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发布于:宋PLUS DM车友圈
整理了最近几天的信息,以下仅对秦宋plusdmi如何通过国家汽油蒸发IV型实验的标准流程做简要分析 关键要素:专利号CN201410109751.7,此专利就是大家熟知的“为了发动机保养需求已自动启动发动机”,另外BYD为了控制汽油蒸发物外泄还有两项专利,分别是202010561609.1和202110340830.9,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有了这一项技术专利支持,配备普通油箱的PHEV车型就可以在标准IV型实验流程中始终保持油箱蒸发物达标,具体可参考下图中国六的标准测试流程,即使红框内的汽车运行过程使用纯EV行驶,但是油箱内传感器探测到碳罐饱和后就会自启动发动机燃烧掉碳罐中的油气,使碳罐恢复吸附能力,以应对接下来的静置实验。如果这个方案不能达标,那所有纯燃油车使用的普通油箱也将不能达标。也正因为此项策略已被BYD在2015年申请了专利并通过,友商phev车型不得不全部使用高压油箱来应对测试。 以上为BYD普通油箱应对国家标准IV型实验的过程,唯一的争议点存在于EV行驶状态发动机自启动消除碳罐油气国家是否认可,从dmi可以正常上市可以看出,当初是认可的。 此文仅对秦宋dmi普通油箱如何通过国家标准IV型实验做分析,至于长城如何提供不达标数据不做过多揣测,大家理性讨论。
官方都没说 有没有通过,有没有应用,你们已经靠一张图击垮长城了,byd的洗脑营销太nb了!
我只从现有技术和车主实车体验出发,结合标准IV型实验流程,分析了带有自启动技术的BYD插混车型可以通过蒸发测试。 至于长城提交的测试流程和数据我这边信息为零,不作任何判断,国家如何判只能等待。
正常人的思维第一时间想到油箱压力大了就去烧掉,而不会想到做一套成本高且复杂的高压油箱方案,那为什么这么多厂家都一致选用成本更高的高压油箱方案而不用搞个发动机启停烧掉方案呢。
@巧克力0512:我只从现有技术和车主实车体验出发,结合标准IV型实验流程,分析了带有自启动技术的BYD插混车型可以通过蒸发测试。 至于长城提交的测试流程和数据我这边信息为零,不作任何判断,国家如何判只能等待。
本来就是。 高压油箱和低压油箱只是为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手段。用高压低压油箱最终目的是达标,不是说高压一定比低压好,油车可都是低压油箱。混动是长时间不开发动机会积压汽油挥发,比亚迪低压油箱+检测启动发动机消耗掉。高压油箱憋久一点等车主主动开发动机或者加油一次性泄出去。方式不同罢了的,对车主没啥影响。比亚迪偶尔启动发动机也会发电不会怠速浪费
换个角度,比亚迪和大家一样。用高压油箱,但是让你多加500块,你愿意吗?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的
油箱成本加500不等于车价加500,车价加三千都不一定够。
@小刘瞰世界:换个角度,比亚迪和大家一样。用高压油箱,但是让你多加500块,你愿意吗?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的
dd这么牛逼的黑科技为什么不使用在其它车型呢,不是更能节省成本么,其它车型dmi有用这套黑科技吗?解释一下
从专利申请时间看,从DM时代开始就应用了这套技术,dmi全系应该都有这套技术。 在这套技术的加持下,是否还要上高压油箱,取决于车型定位是9.98还是29.98。
你都说了在这套技术的加持下,29.98车完全可以用这黑科技,还可以省下更多的成本,为什么它不用呢?
