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5款昊铂HL 670 Pro五座荣耀定制版

昊铂HL之所以备受关注,我认为十分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其具备很强的“共情能力”。它无论是设计、智能、舒适、安全亦或动力,都很好照顾到了大家庭出行所需,不会给人浓浓的商务属性,让家庭用户一旦开上就会很快爱上。 如若未来上市后能够给到一个合理的定价,那么昊铂HL必将在中大型SUV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昊铂HL之所以备受关注,我认为十分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其具备很强的“共情能力”。它无论是设计、智能、舒适、安全亦或动力,都很好照顾到了大家庭出行所需,不会给人浓浓的商务属性,让家庭用户一旦开上就会很快爱上。 如若未来上市后能够给到一个合理的定价,那么昊铂HL必将在中大型SUV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华为系的车主来说,问界M8这款车早已是他们压箱底很久的车型了,当时,很多准车主都在期待这辆车,可自打上线后,一看问界M8足足有六个版本之多,对选择困难症的车主来说,这个就有点不好选择了,急着找我来帮忙,其实,对于车主来说,真正需要作出选择的,无非就是选择六座版本,还是五座比较好? 首先,别看问界M8有6个版本可供车主选择,什么MAX、MAX+,还有ultra,其实,大部分车主要做出抉择的选择,无非就是五座还是六座,这才是车主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那问题就出现了,车主该怎么选?事实上,对于车主而言,我认为这个车型最好的选择,可能车主自己已经是心里有数了,那便是直接选择六座版本。 首先,六座版本最大的好处,就是多一个座位,让更多的人能够乘坐这辆车,并且,六座的布局更加合理一些,不至于出现一些其他车那样的情况,车内布局不合理,因为他们采用的结果模式是2+2+2的布局,这个布局不会让车内空间变得很急促,而很多人觉得五座车比较合理,因为大部分人用车无非就是上下班代步,但这件事情,我们是要打双引号。 很多其他车主会觉得车辆大部分都是自己一个人开去工作,但怎么说呢?如果你真的是这么做的,你大概率不是问界这辆车的车主,很残酷的事实就在这里了,因为这辆车的车主,大部分都是属于那种商务出行或者家庭用车需求的车主,反倒回来对于日常上下班代步的事情,其实是没有多大的需求的。 而一些人不服了,说问界M8六座版本的保险费更贵一些,选择五座版本,三者险2133元,而车损险5144元,叠加司机乘客险1500元,商业险也就8777元,外加交强险950元,一共也就是9000多,可当你选择六座版本的时候,交强险就要1100元,商业保险还给你涨到了9175元,加起来要1万多,怎么看都会增加用车成本的。 但很多人忽略一件事情,那就是这辆车的车主,没错,你以为这辆车的车主跟我们是一样的?我看不一样的,这辆车的售价可在35.98万起步,最高给车主干到40多万,我们这些普通车主,哪个车主能够一口气拿出来30多万的,因此,能买这辆车的车主,大部分都是属于经济实力比较强的那批人,这些人对于用车成本的敏感度并不是很高。 说到底,问界M8的车主,他们更加在乎的是这辆车给自己带来驾驶上的体验,而现在,六座在驾驶体验方面是要比五座版本好上不知道多少个台阶的,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大概率判断这辆车的车主大部分都是会选择六座版本,而不是五座版本,五座版本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体验感还真的不如六座舒服的。 因为五座版本的布局是2+3,这个结构面前,第二排的座位会显得有些拥挤,虽然,很多人说什么后备箱的空间更大了,但我只能说,这个提升也就那个样了,可问题是问界M8基本没多少车主会大量把东西放在后备箱的,因此,这个后备箱的空间,真对于这些车主没多少用处,因此,我是断定问界M8车主会选择六座版本的。
