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微博:吕俭LJ 汽车行业从业 汽车博主 分享知识
小吕会飞驰
群友问:方程豹钛3怎么样。我最直接的感受是这车就没打算走大众审美,听说这台车下定的最小车主才18岁。从定位到设计,钛3显然是为一小撮“不想跟别人开一样的车”的年轻人准备的。四驱+轻越野能力、151L前备箱、电动掀盖、可变1米9大床,甚至还支...查看全文
势要与小米SU7拼颜值。...查看全文
今晚有点刺激... 有一种奇怪的声音,觉得性价比打多了,容易让用户麻了,甚至形成负反馈。 我觉得咱也得分清楚:有些牌,是你没得选必须打;有些牌,是你能力范围内适当打。 小鹏X9,就是后者。 从平台出发,X9是个纯正的800V大电平台+空气悬架+智驾全家桶的组合。 什么三排空间全面升舱、百万级NVH、主动后轮转向,全系图灵智驾这些卖点,把原来属于豪华车才有的体验,压到35万价位段,做到可及,这不容易。 小鹏的特点就是老老实实做了一个更能打的产品,也正因为没有花里胡哨,才显得格外扎实。 总之,35.98万起步,还挺有诚意的。
之前欧盟嚷嚷着要调查中国电动车补贴倾销,一副要跟上美国搞围堵的架势;后脚最近突然释放善意,说愿意和中国就电动车关税协商。变脸比翻书还快。为什么?因为川普那边先开砍了,把关税刀子也架在了欧盟脖子上。这意味着什么?...查看全文
通报没说是两轮电动车引燃,但是小米汽车声明这么说了。那肯定倾向于是小米把细节还原了,不至于撒谎,毕竟全国人都盯着呢,瞒不住呀。硬要杠的话,可以关注小米汽车电池是不是被引燃了,以及引燃时机。...查看全文
常见的问题:1. 那么,用户获得了什么呢?有什么好处呢?加速慢了,能耗高了,还有呢?2. 功率分流为什么会用到高功率的电机3 .所以马力是用来升压充电的?平时不用来驱动?其实这里面不是一个“标不标”的问题,而是工程取舍。...查看全文
冰雪路面,后驱反而更行?...查看全文
好多人在说比亚迪这个电机功率是不是虚标太严重了,怎么可能这么强的电机最终加速度不够爆炸呢。这里我觉得比亚迪昨天发布会有一个小失误,他们没有针对这点做太多解释。可能发布会内容太多,解释不过来?...查看全文
大家知道,开年以来,发布会最密集的车企是哪家吗? 是比亚迪。 2月新年开工以来,比亚迪已密集召开了近十场发布会。 不怕学霸有实力就怕学霸更努力,在这会具象化了。 产品推新、技术发布、价格调整、细分补位,一连串操作下来,让人有点喘不过气。但说实话,这种节奏感,就是比亚迪这两年销量爆炸的真实写照。 有人总爱说,比亚迪是“风口上的猪”。但我们也得承认,这头“猪”不仅飞得高,而且自己在长翅膀。从DM-i、DM-p,到e平台、刀片电池,再到今天的“兆瓦闪充”,比亚迪每一个技术路径都选得准、下得快,几乎不留技术空白,唯一没深度投入的就是换电——但现在油电同速也做到了,等于用“闪充”间接解决了补能焦虑,思路也算绕得巧。 汉L EV的预售价格为27-35万元,而唐L EV的预售价格为28-36万元。今天正式售价分别21.98~27.98万元,23.98~28.98万元,明显是在为下半年的“新能源抢量战”预热。 明年购置税要减半,现在不抢,等着年底库存压力谁来兜? 这波主力产品往下打,后续腾出空间走高端,比亚迪已经不是靠一两个爆款车在卷了,是把整个体系效率、品牌能力、供应链成本,都打磨成了武器。 当规模优势真正成型,最大的变量就不是车好不好,而是别人有没有机会重新开始。对于行业来说,接下来的问题不是怎么对比亚迪反击,而是怎么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尤其是那些想做高端、走价值路线的品牌,更要想清楚,自己的长期筹码在哪里。
五菱技术日,重点自然是技术了。重点我做了总结:智驾:智驾核心在于好用且普惠灵眸系统自然重点在此,从入门的AEB+540°影像,到无图城市领航、语音融合控制,灵眸构建的是一个横跨乘用车与商用物流车的智驾平台。...查看全文
看来现在要做好销量,尺寸和价格要形成错位。宝骏享境开启预售,13.28-15.58万元的定价落在了一个很微妙的位置——中大型车尺寸,智能化配置却对标的是A级车市场的主流价格区间。宝骏享境车长5005mm,轴距2900mm,显然是给出了真正中...查看全文
BJ40增程版正式上市,15.48万起,把“非承载车身+双电机+L2智驾+骁龙8155车机”这套配置拉进了20万以内的新能源硬派越野区间。在产品硬件上,它的诚意其实不低。相比燃油版,这次最大改变来自魔核增程系统。...查看全文