@巧克力0512:从专利申请时间看,从DM时代开始就应用了这套技术,dmi全系应该都有这套技术。 在这套技术的加持下,是否还要上高压油箱,取决于车型定位是9.98还是29.98。
这是申请专利号,不是专利号。专利号是ZL开头的
申请号还是最终号确实不太严谨,但只要不是驳回,从BYD申请的那一刻起,相关技术就已经受法律保护。
看GB18352.6就知道了,比亚迪回应的没问题,倒是长城没有按国标要求进行实验就敢出具报告
比亚迪天下第一,那为啥出口用高压油箱呢?还在洗呢,发这玩意谁信?技术那么好就不会用两样的油箱,唬弄谁呢
使用高压油箱确实优于普通油箱,每个国家的环保政策都不一样,有一个词叫品质过剩,为了确保BYD首次出海顺利,采用更保险的方式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国外的BYD汽车价格远高于国内。 国内采用普通油箱确实受成本考虑,不然秦宋的市场份额不会那么大。
@殘阳如火:比亚迪天下第一,那为啥出口用高压油箱呢?还在洗呢,发这玩意谁信?技术那么好就不会用两样的油箱,唬弄谁呢
常压油箱憋不住了 在你电充满的时候 启动了电存在哪里? 当你在下雨天用纯电模式过水坑的时候 启动了发动机 进水了算谁的? 当你车停在户外晒了一天 太热时 你启动了 燃烧了算谁的? 高压油箱消费者可以自己选着什么时候用油 你常压油箱憋不住就自己启动燃烧 还没有问题 资本家的力量无穷大 既节约了成本 你还要感谢资本家
1.电量100%,发动机也会启动仅消碳罐,不充电也不驱动。 2.IV型测试实验中第一个红框预处理行驶2H,此时碳罐未吸附,电量已被消耗 3.过深水请切换强制EV模式 4.你可以继续喷
继续洗 微信截图都来了
@巧克力0512:1.电量100%,发动机也会启动仅消碳罐,不充电也不驱动。 2.IV型测试实验中第一个红框预处理行驶2H,此时碳罐未吸附,电量已被消耗 3.过深水请切换强制EV模式 4.你可以继续喷
长城很早就有比亚迪提到的相关专利,即使大不一样,至少技术路线也应该是差不多的。举报之前大概率应该是去核对过了,如果没有核对,那么这种低级错误,对一个技术高手云集的行业成熟大厂来说,无法想象。
长城的是2016年提的一个实用型专利,只针对高压油箱系统的一个产品。 BYD的是2014年提的一个发明专利,针对的是这套技术方法。
你说的没错,但是不管什么专利,不管针对高压还是常压,起码这条相似的技术路线长城是知道的。
@巧克力0512:长城的是2016年提的一个实用型专利,只针对高压油箱系统的一个产品。 BYD的是2014年提的一个发明专利,针对的是这套技术方法。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么多厂商因为比亚迪2014年就申请了混动低压油箱的专利,因为专利壁垒,不得不用价格昂贵的高压油箱,演了这出戏
是不是戏还要看最后国家的判定。 如果判定BYD用自启动技术做法合规,这次就是一出戏。 如果判定BYD做法有违环保要求,国家对测试流程和要求进行修改,更加细化phev车型的测试流程,也算是一种进步。 还有一种可能,BYD方案在被国家认可的前提下,无偿公开这一技术,也是对中国汽车业的贡献。
我倒是觉得比亚迪被国家认可情况下可以授权专利给其他厂商,象征性的收取每辆500块就可以了,其他厂商不是说高压成本贵1000吗?那给比亚迪交个500专利费还能每台省500也不错,到年底以乘联会的数据为准,如果搭载了比亚迪专利的油箱卖了1w台,给比亚迪交500w。如果卖了10w给比亚迪交5000万就可以了还能省一半的钱。
@巧克力0512:是不是戏还要看最后国家的判定。 如果判定BYD用自启动技术做法合规,这次就是一出戏。 如果判定BYD做法有违环保要求,国家对测试流程和要求进行修改,更加细化phev车型的测试流程,也算是一种进步。 还有一种可能,BYD方案在被国家认可的前提下,无偿公开这一技术,也是对中国汽车业的贡献。
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就是有关部门的不作为。说长城送检车辆不符合,就在市场抽检10辆达3000公里的抽检就行。如果达标长城赔礼道歉,比亚迪该起诉的起诉,如果不达标,有关部门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
为何长城现在不按国标再测一遍,而是用长城自己的标准去举报?都不合国标的检测,人家凭什么受理。国检:你当我的规矩不是规矩?
