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价格,相信大伙无论买的是bba还是ct5,我觉得最关心的还是价格,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土豪,真壕无人性例外,领先版本落地28.6,贷款利息大概是8k,加上利息是29w4k,年前购买肯定会贵一些,年后的话我觉得可以少个几千是很正常的。价格方面看回你自己要不要贷款。赠送行车记录仪,车窗玻璃贴膜,两次保养。
必要赠品,除了保养,和车贴膜其他可有可无。尽量谈多两次保养,别指望4s送的礼品有高价值,例如行车记录仪价值50-80。脚垫也是价值80,建议行车记录仪自己去网上选购,而且脚垫不合车,底盘护板可以跟4s要。
讲下驾驶感受,操控个人觉得比较好,方向盘特别精准。这车就是开起来感觉特别有安全感。过弯非常有信心。
缺点是挂档存在着顿挫和前后闯动,刹车有鼠标声。有时候倒车后面明明没有人,还会一直警示提示。
空间方面我觉得后排就不算大,前排还好,我们家的人普遍都是170这个样子,所以勉强够用,个子高的话,不适合坐后排,后排的中间位置有点凸起,适合坐吨位小点的人。
隔音表现很好,特别是搭配boss音箱,前排很好的抑制胎噪,不开音响的情况下,后排就相对差一些,会听到一些胎噪。
油耗目前3000km综合10个内,市区堵车低速百公里15-18个油。这个车适合开高速,高速油耗5个多,甚至感觉比1.5t的还省油。
购车建议,顶配虽然不错,但是不下赛道的可以购买豪华和领先,省下来的钱,改布雷博卡钳,就行了。要下赛道的就直接顶配。
头条用户:请问一下推油感。。哦不推背感如何?
Svip凯迪拉克CT5车主:现在百公里10个油
秋天:羡慕
路【CT5次顶配一万公里用车感受】
不知不觉,用车9个月,车也跑了一万一千公里了,来说说用车感受吧。
一.后不后悔没买顶配?
不后悔,原因有二,第一我提车的时候顶配根本没车好吧。。。等好几个月的感觉实在不咋好,我还要蹭一波政府补贴呢。第二我也是考虑到电磁悬架后期的修理维护费用不太可控,加上19寸的轮圈走杭州的烂路实在有点闹心,所以选择了次顶配。
二.这车哪里好?
1.底盘极好
硬而不颠。靠着很宽的轮距(比M4都宽)和极好的悬挂几何,以及并不算特别硬的弹簧硬度,带来极高的过弯极限的同时,保证了日常驾驶的舒适性。舒适性而言与顶配无异,甚至比顶配更好(因为是18寸的轮圈嘛)。
2.隔音极好
中高速也有极好的隔音表现,但是在特别烂的路面上胎噪还是有一些,防爆胎胎噪真的大,下次我就会换非防爆胎了。
3.座椅舒适度和支撑性兼顾的很好
日常开和激烈驾驶都很合适。
4.动力不错
零百7.5左右的加速,以我的使用环境而言足够了。
5.颜值极高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三.最不满意哪里?
1.没有引进3.0TT版本
看看隔壁林肯,3.0T都国产出来了,凯迪拉克你学一学啊,要是换上3.0TT的发动机,不是把弯道亡S4在赛道里吊着打?( 锐思圈速:S4是59.3S;CT5是60.9S)
2.变速箱的响应速度偏慢
虽然CT5平顺做的很好,很平顺,但是响应速度真的是很一般,美国人真是不太会匹配小排量发动机的变速箱(3.0TT版本响应速度也一般)
3.方向盘的转向手感
现在还是有点沉,舒适模式也偏沉,要是舒适模式再轻一些就好了。
4.原厂刹车踏板偏高且偏硬
所以我改了刹车,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5.空间
后排空间是一般般,不过我也不需要,你们对空间有需求的可以自己去店里试试看。
四.目前的故障有哪些?