有人说,这是老余下课的前兆。要我说,这脑补能力真是感人。 看看时间线就知道,余承东依然是核心团队成员: ✅ 2023年9月,余承东卸任华为车BU CEO,转任董事长。 ✅ 2024年4月,余承东卸任华为终端BG CEO,转任董事长。 ✅...查看全文
一口气开上了保时捷新款纯电动Macan4劲驰+卡宴。...查看全文
我是有听到一些声音,质疑铁成的带队能力。这些声音大多会从他的履历出发,先后任职于宝洁、洲际酒店集团、迪士尼等企业。这些都属于成熟型的大企业,铁成最擅长的是守江山,但打江山不是他的长处。其实乐道能成功从蔚来剥离出来已经算是成功一半了。...查看全文
华为智驾大师赛的冠军,开着问界M7用辅助驾驶撞上停着的工程车,车毁人伤。这事情不得了。如果他都开不好,一般人还能幸免?但看过视频,我觉得情况不对呀。...查看全文
U7这车能不能成,我看就两点: 1、仰望U7需要破圈,现象级产品不能只给懂车的人讲技术; 2、有小米SU7 Ultra“标定物”在,所有车型的定价都容易被认为不合理。 仰望U7技术点根本数不完,专门开一个技术专栏能分析一个月。但我敢打赌,那些正值躁动期的、20多岁朋友们,绝大部分不会打开。 仰望U7亟需改变思路,技术可以慢慢讲,但爆点一定要出来。明明水平对置发动机这么爆的产品,但“深挖”技术点只会更催眠。还不如直接强调说,除了保时捷和斯巴鲁,大家又多了一个选择。 关于价格,仰望U7有两个版本,四座旗舰版70.8万元、五座豪华版62.8万元。仰望U8、U9都上到100万,U7刚刚过70万,明显是有走量的心思,压低了价格。 不过小米SU7 Ultra恐怕成了各厂家冲击豪华性能轿车的一根刺,想拔出来,要么和它拼极致价格,要么拼对手没有的东西。 但这又回到了第一点,仰望U7确实有对手没有的东西,拒绝记忆点模糊。
这个维修G确实少见,有点东西。 零配件价格与整车价格的比例(零整比)是关键指标。 之前有个新闻,醉酒后踩踏了超跑面临高额赔偿,就是零整比问题,豪华品牌零整比常高达500%-800%。而经济型车可能控制在200%-300%,后者更容易拿高分。 M9这车怎么也是50万的车了,拿到了低于10%能拿到的G水平,还是比较考虑用户维护成本的。
新能源汽车感觉在各项数据上要碾压燃油车——动力、车身尺寸、配置率、智能驾驶....但好像唯独胎宽落后了。上条视频说到了后胎宽的事情。这个其实还挺重要的,举几个车型,X3 285、问界M9 285、卡宴 295,turbo版315,GLS达到...查看全文
原本以为,比亚迪是新能源时代的丰田,现在看,这气质越来越像新能源时代的大众了,实力开启电动化新时代。 今天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技术,技术点实在太多,有单电机功率580kW,全球量产最高,一个电机比两个电机的性能更强。 大众时代的V1...查看全文
小鹏G9价格来了,曾经的30万级产品,而G6全系20万内。 无意冒犯,我感觉是来狙击乐道、蔚来的… 两个事情值得聊聊。 1、小鹏2025年的产品矩阵有竞争力吗? 小鹏的核心竞争产品有四款,两款轿车(MONA M03、P7+)、两款...查看全文
今年汽车供应链火了。实在是因为太影响销量了。小鹏因为整顿供应链,从垂死边缘一度成为了新势力销量王。蔚来最近爆出的成本管控,要大调整。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么明显的问题,为啥车企之前不重视呢?原因很多,我说几个观察。...查看全文
起猛了,南北ID.4同价了!南北大众ID.4双双官降1万,现在13.99万起,哪款更值得入手?1️⃣ 销量。...查看全文
感觉雷军的豪赌,算是赌赢了。最早关于小米汽车要不要用小米两字做品牌的时候,内部争论的非常大。一派认为需要另起炉灶,担心用户固有认知,包括国内很多友商都是重新孵化新的品牌。海外一些成功的高端品牌,其实都是通过收购完成的,比如宝马的劳斯莱斯、奔...查看全文
汽车竞争一是看销量,一是看股价,这二者相辅相成。销量是实打实的成绩,是“子弹”;股价是车企的生命力,是“火药”。现在聊新能源,只说国内市场不够看了,咱们聊聊全球市场。2024年,比亚迪全球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蝉联中国及全球...查看全文
2025年2月,比亚迪以32.28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64%)蝉联中国市场销冠。处于传统销售淡季,并叠加春节假期,还能有此表现可谓羡煞旁人。要知道特斯拉中国2月批发销量不到3.1万辆,环比下降超50%,同比下滑49.2%。...查看全文
