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发布于:小米SU7车友圈
4月10日安徽某地发生的车辆碰撞起火事故引发持续关注,随着涉事车辆行车数据及相关信息的逐步披露,事件脉络呈现新的走向: 一、辅助驾驶使用争议:系统提示与驾驶责任的边界 根据家属提供的行车记录显示,事故发生前10分钟内,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多次发出"请接管车辆"提示。数据显示,事故路段设置有"施工改道"警示标志,但车辆当时以116km/h速度在NOA导航辅助驾驶模式下行驶,最终驶入封闭车道发生碰撞。 值得注意的是,现行国家标准明确: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是"辅助",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责任。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驾驶员未及时响应系统提示问题,再次引发关于辅助驾驶使用规范的行业讨论。 二、事故时间线与情感记忆:从期待到悲剧的沉痛转折 遇难者家属公开的聊天记录显示,事发前当事人曾提及"约100分钟后见面",而事故发生于计划见面时间前约40分钟。家属透露,在收到车辆报警后尝试联系未果,最终确认悲剧发生。其社交平台动态中"后悔未坚持关闭辅助驾驶"的表述,折射出对智能科技使用的复杂情感。 三、技术争议与救援细节:多方信息的交叉验证 针对"车门无法开启"的关键争议点: • 车企方面声明:"车辆配备机械解锁装置,断电后仍可手动操作" • 家属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车门锁具部位有明显烧蚀痕迹 • 救援记录显示:事故发生后16分钟救援车辆抵达现场,但家属称"从报警到实际展开救援间隔较长",具体救援细节仍需进一步调查核实。 舆情观察:从情绪化批判到理性讨论 当前舆论呈现明显分层: • 技术派:强调"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基本认知,呼吁建立更完善的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 • 用户端:关注紧急情况下的人机交互可靠性,建议加强辅助驾驶使用培训 • 行业视角:认为此次事件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敲响警钟,需在功能创新与安全冗余之间寻求平衡 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事故具体原因仍需等待权威鉴定结果。此次事件再次警示: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必须建立在驾驶员正确认知与规范操作的基础上,车企也应持续优化安全提示机制。让我们共同期待真相查明,愿逝者安息。
那种路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人为提速,一种是它是修缮,互联网信息并不是那么准备的,车子获取限速120但是实际立牌子60或者80。再返回来讲,你指望L2的辅助驾驶能这样那样,你这个人是不是太天真了?你标准版都可以这样了别人买带激光雷达的干嘛?别甩锅给车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大几十万的车还有可能出现异响呢,高速路段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一个小坡断了线标就会导致识别不出来跑方向。但凡你有点🧠的司机都不会用这个开然后自己睡觉或玩手机。我自己也高速睡过,手扶着眼皮跳着眯一下马上看一下撑到服务区停车休息。这种结果只能说这个女的自己作的,对于高速行驶没有一丝的敬畏之心
是的,我19年司机,换过4辆车,最早高速还不限速时,一上高速就开到160、170,后来亲眼看过太过高速事故,现在是越老越胆小,对高速要有敬畏之心,还是太年轻,想想我们年轻时运气真好。
兄弟你解说的太正确了,自己开车不操心,出了事怪车,真是服气,,电脑那么牛逼,还有死机的时候呢。人家雷总没有说我的车可以全自动驾驶吧,人家一再强调只是辅助驾驶,辅助驾驶,为啥很多人非要把辅助驾驶当做自动驾驶呢。
这洗的,真干净!最早的行车记录智驾20分钟,提示一次方向盘离手,一次分神!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品牌一样,用智驾的时候方向盘抓紧了会和智驾抢方向盘,抓轻了就提示请不要方向盘离手,而且这提示和安全带一样,只要不听,就会一直叫! 不谈责任,也不管司机怎么样,一个智驾能在施工路段把车开到116时速就真的是合格的吗? 只要功关到位,什么信息都能成真。已经分不清这些信息的真假,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人家让我们看到的!
你开过带智驾的车吗?
家里X5和特斯拉智驾十几秒就会提醒
怎么都抓不住重点呢?如果车辆没起火,车里的人还有存活的可能,一但起火,一切都来不及,最大的问题在于车子为什么会起火,应不应该起火?磷酸铁锂电池的一大卖点就是不易起火,如果电动车在碰撞的时候,无论怎么防护都避免不了起火,那不等于买个定时炸弹吗?
时速100,什么电池都废了,
时速90这种直接撞停的碰撞,不起火也没啥生还可能性了。这已经超过汽车设计时的安全阈值了,也超过人体极限了。不知道你听没听过那句话,不是战斗机不能飞的更快,而是再快就没有驾驶员的身体素质能活着驾驶了
麻烦都反转一下。
凭良心说!我一直在用lD与众的L2!说一下真实情况!第一半自动驾驶绝对不是放任不管!大众车会不断提醒手不能离开方向盘!第二晚上人眼都看不清楚千万不要也不能开第三前面遇到不管是车还是路障大众车都是根据你设定的跟车距离提前减速的!所以可以明确小米的L2真的值得怀疑了!应该赔人家男朋友一新车了!
大众的智驾?
没说到点上,应该降低自己的营销影响力,其次是限制开车菜的购买
如何反转都救不活三条鲜活生命!谁赔偿也弥补不了三家庭的丧女之痛!如何吸取教训意义更大 1.辅助自动驾驶或还远未成熟 2.电动车撞击自燃远比油车恐怖 3.电动车充电自燃烧了一幢楼没谁赔得起 4.电池自燃问题不解决,风险太大 5.电池烧起来太迅猛,任何销售都不会说,虽然我也喜欢英雄,但仍要保持清醒
我感觉除了司机那家以外,其他两家家属应该更痛
就一个L2,车道领航,又不能变道,前方出现障碍物人不接管肯定撞上去,司机全责,死了活该
如果没开辅助驾驶,是司机全责,开了辅助驾驶,施工路段有提示,辅助驾驶未能识别,依然高速行驶,到跟前了,才发现,处理不了了,就强制退出,没有给司机留充足的反应时间,确实是有很大的问题。
只要刹车油门方向盘都好使,就是司机全责。
提示了,aeb也介入了,车主踩了刹车aeb才退出
没搞懂相信智驾的人,感觉国人陷入一个误区,都觉得智驾=无人驾驶,智驾这玩意,不出事用的时候都在呐喊雷总牛逼,一出事就是大事,100000人次使用,系统只要出一次事故,那就是大事。开车的时候,就好好开车,方向盘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安全。智驾这玩意可以有,但是怎么使用要有个度,盲目信任流泪的还是自己家人
我们这里就发生过一个这样的事,一个二十几岁的男孩骑摩托车飙车撞上正常行驶的小车,男孩当场就挂了,男孩父母找司机麻烦,去一堆人准备干架,男孩父母说男孩命不该绝是小车司机撞死的,小车司机说男孩是命中注定,结果非常离奇的为这个事去争吵,结果一堆人都谁也不服谁,旁边一个老人提了个意见说你们一起去找几个算命算算就知道了,结果这帮人还真去了,找了几个算命的算男孩的八字,结果所有的算命大师都异口同声的说这个男孩命中注定只能活二十二,看到这结果男孩父母和家里人也不闹了,由于是男孩的主要责任,小车司机也就象征性的给了些人道主义的补偿,这个事才结束。非常神奇,同时也不由得不信,有些事确实是命中注定,接受不了也得接受啊。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