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现在我们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当初“三色雨棚事件”发生时,奔驰那么有恃无恐了。
因为它太清楚了:不管发生什么,中国人终究还是会买奔驰。
尤其是一降价,销量立马飙升。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根据今年3月的销量数据,奔驰以52805辆的成绩,轻松碾压理想、宝马、奥迪等对手,强势登顶。

这也是继“眯眯眼广告风波”后,奔驰再次用成绩回应质疑者,狠狠打了一波脸,顺便也证明了:
什么叫“面子品牌”,什么叫真正的影响力”。
当然,这个数据的确是在大幅降价的背景下拿下的。
但别忘了,降价的品牌那么多,真正起效的,有几个?
这一次,奔驰又一次验证了一个老结论:
中国消费者对BBA的偏爱,从来都不是假象。

具体来看,这次销量的大头,正是奔驰的“王牌中型SUV”——GLC。
单3月份,它就卖出了大约16,491辆。
关键在于它的价格——有些地区经销商的起售价,甚至已经被砍到27.78万元。
要知道,这车的指导价可是42.79万起,现在不到30万的预算就可以买,真的难以想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说讲理性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为在“同样的钱,能买更有面子”的诱惑下,谁都难拒绝。
这就是奔驰的高明之处:
把曾经高高在上的车型,拉到“看起来够得着”的位置。
关键还是 GLC 这个车型,谁看了不心动呢?
这个奔驰最正统的车型,3月也卖出了14,025辆。
而这波销量爆发,靠的不是别的,就是价格打穿底线:
你敢信?
以前这车怎么也得30万起步,可如今在某些地区,只要19.98万起,甚至比很多国产新能源还便宜!
这一下子,奔驰彻底变成了“只要你敢想,我就敢卖”的代表。
什么合资b级、国产高配,甚至连迈腾、雅阁这些中级家轿,都被“面子平替”得服服帖帖。

试想一下,当你的预算只够一辆2.0T高配迈腾。
结果一回头,有人告诉你“加几千块就能提奔驰C了”——你还能淡定吗?
肯定很难!
当然了,这么做可能会透支品牌影响力。
但那是后话——现在,销量先冲上去再说!
再次,奔驰E级也没闲着。
3月卖出了11,501辆,直接排在第三。
相对于GLC,它虽然没有SUV那种“全民刚需”的热度。
但这波降价,几乎把很多人“买C级”的预算,直接引向了E级。
怎么说?
原本指导价落在45.18万~59.98万区间的奔驰E,现在在部分地区,起售价已经被压到了30.68万起。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原本只能买理想L7的预算,现在能买了一辆能上商务会谈、婚礼出场的“行政标杆”E级。
很多人一看,立马动摇了:
“本来想买个合资c级车凑合开,现在再加几万,我爸都能点头让我买奔驰E了。”
说到底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不是买车了。
而是实现“社会阶层跳跃式体验”的门票!
最后,就是奔驰 GLB 卖了4975辆,算是GLC 的普通版,这里就不过多描述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奔驰车型都在狂飙。
说到电动车,那可真是另一幅景象——几乎全线扑街。

拿EQE SUV来说,这可是奔驰的中大型纯电 suv,结果3月份只卖了256辆。
不是一线不一线的问题,是连入场资格都快没了。
更离谱的是,那些更“亲民”的EQB、EQA,也是这个样子,300辆都不到。
这是什么概念?
放在新势力里,哪怕最边缘的品牌,一个月好歹也能混个千把辆。
结果你奔驰,堂堂百年豪华,居然把整个纯电系列加一起,也凑不出1000辆的月销量?
就这种情况,电气化转型,到底做了个啥呢?

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所以说“奔驰这个数据”有多健康,似乎也谈不上。
一边是油车靠情怀和价格撑起门面,一边是电车在市场边缘苦苦挣扎。
看似风光,实则焦虑。
说白了,在变革的时代,卖得好从来不是终点。
卖得好,还要卖得“对”,这才是核心。
这,或许才是奔驰接下来,真正要面对的问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