长城手里还有比亚迪车呀,符合国检的条件也很好达成的。长城心不虚现在可以接着测呀
@独舞华尔兹16206224:为何长城现在不按国标再测一遍,而是用长城自己的标准去举报?都不合国标的检测,人家凭什么受理。国检:你当我的规矩不是规矩?
不知道大家对检测排放达标和使用过程排放达标是不是存在认知误区,碳罐满了,自动启动发动机燃烧,这个是使用过程的。检测是不允许你提前把这些挥发物烧掉的。这个图可以参考
盲人摸象,拿其中的一个节点不能启动发动机来诱导测试全程不能启动发动机。在静置测试前的阶段专门有运行阶段。
从dmi自启动频率来看,纯EV行驶的最短发动机启动间隔至少要7天,普遍在半个月左右。
不要做梦了,这种低压铁皮油箱不可能符合环保要求,更不应该获得绿牌,这当中有没有腐败就不知道了。我们坐等后期信息即可!
你比国家都大,?国家说必须高压油箱了?
那你让比亚迪拿出符合标准的检测报告啊
@独舞华尔兹16206224:你比国家都大,?国家说必须高压油箱了?
用高压油箱迟早也会满,还不是只能发动机启动烧掉,所以这个肯定是可以的。
现在发动机启动燃烧这个别家已经没资格用了只能研发钛合金膀胱,有尿得一直憋着
你说啥?
@天涯浊酒消君愁:现在发动机启动燃烧这个别家已经没资格用了只能研发钛合金膀胱,有尿得一直憋着
老是要扯上纯油车,纯油车的测试工况能和插混一样吗?纯油车测试,碳罐默认是空的,因为发动机一直工作着呢。静置2天,完全能吸附油气,所以常压油箱当然能过。插混测试,碳罐是设定全满的状态,就是要考虑一直用电而不用油的极端情况,所以,静置2天,碳罐不可能再吸附所有的油气了,所以常压油箱必然通不过测试。这才是各大汽车厂商插混,增程都用高压油箱的原因。那么B厂用常压油箱量产,显然有问题,所以才会被举报。这也是B厂不敢拿出合格检测报告刚正面的原因。十之八九是B厂采用了大众的套路,弄了应试车。
国家IV型实验流程标准是同一套
标准是同一套,但模拟工况怎么可能一样呢?你可以去查测试要求。
@巧克力0512:国家IV型实验流程标准是同一套
汽车停着不用,这个压力超标了汽车是不会自动启动去消耗掉油箱内的压力的,会直接排放进入大气
长时间开空调,熄火锁车后,宋plusdmi会自启动空调除湿功能,清除冷凝水。 车辆长时间低电量放置,动力电池极度馈电后,宋plusdmi会自启动给动力电池充电。 以上均有实例。 车辆长时间存放碳罐饱和是否会自启动,目前没有证据。 但是国六标准的燃油车也会有这个问题,期待国七解决吧。
福克斯过不了那个实验?
友商使用别人的专利成本和使用高压油箱一样,还低人一等,所以没研发没专利只能使用高压油箱,国家并未强制使用高压油箱,并未禁止不能使用程序定时维护碳罐内的蒸发物,至于为什么现在生产的换上了高压油箱,因为7月有新的排放规定,应该是使用目前的技术已经不能达到规定标准,所以提前预判市场,后面也就是水军现在所说的没审核通过的专利,这个下来后依然可以使用常压油箱,因为这个装置是平衡油箱内的压差的,这个配合现有的专利应该就能应对7月新规,技术为王的体现就在这里,也是高管所说的,新能源赛道比亚迪的技术不是别人能所理解的。
常压油箱憋不住了 在你电充满的时候 启动了电存在哪里? 当你在下雨天用纯电模式过水坑的时候 启动了发动机 进水了算谁的? 当你车停在户外晒了一天 太热时 你启动了 燃烧了算谁的? 高压油箱消费者可以自己选着什么时候用油 你常压油箱憋不住就自己启动燃烧 还没有问题 资本家的力量无穷大 既节约了成本 你还要感谢资本家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