------ 理想L8 MAX两万公里深度体验报告 购车信息:2025款理想L8 MAX,车身灰色+20寸银灰轮毂(后升级21寸),赠送8000积分及牧高笛车尾帐篷(标价2999元)。目前行驶2万公里,综合体验如下: ------ 一、颜值与细节:协调与实用并存 • 外观设计:车身侧面比例堪称L系列最佳,5.08米车长兼顾气场与灵活性,L9停车难的痛点不复存在。原厂20寸轮毂升级为21寸后,视觉饱满度与霸气感显著提升,建议预算充足者直接选配。 • 内饰选择:爱马仕橙配色初看高级感拉满,但长期使用略显审美疲劳。对比白色(易脏)、黑色(压抑),橙色仍是兼顾个性与耐看性的最优解。 ------ 二、空间:灵活多变,但六座需谨慎 • 日常使用:身高1.7米及以下家庭完全够用,第三排放倒后秒变“大四座”,后备箱可容纳婴儿车+露营装备等大件,实用性满分。 • 六座局限:应急短途乘坐尚可,但若身高超1.8米或长期满员,腿部空间与后备箱容量明显局促,建议六座刚需用户直接上L9或3.1米以上轴距车型。 ------ 三、能耗与续航:南北方差异显著 • 纯电表现:南方国道夏季续航扎实,WTLC标准下可跑200km;高速/冬季续航打6-8折,需提前规划补能。 • 混动油耗:国道油耗约5L/100km,载重+高速+冬季工况下油耗可飙至10L以上,日常综合6-7L经济性尚可。 • 隐藏耗电项:哨兵模式单日掉电7%,长期停放建议关闭。 ------ 四、智驾与操控:够用但非核心亮点 • 辅助驾驶:高速NOA可缓解疲劳,但逻辑仍需优化。例如:前车加速超车时系统误判变道需求,偶发无意义变道,城市路况使用率低。 • 动态表现: • 优点:加速丝滑,超车轻松;悬架调校偏舒适,但切换运动模式可缓解后排晕车问题。 • 不足:CRBS刹车系统前段(能量回收)与后段(机械制动)衔接不线性,点头现象明显,需适应脚感。 ------ 五、补能效率:油为主,电为辅 • 快充:20%-80%仅需20分钟,服务区短休即可补能。 • 慢充:家用桩3小时充满,适合夜间充电。因日常以油为主,充电频率低,无续航焦虑。
先说说购车经历。21年入了坦克300,刷新对国产和长城的认知,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后面又给老婆入了汉ev。从此成为坚定的国产拥护者,60万以内的外国货再无法提起我任何兴趣。不是狭隘的爱国情怀,是真的觉得外国货从产品力上被打败了。之前一直准备入glc300,你能想象,快50万的东西给你6个喇叭,那种感觉就像把你的尊严和智商踩在地上反复摩擦,一气之下盲入300。300经过三年来上十万车主的反复蹂躏,证明了其可靠性,也证明了长城制造的素质底蕴。因为工作繁忙,300闲置率太高,加上家庭需求,所以置换了蓝山。有了之前的购车经历,所以选择蓝山时,完全无视了国产以外的任何品牌。 奶爸车,终究逃不过L8和蓝山。我对车子还算是颇有一番研究和理解,且经过深度试驾总结了两个车的优缺点如下: 1.外观:L8的形象气质更佳,整车更具质感; 2.空间:蓝山更大,特别体现在第三排;蓝山就是一个字,大。下面有张俯视图,旁边是途观就像是五菱的mini; 3.内饰:各有千秋; 4.智能化(含车机):蓝山跟合资比,相当热武器时代和冷兵器时代的区别。跟新势力比,额,要落后一个级别吧。差距主要就是太理工男思维了,又炫酷又花哨的东西真的受用; 5.动力系统:蓝山优势。L8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纯电车,跟“飞哥”说的一样,增程确实不是很好的选择,至少我是不会选择增程。插混动力输出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全速段都能有更好的动力和能耗表现。 6.滤震:L8的空气减震完胜,这是硬件上差距,无解。实际试驾,L8可以说路面的细碎震动被减震完全隔开了。但也不是说蓝山很差,至少达到了同级别应有的水准。主要问题是在细碎路面的震动过滤上不彻底,比如在路面平整度差的农村水泥公路上,能明显感受到震动。 7.操控性:蓝山完胜,L8正是因为空气减震的问题,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很好的操控。很多人可能不懂什么是操控,其实就日常来说,就是转急弯或者避险急打方向时车身的稳定性。比如,有的弯道80码的速度过,感受车子不会失控,很有信心,车身也不怎么倾斜,那就是操控好。所以这里就有一对矛盾体,操控性和舒适性,在减震上,减震越硬操控性越好,舒适性就越差,反之亦然。