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发布于:哈弗枭龙MAX车友圈
8月份终端销量加起来,应该不超过3000,长城面临艰难选择。月底压货的话,至少把销量拉到6000+,最好7000-8000,才能给消费者一点点信心。批发量和终端量至少3000-4000的差额,加上7月批发量和终端量3000+的差额,渠道里面就有6000-7000的库存量。长城要么大幅降价,要么彻底躺平。 我猜测长城会选择躺平,把赌注压在新上市的猛龙上面。下订的朋友咱们一起关注一下,如果猛龙9月份来一剂猛药,来个震撼价格,咱们就一起冲一下,如果还是半高不低,大家就尽快退订,散了吧。 长城急需一个爆款,一剂猛药。再这么混下去,就没有然后了。当年的长虹一度销冠,现在去哪了?好好想想吧。 另外,劝长城一句。砍掉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产品线,集中力量把几款做好,从外观到内饰,到动力,到品质全做好,每个价位区间就一两款车,也许还能挽救,这么下去真的就凉了。战线太长,力量太分散。
我看到一个车评人说枭龙MAX之所以保不住电和不能手动四驱,就是因为Hi4这套双电机系统天生就设定的;另外一个车评人说,电量在5%时,0到100从,8点多秒到14点多秒(测试四次),这明显是动力受限了哇…那味车主来说说,这是不是真的呢?
长城的混动目前还停留在比亚迪五年前的阶段,就是秦dm那一代,长城绕不过比亚迪的专利
不建议在这相关的圈子里提比亚迪,不然后面你懂得
@天涯浊酒消君愁:长城的混动目前还停留在比亚迪五年前的阶段,就是秦dm那一代,长城绕不过比亚迪的专利
最大的败点: 1.没上1.5T的发动机 2.没用上二狗的内饰。 总想着对标宋系列,所以上1.5L,比亚迪有先发优势,宋亏电油耗低,所以销不好是必然。 如果把两大败点解决,则会: 1.在动力总成上对宋系列形成以高打低,同时亏电油耗也会低至与宋齐平 2.整车(含内饰)对宋系列也会有优势或持平,再加上4驱的加成,会爆款。
长城……原谅绿(原谅你)提建议
最大的败笔是营销,都被xxn占领了
枭龙max把我消费者心里有问题,抛开外观,你弄一六点几秒加速,电四驱的作为卖点,老百姓就买账了?耗电加油耗高!这就是卖不过比亚迪根本原因,比亚迪中规中矩,油耗控制很好,普通日常大部分通勤在乎的是平顺和省油,谁会在乎有没有四驱,谁会看中提速,这些看似不实用配置就成为了鸡肋和增加了长城造车成本。
丑的外观(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拉踩的发布会 互踩的自己 hi4还是有点东西的
四驱北方很需要,雨雪天打滑,之前不买四驱是因为贵且油耗高,现在这个区间的四驱 没得选了
没抓住要领,比亚迪的特点是够用就行油耗低单档,s7是漂亮加内饰增城大电池,l7是动力强1.5T发动机,外加抓住女人的宠爱副驾,油耗还过得去,长城呢?四驱吗?不是必须品啊,当初如果内饰外观美化下,电池换便宜些的磷酸铁锂,价格打到16万顶配绝对有的玩,现在越作越死的快啊
开局老老实实最低配砍掉,改成目前中配,不比上市两月花式降价强?败口碑又捞不到销量
就是那么一丝丝,想割一刀的心态,让长城把定价上的扭扭捏捏表现的淋漓尽致; 跟枭龙max一起的小弟枭龙,彻底成了小丑🤡
@那什么Lee:开局老老实实最低配砍掉,改成目前中配,不比上市两月花式降价强?败口碑又捞不到销量
长城插混性价比吊打同行,销量不好只是那些人不懂车而已,这款不行就停产出新款,总会好的
宇宙牌香烟
你说的很对大不了停产
还没发现吗?长城现在只能被动的应付市场,新上市的无论是枭龙,还是枭龙max等等车型都是被动的迎合市场,很敷衍的那一种,所以市场给他好好上了一课!但凡你新出的车型,外观设计的好看一点,内饰精致一点,加上哈佛以前积攒下来的质量口碑都不至于卖的太差。感觉哈弗就是不需要爆款,担心把精致的内饰和好看的外观给了中端车,高端车卖不出去,现在的情况是中高端你都卖不好,哈弗在新能源领域急需一辆流量车型,我不相信哈弗的管理层看不出这种情况。。。
长城管理层还沉浸在H6和坦克系列的辉煌中大概就是有我就是中国SUV扛把子,你消费者凭什么不认可
对,就像长安吉利那样,也慢慢站稳脚跟了,他们起步都比长城慢一点
长城是吃错药了,四驱不是刚需,油耗颜值等更重要一些,长城枭龙的颜值可真是一言难尽
不是四驱刚不刚需,看结构可以发现,Hi4比后驱增程只多了2个模式分类。一是高速直驱,二是前电机双通道,可执行驱动任务。Hi4是长城有意往后驱增程尝试的一条路线,和深蓝S7对比,油耗相差不大。比后驱增程多出来的两个驱动模式,直驱是为了保障高速工况动力优先,电前驱是锦上添花。估摸着明年,哈弗还可以继续向下试探,保留直驱,把双通道P2.5换成单通道的P1,取消电前驱,把价格下探到15以内。可以命名为Hi2x2,低速电后驱,高速直驱加电后驱,低速亏电后驱增程,高速亏电并联四驱(前直驱后增程),亏电保电直驱加P1充电。为了保障发动机功率,至少配1.5T。
老百姓代步车要啥四驱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