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秦PLUS DM开起来什么感觉?车型:秦plus-dmi55公里续航旗舰版 今日SOC百分之25,用的智能保电模式。 今日里程:980-950=30公里 目前表显里程只省95公里,我需要跑100公里高速,沿途加油不方便,为了防止把我扔在半路上,只差20公里达到1000公里的里程时提前加油了,其实跑到今天这个数,一箱油破一千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如果不是我急着去开会,我慢慢走国道也许1050公里也不是问题。 这次一共加到跳枪一共加注了42.38L汽油, 截止加油前累计跑了980公里, 核算下来平均油耗为4.32L/百公里。 这个数值是我新车第一箱油跑到的,其中我还使用过原地发电功能,使用驻车空调在车里睡过觉,大脚油门超车,高速极速驾驶,等等非常耗费燃油的动作,如果作为我日常正常驾驶,我觉得一箱油跑1100公里都不是问题。 通过这一箱油的测试,从我一个普通车主的视角感受了这个车得油耗,行驶品质等等,我真心为比亚迪点个赞,国产汽车真的崛起了,也祝各位准车友早日提车。 结束一周的工作,我也给我的秦plus洗个澡。 以后我会不定期向大家分享用车心得。 第一张加油照片,第二张加油前仪表显示,第三张加完油后仪表显示。
#秦PLUS DM开起来什么感觉?年前刷抖音发现比亚迪发布了超级混动秦plus,油耗超低到3.8L/百公里然后马上予以关注,主要原因一是有购买落地15万内的第二辆车的计划,其次因为之前朋友购买过4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包括一代秦、唐DM、宋 DM、秦Pro ev,对比亚迪技术实力特别是新能源这块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所以也推荐给我这个车。前面说的比亚迪这几辆车我都开过包括新能源的小鹏P7和蔚来,电车一旦开上手,哈哈推背感杠杠的,轻松秒杀20万以内油车,但电车最大的痛点是续航焦虑症及冬季缩水,反之秦plus宣传的续航1000km以上并且可油可电还是绿牌(本地长期限号)消除了电车的最大痛点所以于年前交订金(不多也可随时退这点给个赞👍👍👍👍)。 过年后工作忙起来没车很难受,但得到消息秦plus3月份才上市所以这期间看了很多其他车,也包括秦plus各种信息(大部分是质疑包括吐槽仪表盘气囊配置保养费用发动机技术等等),对比星瑞、B70等车辆空间比秦plus大,外观各有特点,但星瑞吃细粮烧95的汽油,B70油耗偏高,并且现在车辆越来越多车大不好停车,公司里安装了充电桩充电免费,就这样在来回看车翻各种评价的过程中终于到8号了发布价格但还是没车很是焦急,甚至还考虑买suv中的星途揽月(性能丝毫不输于普拉多,并且18号发布会前车就到4S店了还能免费试驾试乘几天),同时18号突然得到消息秦plus增配啦,顿时感觉很香。到19号4S店打电话问现在有55旗舰白色车可提我预定的时光灰还需要等待,因为20号有事没赶上当天的全国首提仪式于是约好21号提车。 感受: 1、提速快:23%电量情况下提速很快超车轻松 2、静止状态下发动机启动能听到声音还感觉比较大,但开起来后根本感觉不到 3、提车时油耗显示最近50km油耗6.2L(里程显示28km),然后出门加油开回来跑了56km,油耗变成3.5L。 