问界M9和问界M8上市节奏明显变快,M9是本月上市,M8则是下月。今年是大车年,问界年初就要拼刺刀。问界 M9 有 2 个很重要的变化。一个是,智驾硬件强了;问界 M9 的智驾传感器更新到和尊界 S800 一样的规格了,侧向后向增加了传感器...查看全文
比亚迪灵鸢发布,没错,这是一款大疆合作的车载无人机产品。相信不少人觉得,他们官网上线就好了,但没想到比亚迪专门用了一场发布会来介绍,并且还是王传福亲自站场。所以这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比亚迪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地推出一款无人机产品?现在比亚迪明显...查看全文
从事汽车行业多年,我是越来越判断不了改款和换代。 按传统逻辑当然好分,一来是根据时间判断,汽车通常是三年一小改,五年一换代;一来是从产品判断,中期改款多针对内外饰,而换代车型代表着技术的最新成果,比如底盘升级,智驾升级等。 但你看,今天小鹏G6发布的2025款车型,就不好判断。 小鹏G6是2023年6月29日正式上市,按进度,2025款应该属于(中期)改款车。 比如把内饰缝隙进行了缩小,仪表台与门板缝隙缩小至5±2mm。又或者空调出风口改为手动调节方式,相较于智能吹风更方便快捷。 但小鹏不仅只有“传统项目”,这次共做了81项体验更新升级,并且将34%的一体总成件焕新。 当然,非关键零部件更换供应商是主流方案。企业既可以鞭策新供应商确保质量,也能根据品牌销量表现重新议价。不过这次却对智驾、电池和底盘做了明显升级。 首先是2025款小鹏G6将会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和5C超充AI电池。 在去年底,小鹏宣布了自研图灵芯片流片成功,图灵芯片与英伟达Orin-X相比,一颗顶三颗,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大模型都可驱动。现在小鹏G6就宣布将搭载,看来是早有准备。 5C超充AI电池的优势也很明显,最高电压可达820V,峰值充电功率达到540kW,12分钟内就能充满80%的电量。 再就是底盘,小鹏花了2亿重新研发,包括底盘阀体、悬置、衬托等硬件全部做了升级,但其实大部分品牌都不会这么干,针对内外饰升级更多见。 目前,2025款G6展车现已陆续进入全国214城超500店,预计3月上旬上市。根据小鹏以往的定价策略,肯定这台车要杀红眼才停。静待3月,看看今年小鹏能不能再复刻一款爆款车。
最近在和朋友讨论一个问题——当新势力加速内卷时,合资车企能为行业带来哪些积极贡献呢?今天别克春季发布会就来了,我总结他们的思路是——用"长期主义"重构行业规则。何谓"长期主义",我理解就是能从用户真实需要的角度去造车,提供服务。显然,现在用...查看全文
看完小米SU7 Ultra发布会,真觉得神经发紧,太会玩了。 先说几个关键的,明天我会继续补充技术内容。 1、预售价大跳水,真不带这么玩的 小米SU7 Ultra有两个版本,标准板52.99万元,纽北限量款81.49万元。虽然我们都知道预售价高高的,实际价格低低的容易让人有购买冲动。但这容易被内涵是因为卖不出去呀。 不过小米SU7 Ultra貌似没有这种感觉。我想他们做对的关键点是这台车跑了足够多的赛道,拿到了很好成绩。因为与保时捷的“捆绑”竞争,甚至保时捷都亲自下场肯定小米SU7 Ultra,这就盖章定论了——这车不难卖。 2、端对端自动驾驶终生免费会使用,特斯拉FSD尴尬吗? 雷总说小米SU7 Ultra科技紧追特斯拉,秀出的“误踩油门不加速”也貌似挺针对特斯拉的。当然了,智驾能力有多大竞争空间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有一点已经赢了,这车的端对端自动驾驶终生免费,而特斯拉FSD要6.4万元、 3、不只是玩科技,还搞材料物理性能提升,太少见 现在小米越来越有制造公司的气质了。科技公司去做智能网联不难,但搞费力还不见得讨好的材料物理性能提升太少见。5.5平方米的碳纤维使、特殊防弹涂层(西瓜涂上后竟然可以从高楼丢下而不烂)、多种高质量金属车漆等,有“传统豪华超跑”那味儿。
华为第五界真要来了,而且是与之前“水火不容”的上汽集团合作。...查看全文
深挖小米造车成功秘诀,上两期我们聊了人和“势”,这期是最后一环——产业命脉。...查看全文
