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马力比小米双倍还要多,但是加速却比其慢?

    7天前发布于:汉L EV车友圈

    马力大很多,扭矩却只高了20牛米,车重重了300kg(相当于4个成年男性了),车身造型使其风阻系数(网上查到是0.23cd)是明显高于小米SU7的0.195,这些应该是致使其零百慢于SU7的因素。但是这车的后程应该很给力,看了yyp的试驾视频,其100到200km/h用其语言表述颇为优秀(当然他试的是四驱版)。 综合其他方面的配置优势:1000V对400V平台、快得多得多的快充,全系标配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智驾,更大的实际后排空间及座椅乘坐舒适度,这回比亚迪真的有得打,只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小米SU7的外观和智能化(不包括智驾,智驾这块我最近看了一些测评,小米HAD不及比亚迪天神之眼B,甚至在一众“头部”对比中,小米垫底),确实有更大的吸引力。

    作者提到的车系:


    • 续航和外观才是王道,还是打不过小米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加速看扭矩,比亚迪扭矩跟小米只多了20,单比亚迪车重。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你学过物理吧,你觉得为啥要这样做,无非就是怕起步破百马力太大车主控制不住这个爆发力,所以加速前期限制功率,避免跟小米那种起步控制不到造车事故,后段就解开功率,后段加速就猛的要死,马力对比就能看出来了,这就是比亚迪造车经验,ESP调整非常保守,安全第一。

        回复发表于6天前
      • 比亚迪更你说限功率了? 不行就不行,还到处找理由

        @我就是迪吹行了吧你学过物理吧,你觉得为啥要这样做,无非就是怕起步破百马力太大车主控制不住这个爆发力,所以加速前期限制功率,避免跟小米那种起步控制不到造车事故,后段就解开功率,后段加速就猛的要死,马力对比就能看出来了,这就是比亚迪造车经验,ESP调整非常保守,安全第一。

        回复发表于6天前
    • 明细锁功率了,z9gt那个车我感觉锁的最严重。1000p给600p加速差不多

      评论发表于5天前
      • 马力是su7的两杯,为什么加速还不如小米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电池80度能跑700公里吗 小米100度电池才标注700多公里吧 比亚迪电池这么厉害吗?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电车想做无脑快很简单,看厂家怎么标定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扭矩差不多,那么起步就差不多。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1000V理论上是可以充的快,但前提是得有800V或者更高级别的,比如比亚迪的1000V充电桩,但这在现实中并不多,高速上的服务区还有很多国家电网的充电桩,只有120KW的功率,其次,比亚迪的天神之眼B好不好,还不知道,毕竟还没实践过,等实践了再下结论不迟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你是真没看发布会啊,这个兼容 400 伏。所有桩可以吃慢。120 的那个桩双枪可以吃到 200 出头的功率

            回复发表于6天前
          • 120的普通桩能干满120,插两根就240,还是全程满功率,这也比其它品牌优秀得多了

            回复发表于6天前
        • 车身用料不一样吧,小米都是铝合金轻比亚迪都是钢

          评论发表于3天前
        • 真有人2025年了还去买小米那个垃圾落后不止一代的车么,等到车能交付已经2026年了,落后家伙两代了,到时候车就剩一个壳子了,街上多少小米车了,你还有那个情绪价值?刚出来我承认小米能打动消费者,现在这都一年多了,车到手还有个屁的情绪价值,要技术是没有的,营销脑残粉是有的,就一个组装厂,靠营销出来的车有人拿这个当宝,你小米在世人眼里不就剩下个营销了么,有人说一句小米技术多么多么好,笑死人了,笛子这么多年的技术沉淀,在国内都还没有产业链结构的时候笛子一步步打出来今天这个局面,小米入场的时候供应链,产业链齐全这才给了小米如今良好的环境,现在这么多人拉踩笛子,真TM无敌了,吃水还不忘挖井人呢,现在这一大群脑残米粉拉踩这个拉踩那个,你有钱买么,那么多在这儿嘴强王者,要买的早买了,还上这儿拉踩这个,拉踩那个啊

