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期订单出现短期波动,但小米汽车生产交付仍保持满负荷运转,存量订单充足且交付周期持续拉长。据最新数据,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标准版交付需等待37-40周,积压订单超15万辆,现有工厂月均产能已达2.2万台,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产能挑战,小米正加速推进北京二期工厂建设,该工厂预计2025年年中投产,规划年产能15万辆,投产后两座工厂合计年产能将达30万辆,为全年35万辆交付目标提供坚实支撑。此外,武汉工厂已确定落户,未来将构建“超级工厂矩阵”,助力2026年实现100万辆产销量目标。
市场表现方面,小米SU7凭借高性价比和智能化体验稳居新势力头部阵营。2025年第一季度,SU7以75,869辆的销量登顶新势力车型榜首,断档领先第二名小鹏MONA M03。郑州等城市门店试驾热潮持续,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技术创新和品牌信任度可见一斑。
供应链管理上,小米延续了手机业务的高效模式,与宁德时代、博世等头部供应商深度合作,同时自研泰坦合金、800V高压平台等核心技术,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提升竞争力。随着产能爬坡和新车型SU7 Ultra、YU7的推出,小米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