理想首款纯电车型i8实车照片发布,和理想L系列高度相似,看来是彻底放弃MEGA造型了,理想还是不敢赌。 这台车设计如何,有几点值得关注: 1、理想i8和理想L8高度相似,i8乍看之下是纯电版本的L8,但车顶廓线i8收的更快,更有溜背感; 2、理想i8将标志性的星环日行灯布置在了前风挡下方,这与理想MEGA较为相似,看来理想也没有完全否定MRGA设计; 3、车尾造型更加贴近于理想L9,但侧围角度会更倾斜,尾部因此更加凌厉。 说来,越是中大型SUV,其实越不需要什么特殊设计,标标准准的方盒子车造型就够用了,不然奔驰大G几十年都没怎么变样。理想看来是想明白了这点,也不执拗了。
小米造车做对了什么?市场篇。如果没成风口的猪就自己造风。...查看全文
签协议了.. 应该涉及华为与奥迪、飞凡、第五界多个层面的合作信息。未来智己也不是不可能合作
#蔚来辟谣裁员传闻#蔚来辟谣大裁员了。的确裁员并不解决问题,优化与整改是出路。 看蔚来的产品架构: 蔚来:高端,比如目前走量的双6车型,算是三十万级豪华纯电的代表了,市场核心竞品是BBA。 乐道:入门家用,合资油车基本盘,换电差异化+超油车功能实用性。走量+利润填补。 萤火虫:精品小车,换谁来都很难做,有限利润下,蔚来来了也难做。国内走精品+小众,然后放眼全球市场。我去一趟欧洲最大的感受,满街都是小车,以及相当比例的旅行车。 三款产品背后需要庞大的研发、销售支撑。还要看车企“能量值”。 啥是“能量值”,我理解就是有多大的能量能调动整条产品链上的合作伙伴(甚至包括政府部门)。 现在汽车行业是销量为王、现金为王、利润为王,过去依靠牌子硬能在供应商横着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政府财政需要税收,供应商需要回款速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都是钱呢。
谋事在人,这期我们先聊人。小米造车关键要素一:任何天才和人才,都不值得“信任”;小米造车关键要素二:没有技术的汽车活不长,顶尖工程师不可少。...查看全文
阿维塔07 Pro+上市,最大的亮点肯定是它的华为ADS SE视觉乾崑智驾。这也是阿维塔07全系首次搭载这套方案。今天直播也没含糊,直播选择在山城重庆、下班高峰、放学高峰考验乾崑智驾视觉方案。结果没啥意外,华为ADS SE视觉乾崑智驾表现很...查看全文
最近朋友和我讨论,说我们现在是吃好了,心飘了,都敢看赛道成绩买车了。我觉得挺好笑,怎么?赛道成绩就不是成绩了?这才是真实力好么。不过想想也对啊。以前很多赛道成绩都是被非量产车或者顶级跑车掌控,虽然买了同牌子的车,其实也就是买了个面子,溢价挺...查看全文
再读何小鹏最近的采访稿,也是实诚人,真的是啥话都往外倒。这么说,不怕供应链上的这群人集体反水吗?哦,对了。现在小鹏汽车也是好起来了,谁要反谁第一个被丢下船。有朋友问,汽车供应链水这么深吗?还合起伙来骗?说几个同行的经历,大家且听一乐。...查看全文
今日最佳,给了“不买智驾车,等于买了诺基亚”。初看觉得没道理,但细想针对某些品牌还是有一定道理。比如大火的小鹏P7+,P7+以 “上市3个月交付突破3万台” 打破同级最快交付纪录,核心卖的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让燃油车用户也能体验到 “标配高...查看全文
盲盒最大的我只看过手办,车子当盲盒的第一次见,岚图这是要搞事情啊。 一般来说,盲盒是有提示信息的,比如娃很喜欢玩的泡泡玛特,用户可以通过幸运值兑换提示卡和显示卡。提示卡可以增加一次摇盒的提示信息,而显示卡则可以直接查看盲盒里的娃娃是哪款。 这次岚图也没为难我们,很多信息呼之欲出。挑几个关键的: (1)好开不累——通常来说,这车肯定是一款大车了(岚图现在最强的是MPV系列); (2)雇司机不如配智驾——岚图有华为高阶智驾系统,这套系统有多惊艳不用多说; (3)无图NCA,陌生环境也是老司机——MPV用车环境复杂,再也不用担心城市开车一条龙,郊区开车一条虫了; (4)怎么开包放心——MPV安全问题十分受关注,岚图超强主被动安全技术加持,就不是问题了。 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岚图梦想家新车型定价将在35万到40万元区间内,这“盲盒”值得抽呀。
比亚迪可能在搞一个新“玩法”——不教育消费者,坚信一分钱一分货,但绝对同级极具性价比。这次比亚迪的主题词很大——“全民智驾、全系搭载高阶智驾”。这里有几个关键信息需要讨论。过去智驾有“教育”消费者的嫌疑在过去一两年,很多智驾公司或者汽车媒体...查看全文
他说智驾上凑合好用与安全并好用境界不一样,嘲讽谁呢?
涵盖了10万级以下,10万级,15万级,20万级…这波怎么样,王炸还是虚晃一枪? 最低打到了7万级…基本上是原先产品价格不动的基础上标配了智驾…不知道小鹏等品牌怎么看?
