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重点大学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新能源汽车动力学与电子控制技术方向。爱好:怼任何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拼积木技术的所谓“公知”
搞新能源的研究僧
一个两个的就会黑哪吒,黑小鹏这种良心企业,前段时间还黑蔚来,难道恒大的前车之鉴都忘了?大企业在雪崩的时候开的会更加凶猛且不可阻挡,巨型企业雪崩的会更快都忘记了?不要天天拿国产良心企业开涮,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他们都倒了,大品牌只会更贵,对普通消费者没任何好处
黑子们,这还有什么能黑的?把良心车企黑倒闭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隔壁某迪的宋,70公里混动都卖你13.58舔他对你们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支持这种良心国产,让他活下去,活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哪吒汽车!加油啊!!!
这也算2025新款?为了更新而更新?这样的小改动有啥意义?刷存在感?
还是没有吸取L6上市时的教训啊,又想高开低走
B级插混,正式步入10万元时代!
不可否认的是,比亚迪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都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是行业的先驱,是民族的骄傲! 但是,2024年,为什么业内人士越来越少去推荐比亚迪了?在此特别声明,就事论事,客观评价这种现象!如果有喷子口无遮拦,也别怪我嘴下不留情! 首先我们要注意这个时间节点,2024年不推荐了,包括我本人在内,在2021、2022、2023年上半年都是极力推荐比亚迪的,但是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我没有推荐过我身边任何人买比亚迪,原因如下: 第一,比亚迪的产品竞争力在不断下降,主销车型多发布于3-4年前,至今并没有大的技术换代,也就是说你在2024年买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的主销车型,买到的是一个多年前的老旧产品,新能源汽车迭代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去年的车今年可能就落伍了,更何况是3-4年以前,产品力跟国产竞品比已经严重不足了,这是友商的“后发优势”; 第二,比亚迪被诟病多年的筷子悬架在多数车型中依然没有改变,底盘垃圾几乎已经快成了比亚迪的标签!2024年了,消费者对汽车驾驶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了,你不能再用4年前的思维去应对今天的消费者,不该省的成本不能省了! 第三,比亚迪的小聪明害了自己,这估计是比亚迪自己也失算的地方,比如,低压油箱事件,为了节约成本,在dmi车型上使用低压油箱,在被长城举报以后,为了避免高额罚款,不经车主同意偷偷OTA让发动机频繁自己启动,偷“我”的油,达“你”的标,环“他”的保,败了一大波好感,再比如车机使用消费级芯片(车上应该用车规级,成本高几倍),再比如车身不镀锌导致容易生锈,再比如减配副驾钢板(碰撞测试不碰副驾)等等,都是为了减成本,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迟早会被反噬! 第四,价格仍然虚高,没有性价比,虽然经历了冠军版、荣耀版的降价,但是跟同级别竞品相比,仍然价格虚高; 第五,就是那无处不在的水军,我不知道这部分人是拿工资有人养着的专门水军,还是确实热爱这个品牌的真分数,反正这群人在维护比亚迪的同时,真的没少给比亚迪败人缘,让人多人因为水军的问题反感上了比亚迪! 最后,很多人会说,比亚迪都被你说成这样了,销量不还是遥遥领先?对,这说的没错,比亚迪的销量仍然是国产车扛把子,其实这也是我所乐意看到的,国产车销量好,大家应该都会为之高兴,但是并不能因为销量而掩盖、不去正视问题呀!