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米SU7车主,我对这款车的综合体验非常满意。首先,动力表现令人惊艳,运动模式下加速线性且操控精准,底盘调校兼具韧性与舒适性,过弯和颠簸路段处理干脆利落。智能驾驶功能虽初期存在不足,但经过多次OTA升级后,高速NOA的变道逻辑和自动泊车功能(尤其是狭窄车位自动泊入/泊出)实用性显著提升,极大减轻驾驶疲劳。车内空间完全满足需求,1.8米身高驾驶位毫无压迫感,后排和后备箱容量也足够家用,搭配流线型外观与高辨识度的土星环尾灯,回头率爆表。此外,用车成本极低,谷电充电每公里仅几分钱,日常能耗稳定在9-14kWh/百公里,哨兵模式虽耗电但可通过关闭优化。人车家生态互联与澎湃OS的流畅交互更让科技感融入日常,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出行体验。
好开就完事了,外观又好看,续航城市上下班一天来回40公里,10天才开400多公里,就大概十天充一次电吧。高速300公里以上腿脚有点难受,座椅长度不太够吧,跑小长途会有点累,我一米八个子,没有腿托,但在合理范围内能接受。
月光下无尽思念:小米大灯挺好看的 我一直get不到分体式大灯的点
点评车型:
2024款小米SU7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Pro版

4分“优秀”前言:
购买原因:
这是我的第三辆车 第一辆车是二手铃木雨燕 第二辆车是哈佛大狗 我开它去了一次香格里拉 现已退役成家庭买菜车 去年把铃木发动机开坏了留在了院子里
去大连当了一年摄影师 赚了一些钱 遂想走置换补贴 把铃木的残骸用来作为这辆车的价格补贴 但是回家发现似乎被卖废铁了 于是乎只能全款提了
买小米的原因是当摄影师那阵开了老板的电动宝马 本人驾驶风格稳健 一直是比龟速略快 比脑残多点脑子的行车状态 老板的电宝马很有力量 油门跟脚 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马力对于车的使用场景有怎样的影响
所以选择购买一辆开得快的电车 而且从小在我哥的带领下看top gear长大 以我自认为比较正常的审美来看 小米确实是一辆漂亮的车
正文:
外观的亮点主要是漆面 前引擎盖的弧度 这个漆面真的太漂亮了 选蓝色这种年轻一点的颜色光一打下来波纹一样的荡漾是车美感的主要来源 漆真的是最重要的一环
性能对我而言几乎是过剩 我现在开车都在电脑上限制动力 但是打开了车内模拟的声浪 用1.5t车的速度听听电机声音就足以让我满足了 没必要斗快斗狠 至少我不擅长于此
空间的话这车空间很小 c级车能有b级车的空间都算我说的保守了 后排很矮 本人1.85m 把这个车当两门开 后排我坐不了 伸不开腿抬不起头 倘若你和你的亲人朋友有任何购买它的想法 购买它就不要考虑使用属性了 说实话这就是个玩具 不能胜任任何家用场景 甚至不方便走烂路因为底盘低 当然如果你不怕你随意
但是开着确实很舒服 路感清晰 比我之前开的车好很多 不过没有第一次开雨燕那么快乐 可能是我也不再年轻了
就这样
心胜天下2012:最后一句太同意了,至今买了三辆汽车,但最快乐的是06年电动车刚上市时,骑第一辆电动车的快乐,远远超过第一辆汽车的快乐
【最不满意】
偶尔账号掉线,用的华为手机
【提车价格】
4.11锁单,赠送扬声器和冰箱
【空间表现】
对于161cm的女孩子来说,妥妥够用了
【续航能耗】
满意,比特斯拉好
宜刹那:不带激光雷达版
快乐8125380830538:这玩意在风头浪尖
leoismacfans:华为手机你解锁上车是用的蓝牙还是nfc,蓝牙有的时候因为系统省电策略会杀后台,我小米15也有过几次掉蓝牙,用nfc后就不会了
点评车型:
2024款小米SU7 后驱标准创始版

4分“优秀”✔情况介绍
家中已有一台星越L,22年1月上的牌,本来买的是带充电桩的车位,但觉得人生的第一辆车得是油车,且当时同期竞品宋plus供不应求,因此首次购车选择了油车。
看完su7发布会后被外观吸引,隐隐埋下想买的种子,但首次造车加上配置未打动我还是打算观望观望,结果初期风评意外的好,遂在四月权益最后一天下定。
✔选车对比
虽说是冲着小米去的,但也想看下同期竞品水平,前后对比了极氪001-25、阿维塔12、极越07、小鹏P7+、智界新S7,因锁单至交付周期长,对比时间久,也见证了等车周期内诸多竞品车型的更新换代。