据说是二级单位先合并。 东风,长安同一天发的。看起来地震可能是十二级… 本田日产合并的瓜没吃到,吃到了另外一个大瓜
话说SUV漂移的也不少见了,特别是每年年底,还是能看到一些品牌的冰雪试驾/挑战,漂移玩的贼溜。在冰雪环境中,由于路面湿滑,摩擦力减小,车辆更容易进行漂移操作。比如昂科威Plus这些年都有冰雪试驾。作为一款燃油SUV,它在冰湖上完成了直径过百...查看全文
8个缸的凯迪了解一下...查看全文
仔细看,这是三套数据。有必要分开说说。一.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比亚迪2024年全年销量共计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将其他中国汽车市场的车企远远甩在身后。例如,上汽2024年销量为401.3万辆,同比负增长20.07%;一...查看全文
2023年全年,比亚迪旗销量达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超额完成300万辆年销量目标。2024年全年,比亚迪销量达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超额完成400万辆年销量目标。目前比亚迪还未公布2025年销量目标,市场...查看全文
10号有个战略会,盲猜两个看点:1.往下能下放到什么程度,其实昨天已经有些图了,就是秦L上了智驾,也就是10万级上车智驾。2.往上,目前豹8用的是华为,面向高端的自研技术可能有新进展。...查看全文
今年比亚迪价格战的方式就是大规模把智驾打到10万、15万级,建立窗口期的优势。目前智驾卷生卷死还停留在20万级以上
新一轮的价格战感觉快了,先是蔚来的5年免息,然后是特斯拉年免息基础上的8000优惠,小鹏的0首付的5年免息也来了。。自己亲自买过几台车,也陪着朋友买过N台车了。我发现4S店是有默契的,购车费用能给你“精细化”一页纸,贼详细,但问能不能拍照,...查看全文
#对其他品牌冲击肯定不小。上一轮优惠是24年11月25号给Y清库存用的,5年免息叠加尾款减1万,库存清完开始交付新Y。空档期继续刺激一波3,组合拳。 5-6月YU7上了,新Y能稳住应该算是真的稳住了。 一点信号,今年必须拿出全部的东西来打了,包括政策上。蔚来已经开始搞5年0息,下一个品牌也不会需要等太久感觉。
领克Z10要上插混,Z10的设计+上一个油箱,足够收割一波了。 我第一眼以为是出自GEA架构,惊讶GEA架构拓展性那么强?中大尺寸的产品也可以?原来是GEA Evo,该架构覆盖A级到D级车型,支持轿车、SUV、MPV甚至皮卡等多种车身形式。 而GEA覆盖了A0级到B级车型,兼容轿车、SUV等,但轴距和车身形态调整范围有限。 另外,领克的定位本来就不低,所以高压架构800V,集中式电子电气架,等这些能力都有,区别于GEA架构。 总而言之,感觉混动版的Z10与后面要出的极氪混动系列都很有看头。 今年吉利🛫的节奏。
最近研究海外购车,发现新加坡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拥有一台车的成本是真高:例如,铃木雨燕约12.8万新元、比亚迪元Plus约为17万新币、丰田凯美瑞混合动力则高达25.2万新元。这是啥概念呢?...查看全文
科普一下紧凑SUV的知识...查看全文
一个是看有没有跟上新技术,特别是热泵空调和热管理技术。 如果更往北,那就要看全方面的能力了,从电池到驱动系统,都要高效工作。 列位,今年冬季开新能源的,有谁emo了吗?...查看全文
最近有这样的声音,说比亚迪要出海,海洋网的驱逐舰要改名,因为翻译过去太攻击了,要走海洋动物的名字:腾势、方程豹共用一个标...三艘船努力变六艘。我想了想,觉得虽有一些道理,但千万别用中国人的思维去迎合老外。就说比亚迪驱逐舰吧。...查看全文
关于走出国门、代表世界、争当第一之类的大家都听厌了,这些都可以直接套在比亚迪出口成绩上,这里我就省略2000字溢美之词。...查看全文
上周销量有啥值得关注的,我说说我的观察。√ 没想到小鹏和理想“杠”上了2024年销量拉锯最惹眼的是理想和问界,没想到小鹏横空出世。2025年第1周(2024.12.30-2025.1.5),理想汽车周销量0.67万辆,被0.7万辆的小鹏超越...查看全文
最近一直在说2025年是“大车年”,是“高端年”。这下更热闹了,因为长城宣布了001号任命,要做高端。不同的是,相较友商的1.5、2.0排量,长城主攻的2.0、3.0、4.0大排量混动的路线。...查看全文
上汽华为合作看来基本定下来了,官方层面还很低调,各位网友已经开始吵起来了。昨天我做了预测,再给大家整理下:√昨天刷屏了周金开消失了几天,估计是谈名华合作了?√ 跟华为的合作,上汽奥迪那边也会派个代表合作,一款油车。...查看全文
忽然理解为什么放弃BBA选问界M9了?...查看全文
超强功率电机或许就是新时代的“转子发动机”。马自达能在众人心中占据一个位置,“转子发动机”功不可没。但我们都知道燃油时代的“转子”已经不可能回来了。谁能在新能源时代成为新的“转子之神”,其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查看全文
看昨天公告的信息,入门版用弗迪磷酸,无激光,单电机235kw。 参考小米SU7入门版,也是弗迪磷酸,无激光,单电机220kw,73.6kwh,cltc700km。 SU7入门价格21.59w,新Y入门26.35万,参考SUV要贵的原则,YU7 23.59万左右? YU7其它版信息: 长宽高:4999 x1996 x1600 轴距:3000 动力:508kw(双) 极速:253km/h 电池:三元锂 能量暂无
最近在和行业从业者讨论一个话题,相信很多购车者也会感兴趣,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我有一个行业观察——2025年会是中大型SUV爆发的一年,新能源车型表现会尤为强劲。这是有迹可循的。从销量数据来看,2024年1月至10月,中大型及大型SUV...查看全文
很明显,夏的对手是日系两兄弟咯。格瑞维亚+塞那每个月大概有2万的盘子。你觉得打得过吗?