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统一回复一下:销量≠产品力,原因如下 销量高,车就好吗?只能说,二者之间有关系,但是不一定!影响销量的因素非常多,比如:入局时间、品牌知名度、价格、外观、市场占有率、母公司资金是否充裕、产品力、消费者汽车知识的了解、身边人的影响、车企口碑、安全性、配置、油还是电、驱动形式等等等等太多太多,几十上百种。而专业人士更看重什么?产品力本身! 比亚迪销量高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原因: 1、入局早,最早放弃油车全方位布局新能源,新能源的名声是最早建立的,消费者已经把比亚迪=新能源在心里绑定起来了; 2、市场占有率高,在别的厂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凭借宋、秦、唐、元还有驱逐舰05、海豚等车型大杀四方,毕竟没有竞品,迅速占领市场; 3、多次的降价收割市场; 但是,本文是从产品力出发的,我只能说,销量不等于产品力,在2024年,比亚迪产品力不足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毕竟车型面临大换代(有没有计划大换代不得而知),业内人士更加关注产品本本身,所以,他们也不会给自己身边人推荐产品力不足(性价比不行)的产品!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都2024了,还有一群某车企信徒天天把刀片电池吹上天!并不是想说刀片电池不好,我只是受不了一群啥也不懂的信徒一天到晚把刀片电池“奉为神明”,吹的没边,吹的天下无敌,吹的遥遥领先!吹的宇宙第一!太无知了!!! 刀片电池技术含量很高吗?在2024年很领先吗?答案是:绝对不是! 首先,刀片电池并不是一种新型电池!它仍然是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于特斯拉车上的电池(磷酸铁锂),最大的改变只是形状的改变,将圆柱体变成了长方体!内部电化学原理还是一模一样的!他并不是新型电池! 其次,形状改成长方体以后,内部结构也会相应跟着改变,这让它天然的具备了不怕穿刺的优点(应该99.9%的人都是通过穿刺实验没短路起火认识的刀片电池吧),但是!但是!但是他怕碰撞怕挤压啊!真实的车祸场景有几个是穿刺破坏电池的?多数都是挤压!他不像圆柱体电池具备挤压缓冲的能力!所以,比亚迪并没有做到发布会上吹的把“自燃”二字从字典中抹除!因为车祸中“穿刺”电池并不多见!比亚迪的车该烧还是烧,并且烧的还不少! 再次,刀片电池单体太大,内阻也随之增大,内阻的变量太不可控了,因此一致性非常差!注意,是非常差,别跟我说磷酸铁锂一致性都差,刀片电池是更差,注意我的措辞“更差!”,所以刀片电池的衰减会来的更加猛烈!稍微懂一点电池知识的都知道,木桶原理,一致性对电池包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至少我身边,我都已经知道好几个朋友的比亚迪车,售后打电话以“幸运被抽中”免费检测免费换新电池的名字,把电池“偷偷”换了!怎么?企业是做慈善的?无缘无故主动给你换新电池? 最后,刀片电池在布置上舍弃了电池的支撑(能量密度有一些提高也是因此,这叫有舍有得),因此碰撞以后更加难以修复,只能整包更换!售后成本非常高!这都是车主或者保险(最后仍然是车主)在承担!就算只坏了一节电池,由于装配工艺问题想换单体也非常难! 总结: 刀片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有一定提高,生产成本有一定降低,相比于“板砖”电池也具备一定的散热优势,并且不怕穿刺等,以上这是优点; 但是缺点同样明显:一致性非常差,怕碰撞挤压,衰减更加猛烈,电池支撑不足,维修成本高等! 最后的结论:刀片电池领先吗?曾经或许领先过一段时间,但是!2024年,不领先,甚至落后(二代刀片出来之前都是落后),曾经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是齐名并列的,但是现在,宁德时代遥遥领先,货真价实的遥遥领先!刀片电池,落后,现在在国内最多中游水平!!! 求求你们了,别再吹了,看的我尴尬症都要犯了!