* 阿维塔12 外观特别,极富科技感。内饰是所有对比车型中豪华感最强的,但也有槽点就是车窗升降方式、全景窗配前挡板,仅做了静态体验。
* 极越07 是我认为原创外观最佳的设计车型,而且上市的价格极具性价比,但诸多设计过于大胆,没有门把手,内饰太花哨,试驾时也不习惯按键转向和半幅方向盘。外观喜欢是真喜欢,买是不敢真买。
* 小鹏P7+ 外观常规水平,在新能源车型中属于优秀的,试驾体验也还不错,但是内饰做工细节差强人意,还是嗅的到降本的味道,捏捏嘎吱响的流媒体后视镜(这本来是升级的点,结果G9没上,想不通)就能感受出来。
* 智界S7 尺寸和su7高度类似,好像是su7提车后才去试驾的,外观内饰中规中矩,没有太多记住的亮点,中控水晶和喷水雨刮还不错,中控屏有抹布感差评。
*极氪001 全能战士,小米su7真正的对手,两度心动的车。外观具有争议性,但喜欢的就是这种硬朗的风格。第一次心动是改款英伟达芯片,该有的都有了,抬显、智驾、动力、质感,非常全能,可是一想我是奔着su7去的,此时su7已经老少通吃获得大众的认可,极氪还是相对小众,另外,这么狠的被刺,买了就是下一波,下不去手。第二次心动是小米迟迟不交车,210天+的超长等待期加上拉跨的线上交付,又去试驾了001,而且还有针对小米的定向爆破积分,我犹豫了。电耗较高,仪表盘样式不喜,没有电光蓝配色了,找了几个原因,终止了我的想法。
✔配置对比
我最终下定的是su7标准版。说实话,这次su7的各项配置并没有很全面。
标准版电池不大,没有800V,没有抬显,智驾算力不高,毫米波雷达1个,不能选配尾翼,在同价位区间并没有什么竞争力。
Pro版本没上800V和抬显,当初买星越L旗舰版不出货买了智尊,一直就对抬显心心念,均衡的Pro没有抬显难以被我选中。
Max版本照理说是完全体,性能强大,配置均衡,除了内饰稍弱,在同价位竞品中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因为一个奇葩的原因,让我无法接受选择Max,我不喜欢Max这个单词,准确的说是不喜欢用Max单词的小米。关注小米很多年了,小米手机出过Max版本,在我印象中是不怎么好的存在。如果说叫Mix,我可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顶配,而且我在等小米mix5的再次惊艳。估计很难有人理解我这个想法。
毫无疑问,小米su7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外观,稳定的配置,再加上良好的口碑发酵。在其他配置或者名称没法满意的情况下,下定没有富贵包的小米似乎是更好的选择了。
✔提车过程
分为等车和提车两个部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不满意的。宣传和销售体量太大,服务明显没跟上。虽然靠典型服务事件的宣传赢得了声量和体面,但对于大众而言并没有因此受惠。
可能因为销售火爆,销售一直给人应接不暇的感觉,锁单拉群后基本再无沟通交流。线上交付是整个环节令人最糟心的地方,等车久其实我早已预料到的,但是久的出乎意料(锁单29-32周,215天+提车),我们的焦急线上交付无法共情,也没有任何的问候与关心,戳一下动一下或者一动不动的状态,官方的400反馈也不起作用,这种心灰意冷真的想让人放弃,却始终心有不甘。
可能是线下需要注重沟通与服务,线下的体验总体来说是okay的。因为对线上交付的失望,提车全程我们都是小心翼翼的,仔细的验车,尽可能的确认提车细节。
✔总结
小米擅长的是从1到100,从优秀的行业中学习并尝试超越。小米三年就造出完成度如此之高的产品,也能看出进军电动汽车业的决心。
从日益渐增的销量和爆发增长的人气,我感到欣喜,也隐隐担忧。因喜欢米家的生态和部分设计优秀的产品,到目前已接入米家设备70+,智能化的控制给我带来了很不错的体验,因此我也会优先考虑米家家电家居产品。心里我是很拥护小米和米家产品的,从我自己对交付以及售后的体验和小米断摆臂事件的公关回应看,小米的服务还无法做到像拥护它的声量那样高,希望小米能听见更多用户声音,让典型服务事件无差别的为每一位车主、准车主服务,不被高声量以及高销量带来的荣誉心所淹没。也希望希望小米汽车、喜欢小米产品,理性的看待小米的产品,不制造友商对立,能够允许不一样的意见,避免像友商粉丝那样曾经的狂热。
文字输入限,使用体验请看长图。
【驾驶感受】小米 SU7 作为一款主打性能与科技的纯电家轿,动力系统是相当给力,运动模式下回馈更明显。
