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韩系动向1559】担心被比亚迪越拉越大,现代汽车自主研发电芯!

    郑谊头像郑谊头像
    郑谊6小时前

    这里是全网最专业和权威的韩系车和韩国车市系列内容,《韩系动向》第1559期。

    据悉,现代汽车集团已正式着手开展电动汽车电池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工作。现代汽车集团已组建了一个专门负责自主电池研发的特别团队,致力于获取独有的电池电芯技术。

    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最近中国电动汽车及电池领域的佼佼者比亚迪公开了超高速充电平台,导致现代汽车内部对电池技术差距的担忧加剧。

    据悉,该团队中有顶尖水平的工程师参与。现代汽车此前也一直在运营与电池相关的组织,但主要局限于与 LG 能源解决方案和 SK On 等现有电池供应商进行合作及整合的工作。

    不仅是现代汽车,其他全球汽车制造商也在迅速推进自主电池生产体系的构建。

    特斯拉正在直接生产 “4680 电芯”,并将其用于 Cybertruck 和 Model Y 车型;1995 年以电池企业起步的比亚迪目前正在自主生产用于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 “刀片(Blade)” 电池。

    丰田同样在日本生产电池,并且最近计划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一座规模达 140 亿美元(约合韩元 20 万亿)的电池工厂,用于自主生产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

    汽车制造商自主研发电池有诸多优点,比如能够生产出与车辆软件和平台最适配的电池。而且,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不仅可以节省供应商的手续费,还能确保对原材料供应和物流的控制权。

    此外,研发速度也会加快,供应链瓶颈出现的可能性也会降低。不过,像 LG 能源解决方案这样的传统电池专业企业,经过数十年积累了巨额的初始投资和丰富的制造经验,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

    另一方面,比亚迪上个月公开了超高速电动汽车充电 “超级 e 平台”,基于 1000V 及以上超高电压平台,最高支持 1500V,远超当前主流的 800V 系统。充电功率单枪峰值功率 800kW,双枪叠加可达 1000kW,是目前全球量产乘用车中充电功率最高的技术。

    实现了充电功率 1MW(1000kW)的突破,配合 10C 高倍率电池,可实现 “充电 5 分钟,续航 500 公里” 的极致体验,峰值充电速度达每秒 2 公里,极大缩短了补能时间。

    目前,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已进入量产阶段,首搭车型汉 L、唐 L 已上市。该技术的推出,不仅解决了用户长期以来的充电焦虑,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