很多人在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仍然是思维特别传统,按照买油车的标准去选新能源汽车,其实大可不必啊! 新能源技术大家起步都差不多,甚至国内比国外要更早投入更大产业链更加完整,既然大家都差不多,那为什么还要为品牌的高溢价而买单呢? 买油车如果你对有些品牌有信仰,可以理解,油车发展了一百多年,机械结构和可靠性合理性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你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个配置并不高合资品牌,图的是他的百年历史,图的是他的质量稳定! 但是新能源大家差距并不大,你就只考虑一样的钱,谁能给你更高的配置,更可靠的安全性,更舒适的享受就行了!谈什么品牌加成?三电技术已经多久没有突破了?大家都卡在瓶颈多少年了,差距能有多大?品牌能有多大的加成?唯一需要再去考虑的无非就是这个企业的生命力还有多长售后有没有保障,仅此而已。 某些宗教品牌和他的宗教信徒们,真的是一群狂热份子,客观评价都不允许,不能说他信仰的品牌的一点不是。你跟他讲技术,他给你讲销量,你跟他讲产品力,他跟你讲销量,你跟他讲性价比,他还是跟你讲销量,真是一群无知的人,活该你们被割韭菜! 23年之前这个品牌技术上还有一点优势,性价比也还马马虎虎说的过去,但是23年之后至今,他要技术没技术,要性价比没性价比,全方位没有竞争力这一点某粉真的看不到?某品牌现有的量产主销车型整体落后一代这还有争议?就只会拿销量做最后的挣扎。 并不是说销量不能反应问题,而是影响销量的因素太多了,产品力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买新能源车不更应该考虑产品本身有没有竞争力,价格有没有性价比吗?至于影响销量的其他因素比如品牌力,售后网点数量,知名度,外观,同级别竞品竞争力,消费惯性,市场占有率等影响因素太多太多了,销量不能跟产品力画上等号。先发优势积累了马太效应而已! 你想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或者你想用一样的钱买到更高的配置,那你不就是的去看产品本身吗?其他的都是为溢价买单! 既然你们愿意为高溢价买单,那就活该你们当韭菜啊
这价格也太劲爆了!!!香!期待一下纯电价格!!!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发布吗?
我去餐馆点一只鸡,你可以告诉我这道菜是怎么做的味道为何这么鲜美。但是你大可不必告诉我你的养鸡场是怎么开起来的鸡是怎么长大的。 同样道理,作为消费者,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理解你的AI大模型如何建立的这种能力,你只需要告诉消费者他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就够了,你给这讲几十分钟大模型的意义是什么? 直播间人气都没了,控场团队这会心里估计正在骂娘呢,搞不清楚重点。 老周,你真不是来救哪吒的,你是来给哪吒上香的!
我一直认为哪吒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营销部,现在看来,我是大错特错了,哪吒的问题不在别人,就在张总本身,张勇给哪吒埋上了最后一锹土! 第一,发布会岂是儿戏?还能鸽网友?这都能放鸽子?这都能随便改? 第二,张勇越来越学会李想的戾气了,没有理想卖的好,但是毒舌开始对标李想了,这是真嫌哪吒死的慢吗? 我本人是非常欣赏哪吒的车的,配置高用料足,价格还低!但是这个品牌太不争气了!一手好牌一年的时间打的稀烂! 问题就出在张勇自己身上!
插混的价格已经打下来了。 正经尺寸纯电SUV,A级(4.6m左右),500公里续航,什么时候能来到10万内起售。目前最接近这个价格的是哪吒X,但是品牌有点让人担忧,不敢下手,希望吉利、奇瑞、长安这些老牌车企能把纯电suv的价格打下来!
混动版本都上了这么久了,跟秦在10万以下市场厮杀,当初说三月上纯电,这是看价格战打得太凶,不敢上市了?
宝子们,冲吗?
SUV!400公里版本的45度电池?这是续航打对折的节奏,比亚迪连锂矿都是自己挖的,续航上还这么抠抠索索的!没有老大哥的风范!