【续航】基本能满足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需求。
【乘坐体验】外观给人一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坐在副驾,空间很大,伸腿没问题,大长腿福音,后排的话,也还算够用,毕竟属于轿跑,不是SUV。
【最不满意】仪表显示内容过少,没有里程AB快速切换和查看的办法。车机AI还是不太聪明,撒谎次数较多。
【提车价格】加了尾翼和音响,选了配色。选配加起来多了2个w,还行吧。就是音响效果没有想象中完美。
【空间表现】很多车主表示后排空间不足,我自己坐下来感觉还可以,可能是我矮吧。
【辅助驾驶】还是不太行,环岛是灾难表现。NOA区域有限。跟车倒是不错,起步及时,刹车没有顿挫感。
【智能座舱】小爱会撒谎,这点差评。中控绑死高德地图,功能不太行。座椅记忆有三档,这个还是不错的,副驾经常换人。
【充电时间】
慢充建议拉到32A,还是蛮不错的速度。快充里不说了,吃个饭时间基本拉满,也是常规操作。
【服务体验】
因为我是截胡提车,原本等17周,结果因为ultra出来很多车主改订,就提前3个月提到车了。总体沟通下来服务都很不错,只不过提车仪式略显简单了些,可能是因为太多人了吧。
聽你shuo:小爱说谎展开谈谈,有点好奇,哈哈
灰名原上哀:细说小爱撒谎
点评车型:
2024款小米SU7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

4分“优秀”驾驶和操控是顶级的,避震效果差点意思,路感过于清晰,后排乘坐舒适度一般,后备箱高度偏低
相当不错,驾驶感很宝马,除了发动机轰鸣声,有宝马M5点感觉。除了Z4,是开过的车里面最有感觉的。
智能化甩宝马N条街。
【最满意】低趴车头、修长前盖与溜背弧线的组合,既保留了纯电车型的空间优势,又通过比例优化营造出类似保时捷 Taycan 的运动轿跑风格,甚至被用户形容为 “百万豪车既视感”。车身颜色选择丰富,海湾蓝、雅灰等配色尤其受欢迎,深色系则进一步强化了车尾的简洁感。颜值非常在线。
【驾驶感受】SU7 的动力表现堪称亮点。双电机 Max 版拥有 673 马力,零百加速 2.78 秒。底盘调校采用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搭配 CDC 减振器与空气弹簧,在城市道路上滤震效果优于特斯拉 Model 3,尤其在动能回收调至最低时,驾驶感受接近燃油车。
【续航】标准版搭载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668km;Max 版采用 101kWh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达 800km。实际测试中,广东高速路况下平均电耗 15kWh/100km,标准版续航可达 495km;冬季寒冷区(-25℃~-20℃)测试中,续航达成率 47.5%(385km),低温区(5℃~15℃)达成率 91%(737km),充电速度表现稳定,30%-80% 快充仅需 25 分钟。
点评车型:
2024款小米SU7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Max版

3.5分“良好”【最不满意】
没有座椅按摩,后排座椅不可调节
【辅助驾驶】
非常差劲,城区道路,胡乱变道,走错车道,闯红灯,遇到黄灯闪的路口直接原地罚站。
认真敦化市7Q:这个其实我问了销售 su7还是偏运动类型 一般来说运动型的车不会配座椅按摩 特斯拉也没有配
用户4674848440736:小米智驾估计还得升级个两年才能赶上华为小鹏,座椅按摩其实没啥用处,就两个小球在腰部划拉划拉,没啥感觉
帕丁顿熊永远留一手:这玩意你还是先不要用,还是人为操作吧。狗命要紧
外观设计:造型时尚,流线型溜背设计搭配犀利大灯组,侧面线条流畅,很吸睛。
车机交互:车机系统流畅,小爱同学能帮忙处理各种事务,使用方便。
性能表现:百公里加速5.7秒,推背感强,驾驶乐趣足。底盘调校兼顾运动与舒适,操控性和滤震效果好。
续航能力:CLTC续航里程达830公里,实际城市通勤接近理论续航,高速行驶也能达600公里左右,电耗13-15度,减轻里程焦虑。
智能驾驶:配备先进智能驾驶系统,高速行驶表现出色,能减少驾驶疲劳,不过存在推测性刹车和超车降速避让频繁触发等小问题。
车内空间:后排空间有限,高个子乘坐可能会感到压抑,腿部空间不充裕。!!!!!!!!!!!!!!!!!!!!!!!!!