昨晚刷到一个帖子,主题是为什么鸿蒙四界只有四界卖的好,因为时间在8月,所以现在看还是稍稍打脸了。 其实没那么多为什么,造国人喜欢的品类,销量会有兜底,你看新势力前几的品类。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人觉得小米、华为去搞车就一定等于成功呢?有点被神话的意思。即便被认为有天才的底子,也得先学习不是。反之,一旦失利,就是各种谩骂,这是不公平的。 这两品牌的优势是有基本盘的。华为被制裁前后,看华为与小米市场份额的变化,各种起伏,但不至于到死那步。因为双方都是有自己的“核心粉丝”基本盘,就是特别差会有兜底,特别好看机遇。 来到汽车圈子,确实有“核心粉丝”因素,所以仍然是特别差会有兜底,特别好看机遇,不要神话这两个品牌。
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城市停车是越来越不方便,但并没有妨碍大尺寸SUV的火爆。从销量数据来看,2024年1月至10月,中大型及大型SUV市场累计销量达到了126.6万辆,同比大幅提升62%。具体车型方面,问界M7、理想L6、问界M9、理想L7、理想L9等国产新能源车型表现抢眼,占据了销量榜的前列。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新生品牌瞄准中大型市场,11月时,通用汽车旗下的进口平台道朗格官方也是正式发布了一款全新的车型——2025款GMC YUKON育空,新车属于继雪佛兰TAHOE太浩之后打造的第二款进口车型,新车定位为一款大型SUV车型,并换装2.7T四驱系统。 现在领克900加入进来,明显就是瞄准了中大型SUV市场大有可为。 那2025年的竞争要点是什么,怎么突围呢? 套话是:中大型SUV的销量秘诀在于紧跟市场趋势、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有效的市场策略。 但我觉得这句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没啥油盐。 说点实话,我认为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大而不“贵气”的中大型SUV注定失败。中大型SUV不仅是尺寸有气势,牌子也要够响亮。老话说的穷人家的“傻大个”就是如此,如果是哪家的少爷,你看画风就变了,直呼高壮威武。 √ 大而不全,等于拖着半条“伤腿”作战。国人对中大型SUV青睐,很大原因是它啥都能干,综合能力极强。 √ 不怕贵,就怕“脆”。中大型SUV价格高大家是有预期的,其实我觉得价格并不是阻碍产品销量的关键,重要点还是产品够扎实,别出问题,能提供足够的保障。 根据这些再看领克900。可以看到他们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动力系统丰富,配置高,基本上在SPA evo架构下能给到的都给到了。当然了,现在问界M9这种强势标杆在此,压力肯定也不小。就看后面实车出来,品质表现如何了。#领克900首发亮相##领克900#
领克L946直接裸泳了,也就是领克900。 SPA evo架构 6座+二排座椅旋转+10 度后轮转向 1.5T+双电机 2.0T+双电机 2.0T+三电机 两段尾门设计 沙发冰箱彩电 其它的高阶智驾、空悬主动悬架等豪华硬件肯定也得有.… 样子、配置、技术都不会差,你觉着卖个多少合适
这两侧颜打几分?满分10。
坦克500 Hi4-Z正式上市,售价36.38万元,相比于37.98万元的预售价低了1.6万。坦克品牌推这台车的决心很大,目的就是抢销量。2024年以来,无论是销量端还是利润贡献上,长城汽车对坦克品牌的依存度逐渐走高,坦克品牌也持续高光。那坦克500Hi4-T有多强的竞争力呢? 这就要看它抓住了用户什么心理呢。 我想就是大家现在工作很忙,真开一台硬派越野SUV上下班不现实。但偶尔想放松下,又不可能租车或者买第二台车。所以坦克500Hi4-Z这种泛越野SUV就很好了,它是一款保持现有硬派外观,但相较Hi4-T车型续航更长、更适合日常代步,但还有足够性能冗余兼顾周末出游场景的车型。 而现在他们把价格放在36.38万元,挺微妙。 在新能源家用车领域,它踩到了理想L8的区间,又避开了与问界M7的直接竞争。打的就是既能做家用,又不想只是奶爸车,与此同时不要被强智能化属性车型拖入对方的“领域展开”。 而在燃油车领域,它又因为很强的动力、配置、空间和节能性,是有机会与奥迪Q5L、宝马X3、奔驰GLC等扳手腕的。 比如在动力需求低时,发动机通过功率分流器调速,部分动力直驱车辆,多余动力由P2电机充入电池。若需强动力,P2电机将电力供给P4,并调用电池电量同步驱动,实现满电4秒、馈电5秒加速。 总之啦,坦克500 Hi4-Z后续表现很重要,它是坦克品牌的一个重要调性调整。我们可以期待下它的表现
SU7用户:糟糕,买早了。 小米出了个限定色-璀璨洋红…限时5天抢购…雷总的手段多种多样,又要拿捏用户了,助力锁单。