哪吒2023年可以说是经历了暗黑一年,2024年开年又没有起色,感觉现在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生死一线! 现在唯一能救哪吒品牌的就是哪吒L了,上市如果能成为爆品,月销售1.5-2万以上,哪吒品牌就活了,市场信心建立起来以后哪吒s、x、aya的销量一定会跟着暴涨!(现在很多人观望就是对品牌没信心怕买到绝版车),整个品牌的销量就一下起来了! 那问题的关键就是定价了!如果不能一炮而红,那就红不起来了,挤牙膏式的降价只会败光路人缘甚至让观望情绪更重!所以,哪吒!这次一定要一鸣惊人,哪怕这款车不赚钱,平进平出,也要把销量打上去,最好能有降维打击的那种冲击感! 定价亲民!定价亲民!定价亲民!重要的事说三遍! 很喜欢哪吒这个品牌,超喜欢哪吒S,哪吒,你可一定要活下去!!!
车圈不是手机圈,过度营销这个事,在车圈并不适用,稍有不慎就会被反噬,小米su7预热了这么久,掉了这么久的胃口,如果不能在价格上给大家一个特别大的surprise!让人疯狂的那种惊喜(哪怕你的价格比同级别略低都不行)极有可能会被舆论淹没(理想MEGA就是前车之鉴),你的价格,一定要远低于预期才能满足广大车友,耗子尾汁
一个个的新车上市都要置换补贴,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不管你车多好多有性价比,哪个冤种愿意第一辆车无缘无故比别人贵几千上万?这是哪个老六想出来的馊政策?这一个个的品牌是主动放弃首购车主了吗?这可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啊!主动放弃客户群,为何要这样啊!
预热了半年了,C10终于出价了,新款C11和T03也揭开价格面纱,你满意吗?我觉得还差点意思。你会选C11还是C10?
这价格大家满意吗???还能再等等? 跟长安启源q05长续航版本9.69万比,你们选谁?
比亚迪,你也开始不坑穷人了吗?168万!!!你可真敢卖!!!都一两百万了连个三元锂都不给上!!!飘飘然啊!
其他厂商,你们加点油给点力,给比亚迪上点压力吧,不然这家伙实在太飘了
目前混动是有性价比了,纯电依然溢价偏高,没有性价比可言,你最希望哪款纯电降价?
荣耀版之前,驱逐舰05一直都比秦plus贵2000左右,现在荣耀版一出,反过来了,驱逐舰05更便宜更值得了
本以为警方判罚以后事情就告一段落了,没想到一波波的反转对奇瑞一家越来越不利。奇瑞公关部法务部本以为接住了这波“泼天的富贵”,没想到接住的不是满满流量的肉,很可能是一坨巨臭无比的💩,吐也不是吞也不是,骑虎难下! 这一波,你们站谁?
你回答100个问题有何用?现在所有人想知道只有一个问题——价格!
2023年的抢“7”大战,看似结束了,好像又没结束。2024年,内卷肯定加剧,拭目以待
华为的确很强,国家荣耀,人民荣耀,但是华为进入的领域价格几乎都翻翻了。 国家需要华为这样优秀的企业,但是人民更需要小米这样亲民的企业,希望雷总、希望小米能将已经被拉高的车价,重新拉回到15-20w区间
这小米汽车如果真的是12月28号发布,那现在应该要开始预热了啊,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等的急死了🥺,再不上真要买哪吒S了😭
400v,麦弗逊,62度磷酸铁锂,还是一个什么没听说过的东昱欣晟电芯,18.8万为什么大家还会觉得很便宜啊😂这车外观是很漂亮,尺寸也大。但是电池、地盘、高压平台这些关键的技术指标都并不出众啊,大而美就值十八万八吗?如果是这样,五菱星光也可以卖14-15万……我觉得还是高了
为什么纯电好点的车都在15以上,10-13w就没一辆能打的纯电车吗?有没有是个男的开的,10-13w的,纯电车,500公里以上的,不分车型
提问想入手哪吒s22款增城小版,销售说落地17左右,兄弟们你们多少提的啊,这个价格还有多少议价空间,照着多少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