爱好汽车的青年:20万买个小米挺值的,先不说车如何,带来的情绪价值足以
外观:比较难评,还好他叫小米,和众泰的区别就是众泰几乎全抄,为了怕纠纷生硬修改,这车把各家好看的地方整合,融合的还算流畅,不生硬,确实一眼保时捷……妹子接受度明显比爷们高
购车:身为第一批秦plus车主当时涂个新鲜,顺便给媳妇儿练手,在360°都刮蹭了不止一回之后,媳妇儿觉得自己技术没问题了,去年年初把它“退役”给了丈母娘 ,买了个凯迪拉克GT4这种奇葩继续练手……,后来嫌费油,本来是想换tycan或者4系,媳妇儿说观望了很久,觉得小米SU7可以低价“平替”……好吧,一订就是三个多月到手。
车子开起来质感也不错,内饰什么的也比特斯拉强太多,第一次造车,价钱也不高,总体比较满意
【最不满意】圈子信仰太足,只能说雷军好,车子好,不能有质疑,要么就群起而攻之,而且跟小米公关的手段一模一样,不直面问题,从别的方面绕和攻击,最可笑的是我喜欢挂着我家老伙计桑塔纳,直接就用桑塔纳攻击人,佩服佩服……真是无语
胖头仔一枚:车圈利益太深,水军太多,我分享自己用车体验,被喷得无语
懜丫头:这标准版那些自动驾驶应该没有吧,自动泊车这些估计有点悬,小米这车还是得买中配或者高配
大秦丶风起洛阳:网上嘛,装逼的可多了
【购车经历】
买车之前看了很多,最先考虑的极氪001,试驾了很多次,想买23款,后来销售说等等24款3月份上市,就开始考虑,24款上市后就准备去提车,结果发生了些不愉快,一直跟我的销售没上班,换了个销售爱答不理,直接否定了极氪,正好同期时间小米上市,看完发布会,心潮澎湃,抢创始没抢到,四月份就去预约试驾,本来准备上MAX,试驾完后感觉提速太猛了,家里有点害怕,就锁的pro,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车过程,等了183天,十月份提车
【空间表现】
前排空间可以,毕竟3米轴距,后排确实坐垫短,但是空间还是不错的,毕竟大溜背嘛,为了帅就得忍着
【续航能耗】
已经一万多公里了,冬天高速能到480左右,日常通勤500往上,最近天气转暖,平时开能耗到了12左右,应该能跑600➕了
【售后】
出过一次险,从雄安免费拖车到北京,小米的售后真是行业内的良心
【充电时间】
平时7kw的家充,一宿充满
【内饰】
车机相当好用,内饰非常好看
平时用车体验中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续航,因为我经常长途自驾。从我之前的续航评测中也能看出,特别是冬天,雷军确实做到了“冬季续航之王”。
在这简单总结一下:
之前跑川藏线,秋季,平均速度94km/h,充满跑396km,表显预估剩100km左右,能耗16.9度。
冬季零度上下,平均速度116km/h,充满跑281km,表显预估剩152km,能耗24.3度。
零下15度左右冷车出发,平均速度104km/h,表显505出发跑242km,表显预估剩余82km,能耗28.8度。
介于我这个大轮毂,雪地胎,空调24度自动,两人满行李,法规合理的高速公路时速,这个成绩,可能可以作为真实的最低保底续航能力,给需要长途自驾的小米车主做一个很好的参考。我觉得,如果不去漠河,中国大部份地方,冬天高速撒开跑,充满最低跑300km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开三小时也累了,正好休息一下。
其他更多详细的体验,也可以观看我的视频,最近刚来,正逐步补档其他平台的长视频进入懂车帝,欢迎关注~
博学海洋86F:哈哈哈哈哈哈
哎六子:电车这玩意,真的是续航太虚了,掐头去尾,只开中间的电,一般也就是三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