4、底盘个人感觉不错,比较扎实(和大众朗逸、捷达差不多,比朗动好多了),过减速带偏硬但不松散,至于过弯因为控制着车速所以暂不评论。 5、发动机是根据情况启动的,电量显示23-26%之间波动(soc设定25%) 6、车辆起步没有顿挫很平顺和电车一样 7、时速90km噪音控制也不错,两个人轻松交谈,但因为新车还是有点味大部分时间都打开了天窗,实际噪音控制什么水平还不知。 8、仪表盘比较清晰,反光不严重,感觉挺好的等内嵌的上市就可以相互对比一下,2年内可选择是否更换(这里给个赞👍👍) 9、中控大屏(应该叫小屏,看习惯了王朝系列的大屏这个10.1的就显得很小了)反应灵敏,显示比较细腻。 10、座椅还好没感觉到什么不舒服,电动调节6向的很方便。 11、试听了一下渡口音效不错,耳朵不挑的话很好了。 12、回来后立马充电,显示充电时间2小时45分钟,功率3.3kw 吐槽: 1、当时看实车时感觉内饰配色不好看,但朋友说挺好看看来每个人的眼光都不一样 2、4S点极力推荐走贷款,手续费3000元24期的免息才3万多何必呢 3、没有配套的脚垫,4S店送简单的脚垫,贴膜,贴膜自己加钱升级高档膜(价格到位就是不一样比我老婆开的贴膜好多了) 写了这么多拍照水平不行
#新车试驾秦PLUS DM-i 超级混动试驾初体验分享 3月13号受销售邀请,去到了4S店试驾,试驾车型是白色的55km旗舰型。 外观就不啰嗦了,大家可以在懂车帝首页搜索比亚迪秦plus自行查看,吸引我的就是龙脸设计,箭羽大灯以及浮雕“秦”字标志,再加上本人就姓秦,所以有更深的吸引力(甩以前带个圈的那个标志八条街)。 坐上去之后,一体式运动座椅很舒服,本人身高172,体重170斤,这么胖也不觉得拥挤,调好主驾驶座椅之后,特意去到后排试了试,倚在靠背上很舒服,头部和膝部空间也足够,正襟危坐的坐直的话就会顶头(但我觉得也没几个人坐后排会坐直。。)。缺点就是后排座椅不够长,对大腿的支撑性略显不足。 方向盘以及中控台各种按钮都很方便操作,被众多网友吐槽的小屏仪表我个人感觉也挺不错的,很新颖,毕竟仪表就是用来显示各种信息的,信息显示齐全,方便驾驶员随时看就足够了。 语音交互系统真的很方便,各种操作响应很及时,也很好玩,识别的也很灵敏(开过几次同事的福特蒙迪欧,语音识别就不是很灵敏)。 下面说一下重点大家期待的上路表现,开起来之后,噪音很小,只能听见胎噪,发动机什么的不特意去竖起来耳朵听,基本听不见,然后就是加速响应真的特别快,特别平顺,毫无顿挫的感觉(没变速箱就是好!),由于城市路段,我最高时速只开到80,很稳很静。 说完优点说缺点,都知道秦plus的后悬挂是扭力梁式,实战确实不尽人意,路上有个半个平方大小,4厘米左右深的坑,我故意50左右的速度开过去,后轮颠簸真的挺明显的,这是我这次试驾唯一不满意的一点。 总结这款车我感觉开起来还是很棒的,毕竟这么便宜的混动,一个后悬挂的瑕疵还是可以原谅的,所以第二天我就订了车,灰色和白色纠结了好久,最后还是选择了随大流订了白色,销售答应第一批这个月底我就能提车,试驾毕竟时间短,关注我!到时候提了车再和大家仔细分享用车感受,感谢观看,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谢谢!