2025款特斯拉Y要来了?新款VS老款,设计变了。
2025年肯定在智驾的拼杀上更凶猛,有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下——你们觉得,智驾这招杀手锏,是什么时候祭出最合适?说说我的观点。我认为越早越好,越在冬季越好。为何这么说呢。根据评估,2024年带有高阶智驾的车型销量估算在150万台到200万台之...查看全文
关于汽车品牌做研发测试,行业里面有一个“秘密”——一些品牌选择轻资产路线。其实很多测试资源会借用总公司,甚至干脆都不做测试了,默认总公司的前期产品测试通过,只要是通用件都这么干。...查看全文
读大学那会,我们老师经常说产学研很难融合,纸上谈兵的多,实际落地的少。这些年,其实车企为改善这个环节做了很多努力。不少国有车企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既能给车企注入强大的研发实力,学校的知识也能落地。...查看全文
问界M8的信息越来越多了,前两天被扒出来尾灯,有人说像理想,你觉得像吗? 从销量+利润角度看,明年鸿蒙最有看点的肯定问界M8了。 问界品牌旗下是留着一个相当大的空间给M8,售价22.98万起的问界M7及售价46.98万元起的问界M9,中...查看全文
小米YU7尾灯改动有点大,从原先的环状灯变现在的点阵灯了……
注最近智驾的动态,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过去我们对感知硬件的潜力有误解,它的上限可能比想象中高。华为乾崑在最近进行了升级,它这里面有几点其实值得关注:✔️ 合理保护感知硬件,确保功能正常新增了后视摄像头清洗提示,小功能有大实用,只要戴眼...查看全文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马上要进入下半场,下半场是智能化为主题。现在各家都想挑战比亚迪的地位,不过看比亚迪最近的动作,这已经在准备屯粮打硬仗了。比亚迪能不能同样赢得下半场,我说说的看法。足够体量的量产车,而不是小众玩具其实在2016年前后就有很...查看全文
新腾势D9上市,价格来了: √ DM-i版本有五款,价格33.98~44.98万元 √ EV版本有三款,价格34.98~46.98万元。 这车该怎么评价,将拥有什么市场地位呢? 展开这个讨论,我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家庭愿意只拥有一台MPV? 这样的家庭可能是: √ 家里只有一个车位,特别是住在老社区里的各位,恐怕不少人每天甚至连自己的车位都要靠抢; √ 家庭成员多,一台5座车嫌挤,两台车又浪费,7座MPV正好能容纳一家出行需求; √ 在广泛的农村地区,MPV可遮风挡雨,超大的空间能轻松容纳各种生活物资,这些都是其他车型无法比拟的。 但讲实话,一家三代人经常挤在一台车里面是很容易吵架的,因为很难兼顾每个人的需要。近些年在低端MPV销量萎缩情况下,中高端MPV销量反而增长很快,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MPV市场总体销量为104万辆,同比增长20.0%,环比增长8.3%,这与中高端MPV销量持续增长直接有关。 没办法,MPV想要兼顾各方需要,价格就不会低。 那在价格之外,产品还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比如噪声控制要强,耳朵要舒服,毕竟老人和小孩的听觉系统很难协调。新款腾势D9这次整的智能的“六音区”,我看来就是前中后三排乘客都有自己的声音舒适区了。 再来,每天开这么大的车,经济成本高。新款腾势D9搭载第五代DM混动系统,根据版本的不同,电机有前置单电机与前后双电机两种布局,新车配备39.938kWh的电池组,单电机版本纯电续航里程155km,亏电油耗6.65L/100km,四驱版车型纯电续航145km,亏电油耗7.15L/100km,这个表现也就和不少燃油SUV相当水平了,压力小。 还有一点,大车不好开是共识了。新款腾势D9将全系配备激光雷达,并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辅助系统,该系统经过12月24的OTA之后,已经实现了全国无图城市领航。今天直播中展示的演示视频选在深圳的城中村,显然就是要消除这个顾虑。 总之呢,腾势D9在2024年的前11个月,销量超过11万辆,增长势头很好。现在新款腾势D9出来,比亚迪现有的高端配置也都配齐了,再加上智驾能力升级,豪华MPV市场的竞争力还是很稳的。
混动系统强不强,评判标准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创新:关注发动机及混动系统的新技术应用和技术优化。√ 动力性能:评估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等。√ 市场适应性:考虑产品的市场渗透率、用户满意度和市场表现。√ 零部件质量:关...查看全文