1.天窗异响:由于加装了4S的流媒体,所以天窗有一些异响,加了几个小垫片目前已经基本解决。
2.电动折耳:有时候后视镜折起来了,在车辆启动不会自动打开,这尼玛,算了锁车自动折叠后视镜这功能我直接关了。
3.黑屏:黑屏过一次,然后第二天又好了,目前没再出现过。
五.给CT5做了哪些省级,升级后效果如何?
1.Brenbo刹车:
升级了顶配版的Brembo刹车,都是OEM的顶配同款,还特意选了个骚紫色,刹车脚感提升很多~
2.锻造轮圈:
不是特别喜欢原厂的样式,所以换了个305Forged的一款轮圈,换完以后转向略微轻了一点点非常喜欢~
3.改色膜:
金属灰,有点哑光的感觉,很帅气,还惦记用满一两年再换一个,换个颜色换种心情嘛~
六.推荐这款车么?
非常推荐年轻、喜爱驾驶的人选择这款车!
只要后排不经常坐人,这款车绝对是2021年最值得买的豪华品牌运动轿车。
七.同级别的对手比CT5如何?
顺便简单对比一下同价位其他车:
1.ES200
主要特点:平顺,舒适,隔音好,空间大,省油,变速箱响应快(变速箱比CT5快多了),但是绝对动力比CT5慢2S左右。
适合群体:对动力要求不高但对行驶品质、空间和舒适性要求高的人。
2.A4L
1)前驱版
主要特点:隔音好,动力不错,省油,底盘硬且颠,油门轻踩不走重踩窜,转向手感不细腻像是大跨步上台阶,低速走走停停有顿挫,后排靠背又直又硬。
适合群体:预算不多,喜欢奥迪的人。
2)四驱版
主要特点:隔音好,直线加速贼猛,有点费油,底盘比较硬但比较韧,油门相对比较线性,转向手感和前驱基本一样,低速走走停停有顿挫,后排靠背又直又硬。
适合群体:驾驶技术一般也想开快车的人,真的能开的很快,而且很容易上手。
3.C260L
主要特点:隔音好,起步顿挫,走走停停跟车顿挫,底盘乱颤,起伏不定,转向忽轻忽重,变线车位跟车头脱节,前排座椅舒适度很好,后排空间不小但坐垫贼短。
适合群体:对驾驶和乘坐没有感知力,喜欢外观内饰和奔驰标的人,或主要跑高速基本不在城市里开车的人(高速超车要稳重,1.5T高速超车不太给力)。
4.325Li
主要特点:隔音好,动力尚可,底盘软,在不平的路上以及转弯的路上,晃晃悠悠晃不停,容易晕。刹停的时候点头很严重,走走停停的时候感觉最显著。后排空间贼大,车内座椅舒适度很好。
适合群体:不怕点头不怕晃悠喜欢蓝天白云标,或主要跑高速基本不在城市里开车的人。
七.还有哪些想说的?
暂时就这么多吧,有考虑CT5的可以互动一下~
挥彩虹的大叔:哈哈哈 后排娃娃哪里买的 好有趣
。:刹车高这个说的太对了,我去试驾就是....踩油门舒服的时候踩刹车就感觉够不到....踩刹车踩舒服了踩油门就感觉就踩哥根部...脚后跟不懂的情况下哈.....