          评论发表于昨天 15:35
          • 两驱原厂245的轮胎不可能跑进4秒级,5秒多已经是极限,除非上半热熔,不过这车功率500千瓦,扭拒才420太变态了,正常汽车扭拒是功率的1.5倍以上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功率高,扭矩低,那就是转速高咯,转速高后段加速和极速就高咯。明显是调教问题。

              回复发表于5天前
            • 就是电耗和散热会差点

              @嘿嘿加工资了功率高,扭矩低,那就是转速高咯,转速高后段加速和极速就高咯。明显是调教问题。

              回复发表于5天前
          • 提速太快和极速太高真的没太大用,把这部分的成本给到其他方面更实用。希望以后的汽车都就能定制选配

            评论发表于5天前
            • 扭矩和车重还有车子的定位设定你是一点不说

              评论发表于前天 15:53
              • 鉴定完毕,啥都不懂扭矩一个420一个400,按理说同质量情况下420能比400的快0.几秒左右,准确来说马力是看60以后的中后段加速,我不信从60开始和小米拉不开距离到160的时候差几个车身应该有的

                评论发表于前天 21:10
                • 到1000kw真有用吗?桩才建呀,建好了一度电收你2块3块,平时压根也不舍得充。高速也是120kw国电充的多,很少有超充桩。来个800v 300kw都够用,给100度电实惠,还能多跑少些焦虑。

                  评论发表于5天前
                  • 500V桩子,双枪充电,不是1000V吗

                    回复发表于3天前
                  • 河北大哥,没有1000v充电桩没关系,高速上两个240kw的桩充满也就19分钟,要是遇到蔚小理快充桩还能更快

                    回复发表于前天 20:06
                • 发布者,你要看极速和后端!其实比亚迪的数据是比较保守的你可以去试驾一下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别跟我说小米性能车,BYD才是。集各种高科技之大成,小米只是组装车,没有核心科技。车子也不稳定,自家的电池还着了,想联手TSL绞杀国产新能源。不久的将来会列装国外电池包,可惜卡在了关税上,人算不如天算。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小米标准版用的不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吗?

                    回复发表于6天前
                  • 你品你细品,连小米自己都不敢承认用的是BYD电池包,但不妨碍夹带私货,利润最大化啊!

                    回复发表于6天前
                • 马力大后期提速快极速也快 扭矩大起步快 各有优缺点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就是把扭矩给锁了 ,后驱600多匹马力 ,一个不好就容易出事故

                    回复发表于6天前
                  • 是的

                    @暴龙战士zzz就是把扭矩给锁了 ,后驱600多匹马力 ,一个不好就容易出事故

                    回复发表于6天前
                • 高转速电机的扭矩一般都偏小,这么大功率的后驱车子,前段加速一定是限制的,不然轮胎要冒烟

                  评论发表于6天前
                • 马力是扭矩和转速相乘得出来的,加速看的是扭矩,马力大是因为转速大

                  评论发表于5天前
                  •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没有问题

                    回复发表于5天前
                  • 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功率代表的做工量(既相同时间内,功率越大,做工越多)。扭矩只是一个杠杆原理的一个指标,所以功率等于扭矩(还要再乘以转速),转速相当于移动距离。配上一个大一倍的减速比,那扭矩就会放大一倍,移动距离也会缩小一倍。总结:功率大一倍的情况下,移动距离相同时(配上大一倍的齿轮比),扭矩就会大一倍。因此,加速要看电机的功率和齿轮比。极速相同的情况下,功率越大,加速越快。至于你说的扭矩,是可以通过减速比改变的。举例:150千瓦扭矩100的电机,比75千瓦扭矩150的电机跑的快。(因为功率大了一倍,在齿轮比配置为极速相同的情况下,假设75千瓦电机设置1:1齿轮比,150千瓦的电机匹配的齿轮就会大一倍,也就是扭矩100×2等于200)。

                    @努力提su7不知道我的观点有没有问题

                    回复发表于4天前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