领克L946越来越近,关子也该卖差不多了。已知信息是6座混动,2.0T+多电机的方案,可能要上后轮转向。这个车很难不去关联沃尔沃,用到了SPA-Evo架构。XC90就是来自于SPA平台,而Evo则是升级版平台架构,所以L946必然是旗舰定位...查看全文
有些人对易三方的理解就是“三台电机”,其实不对,一句话概括:易三方是三电机独立驱动和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融合控制的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我们以前比拼动力系统,想象空间比较有限,重点就是峰值功率、峰值扭矩、节能效果等。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动力驱动...查看全文
雷克萨斯一贯的品牌策略是,定位于丰田的高端品牌。他们以为,进口方式能够确保每一款车型都符合全球统一的高品质标准。你还别说,消费者很吃这一口,“加价王”的功劳簿上有消费者的一半。不知道后面消费者怎么看?...查看全文
领克L946的推进节奏远比想的要快.. 已知信息是6座混动,2.0+多电机的方案,可能要上后轮转向。 这个车很难不去关联沃尔沃,用到了SPA-Evo架构。XC90就是来自于SPA平台,而Evo则是升级版平台架构,所以L946必然是旗舰定位。 我很喜欢T8插混版的XC90,小电池方案,直接当油车开,内燃机很猛,有电车的加速感。领克L946有种长+长的意思,除了综合性能强,用电的话有大电池+没电馈电性能依然强,这些都是优势。 冰箱彩电上车不难,难在软件与机械素质..大六座混动赛道有戏可看了。
今天蔚来NIO Day上,“firefly 萤火虫”将进行了全球首秀。很多人好奇它到底是“谁”,现在更清晰了:“firefly 萤火虫”定位于智能电动高端小车品牌,价位标定可以参考smart和宝马MINI的纯电车型。萤火虫提供自由灵动的出行...查看全文
打得过尊界S800吗
太黑色幽默了…
智界R7增程Pro:24.98万 智界R7增程Max:28.98万 余总:尹总的西装下“藏着绷带”。R7按照百万级车标准在做,卖一台亏一台,以后走量了会有好转。R7增程版春节前可交车。
#特斯拉中国工厂负责人将离职#高压环境出来的人,必定有几把刷子…很适合挖过去用。 明年头部新能力的销量得有200万,除了进攻肉搏,后端的产能交付也是一个问题。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真的很重要,不然极为可能用户流失… 传统品牌运作相对稳定,很多在退产能,搞订单制,压力小。新品牌更缺这样的人,最可能是谁?
奇瑞呼吁:不要只卷成本、只卷价格,拒绝抄袭、模仿,能不能去卷设计…摆脱简单的模仿、简单的低价。 年轻人的第一台电动G来了,奇瑞iCAR-V23 价格:9.98万-13.98万。选装科技舒适包额外需要+1万。
iCAR V23,机械复古,颜值确实顶。 大家发现了吗?如今中国车市竞争激烈,10万级SUV已算优选,在海外更受追捧,如中东王子和俄罗斯大哥都钟爱有加。 那竞争态势如何呢? 过去,10万级SUV市场合资品牌有极强的号召力,虽然缺乏“技术质感”,但仍因造型和稳定质量赢得消费者喜爱。比如大众捷达一出,当时是引起了一波小高潮的,作为一个新品牌首年销量就能突破15万辆。 不过现在情况还真不是这样了,各种风味的新能源SUV开始冒头。 比如国内现在这波“盒子车”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燃油车领域已经不太碰了。原因不复杂,一来中大型“盒子车”需要大马力发动机加持,这是短板;再则,没有电驱系统加持,对传统的底盘系统要求更高。所以花大力气,可能收效不好。现在方盒子大有向下发展的趋势,已经被奇瑞卷起来了。
马上到年底,做个总结。√ 用3个关键词描述这一年(1)反转:今年好多反转,比如有唱衰小米SU7后被打脸的;也有一些汽车事故竟然和一开始设想的全然不同;还有多家车企的辟谣反转,真的是跌出不穷。(2)收缩:参考特斯拉Model Y、问界M9,一...查看全文
我认为当然有价值了。电机之争,基本呈现两条路线:√ 电机类型之争燃油车注重的是升功率指标,而电动车则聚焦于功率密度。功率密度的高低由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一是功率的大小,二是电机的质量。具体而言,电机功率越高且重量越轻,其功率密度就越大。例如,...查看全文
看了夏一平的回应。再结合他之前的摩拜、福特的履历,证明了选择大于努力的重要性…只是这次在造车上载了跟头…
看了看长城Hi4Z的结构。纵置发动机、功率分流行星排、前后双电机、纵置变速器、59.05度电池等来共同构成,其中发动机是高功率的2.0T/3.0T。前后电机同样是高功率,分别能输出215kW、240kw;而变速器可是全球最短的纵置3挡DHT...查看全文