沈小丶贱:请问轮毂多少钱。贵不贵
【最不满意】
中控异响,刹车异响,
现在跑了一万二公里,提车太原,裸车22.5,家里给全款,提的领先运动,说实在有点后悔没上铂金。
这个车子boss?确实给力,油耗说实在有点高,听车友都是10个左右,但是我基本都是15个左右,高速还好。这个车子起步比较慢,变速箱 10AT说实在挺拉胯的,反应迟钝。
【最满意】
外观帅气
充钱就能10连胜:裸车22.5? 时尚的价格买领先
凯迪拉克CT5一直用后驱豪华运动车型著称,成功定位年轻的消费者。而且在价格和动力方面都有着同级别比较好的水平,一起看看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一:外观硬朗够运动
凯迪拉克CT5延续了家族的钻石切割设计,整个车身线条看起来非常硬朗。运动版车型采用了全黑色的中网格栅,看起来更加有运动氛围,看起来也更加简约一些。另外就是下包围的层次感非常丰富,搭配两侧硕大的进风口装饰,与和泪眼大灯融为一体,很有辨识度。车身侧面看,凯迪拉克CT5的造型非常修长,再加上溜背式的设计,长车头短车尾的风格,很有性能车的感觉。CT5在国内同样有加长的设计,并没有表现出不协调,反而更加能营造出向前俯冲的冲劲。车身也在细节部分加入了更多的熏黑色装饰,看起来很低调。车尾部分的设计相对简单一些,同样保留泪眼大灯的风格,但是变成了熏黑色加上透镜的设计,看起来有点改装厂的意思。
优点二:内饰配置比较满足
内饰的设计方面,凯迪拉克CT5并没有很突出的特点,看起来依然带有一些美式车型的粗犷氛围。好在配置方面还比较让人满足,全系都是真皮方向盘,支持手动调节,标配换挡拨片,对于这台运动车型来说,更能体验出驾驶乐趣。全系大部分车型都是4.2英寸的液晶屏幕搭配指针仪表,相对来说表现一般,毕竟现在BBA都开始大范围使用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区是十英寸的触控液晶屏幕,整体的清晰度还可以,但是动画设计还可以提升,而且你会发现和通用旗下的别克雪佛兰车机都基本一致。功能支持道路救援呼叫、手机互联、语音识别控制和车联网等功能,目前主流的配置基本都有,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下方独立有实体的空调控制按键,相比在屏幕内要更加方便操作,而且是金属质感,手感比较好。高配车型采用Bose音响,有15个扬声器。
优点三:动力强,操控好
在动力方面,凯迪拉克CT5全系标配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237匹,最大扭矩350牛米,搭配10AT变速箱。在实际的驾驶感受方面,凯迪拉克CT5还是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性能车的表现,尤其底盘的设定上,给你足够运动的体验。转向精准,阻尼设定比较适中。2.0T的动力加速感很好,油门响应比较积极,但是变速箱档位较多,对于赛道体验可能会有些不足。而且这套变速箱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旦变速箱油温偏高之后,它的升降挡速度都会受到影响。悬架的支撑性可以让整个车身姿态更稳定,连续变线起到了关键作用,车身也没有更多余的弹跳。
缺点一:内饰做工一般,安全配置少。
整体的内饰配置还是比较丰富,但是如果细看做工,会感觉凯迪拉克CT5依然保留了部分美系车粗旷的水平,不太有豪华品牌的水准。尤其是在不同材质的接缝处,时间长了以后可能会有异响,而且会感觉缝隙不太均匀。另外就是部分按键和雨刮器拨杆会感觉有一定的旷量,稍微松散一点。另外就是在安全配置方面,气囊数量上属于现在比较常规的水平,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和前后排头部气囊全系标配。但是在主动性安全配置上,全系都有主动刹车,但是并没有太多功能,像是并线辅助、车道离预警、车道保持这些,只有顶配车型才有,其他车型选装都不可以。
缺点二:乘坐体验一般
最后我们要说的还是凯迪拉克CT5的座椅表现,中低配车型是仿皮座椅,高配车型是真皮座椅,支持主驾驶座电动调节。但是中低配车型副驾驶位还是手动调节,确实配置有点低,而且也没有其他的功能。高配就会非常丰富,座椅加热,通风和按摩,并且有座椅记忆,配置一应俱全。乘坐体验来说,整个的舒适性中规中矩,坐垫还比较柔软,但是两侧的包裹性比较一般。后排坐垫长度表现还比较好,但是舒适性和柔软度就很普通。身高180的体验者乘坐后排,腿部空间还有一拳半的距离,头部空间还剩下两指,整体的表现一般,并没有很宽敞。相比于现在长轴版的BBA车型来说,还是稍显不足,而且头部也受到了溜背造型的影响,剩余空间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