#秦PLUS DM「到店」观后感坐标上海浦东沪南路,看到了展车,不过之前我交意向金不是这家店。 先说看车原因,之前是北京绿牌儿,因为在上海5月就不让进内环了,公司正好在内环内两百多米,太寸了,所以想买个送上海牌儿的,之前电车2年卖了原价一半不到,贬值太快了,抵触电车,混动这个车最便宜,所以看了这个。 实际出乎意料地方:外观漂亮,音响还不错,车灯好看,后备箱空间真大。 不太好的地方:中间扶手箱太靠后了点,充电口做的真太廉价了,加个几块钱塑料配饰不好么。汉那个发光配饰也花不了十几块钱吧。 现场确认的疑虑:1、55高配展车没有行车记录仪,没有前摄像头,没有360度,没有前雷达。2、后排空间还可以我不会顶头,略显压抑但也不是那么明显,后排中间坐着极不舒适,不过这个一般不会坐人。3、车漆是那种有点璀璨的感觉那种,不知是不是叫金属车漆。我原来那个车就是纯白,老羡慕这种了。4、屏幕中间的是10寸,不是汉那个12的,会旋转,能语音控制。方向盘那个小屏幕确实小,不过架不住他车速那个字显示的大,所以够用。5、后备箱左侧有两个能打开的毛毡,之前看照片一直不知道是啥,现场看了,啥也不是,就是能看到里边的线路什么的,貌似检修用的。 附一些图片, 前两张是外观,我只能说符合我的审美。 第三张是人家打开了前盖我也排了一张,不过看不懂,电机上有层毛毡。 第四张电动调节,只有主驾驶位有。 第五张充电口,总觉得缺点装饰,尤其是看完汉的,几块钱就能搞定吧。 第六张是小屏幕,我拍的大,实际比我的华为mate20手机屏还短,确实小,不过显示车速字很大,看得清。 第七张是看着销售给人家展示学到的,在设置那里可以设置到多少剩余电量发动机给充电,最低25%,最高70%貌似。说是市区设置25最好用油充电,高速长途就70尽量别用油充电。 第八张,后排随便拍一个。 第九张,我有点感觉不好的,扶手箱太靠后了,右手打开很费劲,我不承认因为我胳膊长。 快中午人很少,我还在里边看了会儿腾讯视频,哈哈哈哈,不过不能上传。
#圈友鲜试驾静态体验比亚迪秦PLUS DM-i 55KM,重点说一下车机和车内空间方面的表现。 听说秦PLUS DM这台车挺火的,受车友圈邀请来写一篇“新车初体验”吧,静态体验可能不够全面,以下描述仅代表个人观点: 坐标吉林长春,对于北方城市,选择新能源汽车还是有些顾虑的,比如天气寒冷对于电池的寿命和续航能力的影响,再加上目前东北公共的充电桩基本没有。政策上没有限行、限牌。最终导致纯电汽车在东北的销量非常少。最近听说比亚迪即将上市的秦PLUS作为混动车型,在馈电情况下可以把油耗做到3.8L/百公里,而且不充电也完全可以当作纯燃油车使用,还可以上绿牌,还可以免税,真的有这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了比亚迪4S店。 首先外观方面就不过多赘述了,懂车帝里面的图片和视频已经很多了,而且很多地区的4S店也已经有了体验车。但是还要提一嘴的是它超级大的进气格栅配合LED前大灯,再加上一个简简单单的“秦”字,确实做到了让人过目不忘。 进入车内,整体式座椅(头枕高度不可调节),看上去比较特别,前后上下都是电动调节,整个座椅也比较宽大,但是坐上去的质感真的是一般般,而且座椅的表面没有打孔,对于这种仿皮且不打孔座椅,不知道夏季坐上去会不会把屁股烫熟。车内用料就不吐槽了,这个价位用料也好不到哪里去。对于前排中间出风口的设计我表示质疑,可能是因为中控台中间位置被可旋转式的大屏占用了,出风口被安放在很靠下的位置,这样空调吹出来的风从下往上走,使用效果怎么样先不说,这让我想到了当年非主流吹刘海的画面。 再来说说空间方面,先说储物空间,门板、扶手箱、挡把前面的杯架这都有,因为用了电子挡把,所以在挡把的下面又掏出了一部分空间,里面还有USB的接口,看上去挺不错。缺点是扶手箱又小又浅,基本也装不下什么东西。后备箱空间够用且后排座椅可以放倒,家用拉点长的东西也基本能满足。然后乘坐空间,本人168cm,前排调整好驾驶坐姿,空间够用,视线良好。来到后排,腿部空间不错,中间地台几乎纯平,头部空间不太理想,就我这小个子,靠着椅背坐直,头几乎顶到了车顶。坐在车内往后看,相比别的轿车,它后风挡玻璃的面积很小。 