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发布于:汉DM车友圈
为什么重点关注天神之眼C?因为迪子各系列车型销量以搭载此配置的比例最多,平民市场主力担当。新鲜出炉的绝版汉大壮韭菜,经调查分析合理评估天神之眼C的投放成本,以下是详细内容: 硬件配置:采用三目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的组合,替代行业主流的激光雷达方案,这一替代方案直接是降维打击,棋胜一筹,这里得给迪子工程师点个赞! 从硬件方案看成本估计4-5k,生产过程成本增加0.5k,科研分摊1k,合计不超过7k。原因是迪子牛鼻,无论供应链还是科研团队都能提供强大的议价能力,其他组装厂的智驾车用这一套方案可能成本不下10k,但迪子有实力,你价格高我就自研,反之给我供货,量大管饱,你是供应商你不得服服帖帖的。后期天神之眼C车型销量好,成本会进一步下探,以后变成大白菜也不无可能。这一点打造全民智驾,迪子又占得先机,其他企业估计又得捶胸顿足,破口大骂……从前全面停产燃油车就是最好的历史案例!……以后没有智驾的车,都不好意思开出去!从这一点上看,迪子确实是行业搅屎棍,但老百姓购车会持续受益,这一点得感谢迪子!船夫大佬战略高瞻远瞩! 呸,我这大韭菜被人刺了,还给人数钱,不要脸 第二谈谈天神之眼A和天神之眼B,这2玩意老百姓最好不要碰,不是不好,是非常好,只是觉得多花那几万块对老百姓不划算,那是成功人士才配得上的,我等勤恳的牛马+大韭菜少碰,会受伤更严重。当然拿出去显摆、泡M另说。 第三粗略评估迪子天神之眼A和天神之眼B成本,估计分别不低于15k、10k,或者再高一点。激光雷达目前还是不便宜的,一个几千块但相信迪子有本事,2-3k买一颗不成问题。 问题来了迪子的智驾车型是不是还有很大的价格下探空间?是不是再等等价格降一降? 最后老爹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想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侵权请沟通删帖。
原本全集团平均单车净利润才8000多元,一套没经过市场验证的智驾就去了7000元,肯定会从其他地方减配导致可靠性更差,不成熟的智驾又会放大安全问题,导致包括失速自燃等其他重大安全问题也无法再通过舆论控制来解决,而且全面转投英伟达也有巨大政策风险,将不得不提防上智驾反而是集团爆雷的隐忧。
财务报表看看就行,谁家报真实数据?越是赚钱越报亏损,比如石油石化,越是亏钱,报表越漂亮
销量大,自动化生产线就建立了,省人工成本
天神之眼C成本没你算的那么多,要是摄像头用的是比亚迪自己生产设计的,一颗就几元到十几元钱,成本低到想象不到
销量高,成本均摊低,再加上薄利更能多销。不像隔壁销量低,成本就高了,单辆还要卖高利润,只能偷工减料来保维持牌子总利润了
最大承载人均国家最低标准75不是偷工减料,虽然五星安全批发部最新标准海豚表现最差,驾驶舱都侵入严重,但是人家就是不偷工减料。隔壁家虽然人均80以上,碰撞没有问题,但是就是偷工减料了。好神奇啊
笑死,比亚迪是销量大涨了才主动降价,某些车企是销量大跌,不得不降价,即使这样,某些车企的利润还增长了,明眼人都知道利润是怎么来的。
@快乐晚风666666:最大承载人均国家最低标准75不是偷工减料,虽然五星安全批发部最新标准海豚表现最差,驾驶舱都侵入严重,但是人家就是不偷工减料。隔壁家虽然人均80以上,碰撞没有问题,但是就是偷工减料了。好神奇啊
23年大疆的这个功能是5-7000块一套
比亚迪的夏呢?也是天使之眼c
c的硬件成本2k-3k,研发成本那就是无底洞,想说多少就是多少
天神之眼C硬件成本不高,贵在软件研发费用上,但比亚迪车卖的多,研发成本就摊薄了。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