蓝山的悬挂系统可以说还是精心调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兼顾得比较平衡。同为奶爸车,我觉得蓝山是40%的操控60%的舒适,L8是20%的操控80%的舒适。 8.价格上蓝山优势大; 9.售后保障:蓝山质保更有保障,还是相信传统大厂,蓝山可以停产,但是长城一时半会儿也难得倒下,万一十年八年倒了,也到换车的时候了。长城在全国大部分地级市都有4S,服务网络发达,保障更强。新势力这方面有差距。蓝山是三电终身质保,比L8的8年15公里强。另外单次保养,大致问了下,L8在800左右,蓝山在500左右。另外长城的零配件市场保有量大,价格便宜些,所以后期养车成本比L8低。 10.油耗:应该差不多吧,没有具体测过。随时看网上总是测试馈电油耗,我搞不懂,不是万不得已,谁馈电跑啊。馈电本就是极限的行驶工况,绝大多数时间大家都是满电,而且多半都是只充电不怎么加油。反正我300块钱油的1个月了还有一半。自从开蓝山了,能耗问题根本就没有关注过了,没电了充就是,家和单位都有充电位,五毛八的电费,很便宜很方便。具体三个月下来,我油估计用了400元,电估计300元,将好跑了3000公里,折合0.23元每公里。所以这个能耗水平了,还有必要去关心什么油耗不油耗的问题么。但是想购买新能源的朋友,还是提个醒,如果你无法安装私桩,最好不要买电车,有条件安装的,电车的就是无敌的。 其实两车价格差距也不是很大,在接受范围,放弃L8 的原因主要是这几个:一是动力系统,无法接受增程;二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空气减震,个人无法承担其高昂的后期维护成本;三是新势力的售后障系统大多是委托第三方,不确定性因素大,相比之下,蓝山保养维护系统更健全,几乎在每个地级市都有4s;四是看不惯L8油箱比底盘还低几公分。 特别讲讲空气悬挂的问题。这个东西确实很馋人,很多人诟病蓝山没有空气悬挂。之前,基本上在百万级的豪华型轿车上才有这个东西,后来新势力借鉴过来作为拉高逼格的一个配置。但是,空悬最大的毛病就是气囊耐久度差,容易漏气,且保养维修成本极高(一根差不多要过1个w)。现在空悬寿命期普遍只有5至6年,而且长期停放,寿命还要大打折扣。作为30万至40万区间的车,这个维修成本显然是一般车主不能接受的。所以从长远用车的角度来讲,特别是路况较差的用车环境下,选择传统液压减震更具性价比,少了很多烦恼。
【驾驶感受】领克900的驾驶感受呈现豪华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其提供三种动力组合,试驾的2.0T+P4电机版本4.6秒破百,顶配车型4.3秒的加速表现同样跻身性能第一梯队。双腔闭式空悬+魔毯预瞄式主动悬架的组合,在颠簸路面过滤细腻,车身姿态保持从容,舒适性优于同级。操控方面,方向盘转向精准,路感反馈清晰,即便车身超5.2米仍具备良好的灵活性。纯电续航270-280km处于插混车型领先水平,支持72kW快充,30%-80%充电仅需30分钟。智能驾驶系统虽未体验顶配Thor-U芯片版本,但Orin-X方案已实现L2+级辅助,高速领航与城市避障表现稳定。内饰交互以30英寸联屏为核心,双8295芯片保障流畅度,分屏操作与AR-HUD提升行车便利性。不足之处在于车机UI细节仍有优化空间,且三电机与后轮转向仅顶配可选。综合来看,领克900以均衡的动力性能、越级的舒适性配置及创新交互体验,成为30-40万级插混SUV的高性价比之选,尤其适合注重家庭出行品质与科技配置的用户。
【购车经历】 原A4L车主,开了6年了,去年开始周围的朋友慢慢的都在换新能源,我自己也开始关注新能源车,结合自身需要,主要关注理想L8和蔚来ES6,两个都试驾了,都挺好,开起来操控感觉蔚来稍好,外观个人感觉蔚来稍好,纠结蔚来的5座,换电模式以及保有量,5座不如6座,因为家人可以单独座椅更好休息,换电模式有点局限,例如节假日连服务区都进不去,不好换电,保有量,我喜欢买偏向大街上看的多的品牌的车,例如之前的A4L.综合考虑,选L8.补充说明家里主要就3人用车,2大一小,6做当4座开 【提车价格】 官方补贴5000,广州补贴16000 【空间表现】 空间可以,我也没有开过空间大的车,至少都是两厢和三厢,我车上也不放什么东西,都空间要求不高 【续航能耗】 充电95%续航180km,油箱加满显示940km,现在开了2000km左右,主要用电,油还没有用完提车后加的一箱。 【辅助驾驶】 一般,高速可以用,也比较好用,城区一般,堵车时可以使用,广州电动车比较多,城区路况复杂,我一般不使用,主要是堵车时辅助 【智能座舱】 凑合,语音识别还好,控制方便,解放双手,AI方面待加强,可能我不是按智能座舱来看待它,我是按AI的角度 【内饰】 内饰可以,我选的白色,有小小孩的家庭慎选,容易脏,我们的是初中生了,基本上还好 【最不满意 提车第二天就去了售后,原因的方向盘歪了,不是跑的方向歪,就是方向盘装的不正,目测有个不到5°的倾斜,提车当天发现,第二天去售后,合计半小时搞定,售后还不错,出厂的质量尚还有待加强.其他暂无