再聊聊车机和仪表,印象中高配的国产车都会装上一块巨大的全液晶仪表,而比亚迪秦PLUS却一反常态,做了一个很小的仪表。虽然重要信息也都有显示,但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电三轮车,确实是有点low。车机做的倒是非常酷炫,功能多,可联网,可下载软件,还可以旋转。但实际体验上更像是一台山寨品牌的平板电脑,整个屏幕都是密密麻麻的软件和功能按钮,看上去不直观,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中控上是没有实体按键的,所有的车辆设置都是在屏幕上完成,好在挡把附近有空调、自动启停、ESP等功能的开关,但是就空调控制而言,挡把附近的按键无法对温度、风量等细节进行调节,它只是一个快捷开关,具体的调节还得需要在屏幕上操作,屏幕上的按键小而凌乱,行驶过程中操作确实对安全性有些影响,而且调节的反馈不如实体按键来的直接。 对于我这种老古董,触屏车机完全取代实体按键一时半会儿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语音控制方面,“小迪”能做到得确实也不少,而且识别率也可以,日常的导航和交互功能基本都能满足,在车辆行驶中能减少动手的次数。在我看来也算是这个车机的补救方式。 最后来做个总结,静态体验下来,从外观到内饰,从空间到配置,在十万出头的价格区间中,比亚迪秦PLUS确实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宣称超低的油耗、混动能上绿牌、免购置税,在加上三电终身质保,6年或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给用户不错的踏实感。如果是限牌城市,能上绿牌的比亚迪秦PLUS确实值得考虑。如果是像我这样生活在北方,不受限牌影响,仅考虑油耗就没有太大优势了,同价位的燃油车可选择的太多了。如果不是网约车或长距离通勤,我更愿意买一台同价位合资轿车。
#懂车老王硬核聊车昨天我直播的时候讲了一个点,我觉得还有必要在这里再说一下。首先关于发动机热效率的考量其实是相对公平的,每家企业抛出来的数据是相对准确的,这一点可以信没有问题,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考虑这个热效率出现所达成的条件和它的设计格局是不是为了全转速域来考量的。 举个例子,比亚迪DM-i为什么他的骁云1.5NA的发动机有43%的热效率,原因是在较为狭窄的转速区间有好的表达,这个参数我们讲是非常优秀的,但并不能与强调全转速域的发动机进行非常狭义地比较,因为DM-i相当于是1个团队合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网络游戏,玩过网络游戏的人,大家都知道,把所有的技能点数都点到某一个维度上,它确实该领域能突破天花板,但是这个此时此刻就需要你的团队来配合你了。比如DM-i系统就需要使用电控系统让电机合理地介入来帮助它毙掉剩下的这个低效转速域了,那比如说本田L15b这台发动机,在他没有这混动系统的纯燃油版本时,就需要去考虑它整个转速区域。这并不代表就有多落后,而是本田需要照顾整个转速的区域从而在某些配气、正时、外围配件、五大系统等等都要为之妥协,从低转速到大概六千转都要有一个很好的动力表达。不知道这样说大家明白了没有。 说白了,结论是什么,结论有2。其一,不能单纯拿发动机热效率来横向比较,因为他们所服务的系统不一。 其二,比亚迪43%的发动机值得称赞,但某些时候显得过誉了,就是一种舍弃掉其他需求的专用发动机,技术很先进,但其他车企想做也能做,只是没有规划而已。 其三,比亚迪真正的牛逼之处在于电池,这一点我们下一期讲。
3.75
“良好”
共2609人评价
8万-12万新能源总榜
NO.28
低于52%的同价位车系
3.75
综合
3.75
内饰
3.62
配置
3.80
空间
4.01
外观
3.69
舒适性
3.71
操控
3.70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