再加速能力比汉DM 1.5T强15%。

3. 27.69kWh电池组:纯电续航161km(工况待公布),支持6.6kW外放电,露营时可同时驱动电磁炉、投影仪、车载冰箱达8小时。
对比同级竞品,零跑C01增程版(CLTC 316km)看似续航更长,但其1.5L增程器在高速场景噪音达68分贝,而星耀8 EM的1.5T发动机通过双层隔音棉+液压悬置,将噪音压制在61分贝以内。
空间魔法:如何在中大型轿车里“偷”出行政级体验?
星耀8 EM的5018mm车长和2928mm轴距,在数据上仅比汉DM大一圈,但实际空间利用率堪称“空间魔术师”:
·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电池包厚度减少15mm,后排坐垫到车顶距离达980mm,比汉DM多出32mm。
· 前排座椅联动:主驾调整坐姿时,副驾座椅自动后移50mm避免挤压,这项功能连宝马7系都未配备。
· 隐藏式储物空间:中控台下设4.5L多功能储物格,内置香氛系统、紫外线杀菌灯,可存放女士高跟鞋或折叠伞。

实测中,身高180cm的乘客在后排可翘起二郎腿,膝部空间余量达158mm,比汉DM多出2指距离。更绝的是后排靠背支持10度电动调节,这是连奥迪A6L(图片|配置|询价)都需要选装的功能。
定价博弈:16万+的星耀8 EM会杀死谁?
参考银河E8(16.58万起)的定价体系,星耀8 EM的最终售价可能在16.98-22.88万元区间。这个价格将引发三重冲击波:
1. 绞杀合资燃油车:对比凯美瑞2.5L混动(23.98万起),星耀8 EM的购置税减免+油电差价,5年省出8万元。
2. 压制新势力增程:理想L6(25.98万起)虽空间更大,但智驾需另付3万元;零跑C01增程版(13.68万起)则输在品牌溢价。
3. 倒逼比亚迪升级:汉DM荣耀版虽降价至16.58万,但车机芯片仍是骁龙690,智驾硬件停留在L2级。
行业人士预测,星耀8 EM上市后将分流汉DM至少30%的订单,并吸引30%原计划购买迈腾、帕萨特的用户转投混动阵营。
结语:中国混动的“技术爆炸”时代来临
从Flyme Auto系统到雷神EM-P混动,从23扬声器音响到激光雷达普惠,星耀8 EM的登场,折射出中国品牌的技术突围已进入“深水区”。当合资品牌还在用“换壳油改电”应付市场时,吉利正用底层创新重新制定游戏规则。这款车的真正意义,或许不在于参数表的碾压,而在于它证明: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车企不仅能追赶,更能超越。星耀8 EM的上市,或许正是混动市场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的分水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