【购车经历】 家里原有一辆2010年购置科鲁兹手动挡,换过火花塞、电瓶、灯泡,防冻液有点漏,手排换挡头塑料开裂换了一个,车顶布部分脱落。除此之外车子没有什么大毛病,车子皮实、底盘扎实、操控好开,当然车子肉、油耗高、夏天空调不给力、手排堵车开的累。 家里有二娃后,换车心思就蠢蠢欲动,目标就是6座或7座,日常使用80%时间4人,20%是6人。但种种原因23年换车计划暂时搁浅。今年1月,科鲁兹连续出了几次故障,上午出修理厂下午又进修理厂,媳妇一怒之下说换车,于是又启动看车进程(其实1月份买车不合适,过了12月冲量期,车企或多或少收回了优惠)。 选车过程。首先pass掉了唐,不是车本身问题,是销售问题。唐一直是我首选(性价比真高),但销售就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原话:“现金优惠1万,没有赠品,我们比亚迪去年完成300万目标,今年销量不是我们的目标了”,这销售素质彻底打消我试驾欲望(本想试dmp)。不过也幸亏没买,不然荣耀版刺这一刀也是够狠。 然后就是理想L8和蓝山(问界个人原因没考虑)。首先理想L8外形圆润符合国人审美,增程和混动个人没什么倾向性,两者大差不差。理想逼格给满,电吸门、空气悬架、座椅电动折叠、车机、更好的隔音。1月份车价优惠力度在3-4万,但价格没达到预期,而且理想增加逼格的东西对我来说不如一个电踏、小桌板有用;同时车机虽好,但大部分功能95%时间是不用的,我开车只用导航和听歌,停车刷手机,娃在车上我连语音唤醒都关了(太影响开车),还有媳妇坐理想晕车,试驾几次上车就睡觉,不过媳妇表扬:这就是高级感吧。。。 然后就是蓝山。31.88的蓝山(加包官价)啥也不是,但优惠后的蓝山就很香,特别是对比唐DMP后,性价比出众!加上媳妇领导去年就提了蓝山,询问了真实用车感受,比网上水军黑子靠谱多,同时销售承诺春节前提车。于是1月20日下定蓝外橙内,2月7日提车。 【驾驶感受】 1、纯电很安静,市区提速很快。电车的优势不一定是用车成本,但行驶品质确实一旦习惯了,就回不去了。四线城市上下班通勤,纯电一周一冲没压力。 2、加速很猛,市区和高速都是速度随踩随有,毕竟马力和功率在这摆着。 3、悬架有韧性,家人没有晕过车。底盘前悬虽然是麦弗逊(受限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局),也没有空气悬架,但是长城调教的很有韧性,好处是驾驶感好,坏处就是对细碎过滤没有理想那么软。 4、从小车换大车需要适应期,行车、会车、停车不好把握两边距离,哪怕有360环视和透明底盘。开蓝山也改变了之前频繁左右变道超车的习惯,特别是带着家人开车更加佛系。 5、高速NOH不画龙,在网络信号好、车道划线清晰的地方,你可以大胆的交给车自己去开。但自动驾驶策略保守,所以高速路况好我开NOH;车流量大又要赶时间,我就自己开。 【油耗】 春节带家人出去转了一圈,900多公里开智能混动,油耗5.1,电耗8.5,高速上不用跟纯电抢充电桩。 【乘坐体验】 空间同级别最大,三排是真能坐人;前排按摩力度可以,后排没坐过也没试过;隔音很好,全车双层加胶玻璃;储物空间多,推荐买手套箱隔板更实用。 【最满意】 加速、油耗、空间、隔音,无线充电速度很快,自动泊车可用。 【最不满意】 1、抬头显示字体再大点,显示的导航信息往往看不清。 2、车机需要再优化,一是优化导航,增加浅色模式、交通灯读秒和语音包;二是增加腾讯视频、B站、网易云音乐之类的。 3、自动刹停策略和提示需优化,太突兀。 4、没有哨兵模式,官方也没说啥时候更新。 5、全国价格不统一、赠品不统一,相比较理想的直营店,比较影响购车人感受。 6、充电桩只送30米线,超出部分40/米,我们家用了60多米,都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