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健康,日常使用记住这三点

    汽车系超老师头像汽车系超老师头像
    汽车系超老师7天前

    电池,如同汽车的“心脏”,更是我们购买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成本。有研究表明,“电池不会死于充电,而是死于过度放电”,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从而有效延长其寿命呢?

    避免过度放电是关键​

    过度放电就如同让一个人长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对电池的损害是巨大的。当电池电量过低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变得不稳定,电极材料可能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以锂离子电池为例,过度放电可能导致电池内部锂金属析出,形成锂枝晶。这些锂枝晶会刺穿电池内部的隔膜,造成电池短路,严重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因此,日常使用中,应尽量避免电池电量低于20%,一旦电量接近这一警戒线,就应及时寻找充电桩进行充电。​

    合理充电方式不可或缺​

    合理的充电方式就像给电池做一场舒适的“SPA”。首先,要控制充电频率。频繁充电会使电池长期处于高电压状态,加速电池老化;而过度不充电,让电池长期处于低电量,又会加剧过度放电的风险。一般来说,当电量降至30%-40%左右进行充电较为合适。其次,选择合适的充电设备。虽然快充能在短时间内为车辆补充电能,但长期使用快充会使电池温度升高,对电池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使用慢充,让电池能够平稳、缓慢地吸收电能,减少内部损耗。​

    注意使用环境对电池寿命影响重大​

    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对其寿命有着显著影响。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会加速电池的自放电过程,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比如在炎热的夏季,车辆长时间暴晒后,电池温度可能会过高,此时若立即充电,对电池的损害极大。所以,夏季应尽量将车辆停放在阴凉处,避免电池过热。而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活性会降低,内阻增大,导致电池可用容量减少,充放电效率也会大幅下降。冬季使用新能源汽车时,可以提前预热电池,让电池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

    当然,很多车企在电池BMS管理上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万变不离其宗,不是在低温环境下提前预热电池,就是在充电过程中控制电池的热量,不至于让电池“发烧”等手段。并没有从电池本身研发出什么新的材料性的突破。所以,这里还是提醒一下广大车主,虽然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超级快充的落地,并且都开始了“兆瓦”快充的宣传,但是咱们以前买的新能源车的电池能不能承受的住,还是两说。所以,电池充电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咱们自己多操点儿心儿吧!

    (文/淼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次阅读
    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